分享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为何不拥天子以令诸侯勤王?反而拱手投降?

 狐狸晨曦 2023-01-23 发布于江西

很多人谈及“高平陵之变”时,一直大惑不解,曹爽明明挟持了魏国皇帝曹芳,看似可以拥天子以令诸侯勤王,为何乖乖听信司马懿的“洛水发誓”,而拱手投降,事后被翻脸不认账的司马懿诛灭三族,甚至就此一念之差,葬送了大魏江山?  

原因很简单:因为曹爽本来就是曹魏皇族的叛徒更为一己私利,一直挟持天子,专权跋扈,人心丧尽

十年前,魏明帝曹睿临死前,正是他勾结了孙资刘放,勾结了蒋济,发动政变,又讨好了司马懿,让自己从一个武卫将军,一步登天成为托孤大臣,大将军,

牺牲的代价是整个曹魏皇权,再无法掌控整个中枢禁军,分权给了司马懿这样的外姓大臣,输掉了关键性的一局。

曹睿原定以燕王曹宇为首的曹氏宗亲集体辅政。

司马懿的三大政治盟友,掌管中书省的孙资和刘放,同样掌控部分禁军的蒋济;说服了执掌武卫营,控制宫廷警卫的曹爽,联手发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以事后让曹爽这么一个眼高手低而又野心勃勃的人,做首席辅政大臣为诱饵,让他同意司马懿也成为辅政大臣,而将曹宇等其他近支宗亲排斥出局。

至于史书上记载,曹睿所谓的托孤与更改旨意,极可能只是这几人伪造的遗诏。

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影响,以为"曹爽专权十年,司马懿当了十年缩头乌龟",从来并非历史事实。司马懿在正始初年,不止一次带兵讨伐东吴,更加从没有被排挤出权力中枢,甚至一直保持着“录尚书事”与“都督中外军事”两大军政大权。

正始二年,都督荆州的夏侯儒,又因为吴将朱然围攻樊城,以兵少不敢救援,等到司马懿援兵赶到才解了樊城围困。因此威信丧尽,被召回朝为太仆。

曹爽让亲信夏侯玄出镇关西, 这又导致中枢军权的失控。在曹爽辅政的十年,竭力打压皇权,不肯还政于年纪渐长的曹芳,因此,和魏帝曹芳,和太后郭氏的关系同样恶劣。

曹爽想通过大军伐蜀,用冒险一击的军事胜利,取代司马懿在关西军中的巨大威望,却在兴势之战丧师辱国,被蜀将王平杀得大败,丢盔弃甲军心丧尽,竟没有和东吴诸葛恪一样,马上被政敌反攻倒算,砍掉人头,已经是他运气好了。

郭太后被曹爽逼迫移宫,皇帝曹芳早已元服大婚,而被曹爽阻挠,迟迟没能亲政,从满朝文武百官到各地都督,居然没人为皇帝仗义执言,也就意味着曹魏天子的皇权威仪,历经十年已经被彻底架空。

所以,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时,郭太后很爽快地为其做政治背书,整个郭氏一门都和司马氏结为盟友。

曹爽虽然掌握了皇帝曹芳,却根本不可能以一个完全被自己架空、威信约等于零的天子,去号令四方,让各个都督起兵相助,和司马懿打一场全面内战。

就算他真的起兵,也完全控制不了这些地方军团,比如魏明帝曹睿生前信用的毋丘俭,明显和他不是一条心,立场更接近于铁杆的“曹魏帝党”,他的兵马一到,恐怕首先要做的就是:拥幼帝,杀曹爽。

所以,曹爽拼死不认输,招来各地兵马勤王的结果,无非是便宜了魏帝曹芳。然后,曹芳一旦有足够力量支持,和控制洛阳的司马懿讨价还价,最后呢?司马懿还是让皇帝亲政的大功臣,此后两方的斗争如何,魏帝和司马氏鹿死谁手还不好说,但是曹爽兄弟是一样肯定凉了……

所以,即使真的下决心正面火并,曹爽也没有多大反败为胜的机会。只因他一己之私,让曹魏宗亲皇族四分五裂,同时和皇帝曹芳关系恶劣,不可能得到其支持,早已走投无路了。这也是蒋济一做保证,曹爽会迅速认输的关键。

如果不是曹爽利令智昏,专权十年来一路作死到底,司马懿也绝不敢冒险一搏。司马懿的胜利,正是看准了曹爽一定会认输。

在诸葛孔明这样的旷代奇才去世后,唯一能与之对垒相持的司马懿,这个年老成精的老狐狸,对人心的把控,此刻就和他的军政才能一样,冠绝天下,谁与争锋。

(本文大部分观点,为笔者好友【长乐夜未央】 原创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