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人,都会对一首红歌充满激情,这就是那段特殊岁月里,堪称中国“第二国歌”的《东方红》。每当那雄浑激昂的乐曲响起,都会让无数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可是,这首如此优秀的革命歌曲,并不是某位著名音乐家歌唱家的个人杰作,而是出自陕北延安的乡土民风之中,更确切说,是出自1943年春节一位延安农民歌手有感于人民拥护共产党毛主席的即兴之作。 1941年底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巨大成功,切断一系列国际援助中国抗战的通道,国内战场上,日军也加紧对我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抗战局面极度恶化,许多根据地沦丧。日寇同时还加紧对动摇的蒋介石政权的威逼利诱,蒋介石对日暗中媾和,对共产党八路军则频繁发起“摩擦”。 在日寇、蒋介石双重绞杀封锁下,延安的经济工作和物质供应受到严重影响,陕北本来就贫瘠,连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都无法解决基本 我党是一切为民的先进政党,不是国民党那样的“刮民党”,党中央毛主席毅然发出号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一下子就极大缓解了陕甘宁边区的吃饭穿衣和财政困难。我党又进行“精兵简政”等一系列改革,深得老百姓民心,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爱戴也日益高涨。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要增进军民、军政团结的宗旨,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颁布《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和《拥军公约》,并计划1月25日至2月25日为“全边区拥军运动月”;25日,八路军政治部也发出《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和《拥政爱民公约》,规定2月5日至3月4日为“拥政爱民月”,从此留下一个延续至今的光荣革命传统——“双拥活动”。 由于第一个双拥活动,正好跨越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因此更显得无比珍贵隆重。 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和八路军各留守机关在春节期间组织各种联欢活动,向人民群众拜年。 这个时节,党中央机关和毛主席的住所,已经由杨家岭搬到更北面的枣园,因此党中央和毛主席就给这里的父老乡亲拜年,得知这里有24位六十岁以上老人,正巧还有两位老人是元宵节生日,这一年元宵节,党中央机关和毛主席把24位老人邀请到中央机关餐厅共度良宵,并为两位老人祝寿。毛主席不仅一一在门口亲自迎接老人,而且一一为他们敬酒,祝他们延年益寿。 这些老人都是饱经沧桑的跨世纪老人,经历了满清封建时代和国民党黑暗统治,哪里见到这样勤政爱民的领袖,个个都感动得老泪横流。 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更加拥护爱戴领袖,延安当地老百姓也自发地预备了油馍、枣糕、黄酒等年货,一起为中央领导拜年。 2月5日,是大年初一,成千上万的延安群众,穿着节日盛装,扭起大秧歌,齐声唱着“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到毛主席住处拜年。 延安地区过年,最喜庆的礼物就是造型各异的大馒头,枣园的乡亲特意为毛主席做了一个白面大寿桃,上面用大枣红豆拼出“为民谋利”四个大字,作为人民的心意送给毛主席。 陕北人民自古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尤其盛行被称作“信天游”的民歌,“信天游”音律高亢悠远,歌词情深意切,极富艺术感染力,是我国优秀民间艺术的典范。 延安民间歌手李有源根据陕北民歌《骑白马》的曲调,自发编了一首歌颂毛主席的民歌,原名叫《移民歌》,歌词第一段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 此歌一经唱出,立即得到群众的喜爱,到1943年春节,这首歌已经成为延安家喻户晓人人会唱的“双拥名歌”,到处传唱。 延安我党的文艺工作者也敏锐地捕捉到这首优美感人的民歌,立即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最终脍炙人口的《东方红》正式诞生! 这首歌如此深得中国人民的喜爱,以至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后,这首乐曲也在太空奏响,地球每个角落都能收听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