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谥号是如何产生的?探究谥号的形成原因

 思明居士 2023-01-24 发布于河北

谥号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周时期开始使用,到清朝末年终止。

除了秦朝以外,其他朝代几乎从始至终都在使用谥号,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沿用长达两千多年。

文章图片1

谥号主要是古代朝廷根据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及其个人生平事迹,在天子、诸侯、高官及夫人等贵族死后赐予的称号。

作为对谥主的盖棺定论,对于谥号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朝某代政治形势的变化,也能了解当代君主的作为,对后来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谥号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作用?

一、谥号的起源

“谥者,行之迹也”,是说谥号用来表示一个人生前留下的痕迹,本质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避讳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

人死后下葬,古人会将死者视为神灵,为了避讳其生前的名号,就用新立的号称呼他,来表示对先王先祖神灵的尊崇。

历史不断发展,谥号逐渐与礼制相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图片2

关于谥号的起源,大部分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谥号制度化的源起则仍有争议。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包括殷商说、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四大类,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西周说”成为学界主流,本文倾向于西周说,以下展开论述。

《逸周书·谥法》中明确记载西周的谥法源于周公,《谷梁传》、《史记·周本纪》中也有周公制谥的相关记录。

《礼记·檀弓上》提到“死谥,周道也。”《通志》也提到过谥号的制度起源于周人。

但也有学者认为,周初诸王的谥号是一种生前的称号,但根据《史记》、《康诰》中的相关记载,并未发现文王在位之时有“周文王”的称呼。

文章图片3

就周武王而言,《尚书》记载其生前事件时称“王”,身后则尊称“武王”,反映出武王是周武王死后的称呼,非为生前。

《大诰》中记载周成王时期的武庚之乱时称周文王为文王,对尚且在位的姬诵仅以王相称,康王继位之后才有“成王”的称呼出现。

死后称谥还能通过借鉴考古出土的青铜器佐证。大丰殷是武王祭祀文王时制作的礼器,上面有“文王、王”等字样的铭文,文王指的是已经去世的周文王,王则指尚在位的周武王。

何尊是周成王时期的铜器,铭文为“文王、成王、王”,这里的王是对成王的称呼。

诸如此类的铜器还有很多,足以证明先王去世以后,人们才为其追封谥号,生前都用“王”来称呼。

文章图片4

综上所述,在位的君王一般用“王”来称呼,死后则用谥号来表示对其的尊敬。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出土,“周公制谥”、“死后称谥”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认同。

从史料文献的分析和考古研究来看,谥号大抵源于周初,是周公制作礼乐时所作,并且遵循着死后称谥的规则。

二、谥号产生的原因

谥号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代人迷信鬼神力量的存在,二是避讳思想的发展。

远古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鬼神观念,史书中关于颛顼三子的描述就是有力的证明:

“当初颛顼有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一个住在江水中,变成了虐鬼;一个住在若水中,变为魑魅;一个住在区隅之间,会让人生病。”

文章图片5

到了西周时期,鬼神观念更加盛行。尤其是古代社会科学不发达,人们常认为人们去世以后不是真的不存在了。

他们鬼魂会一直游荡在曾经生活过的区域,如果提及死者的名字会受到鬼魂的危害。为了躲避危害,古人们开始避讳死者的名讳。

据《礼记·檀弓下》的相关记载,人们相信人死后会变为鬼魂,必须迁往宗庙,活着的人一定要祭祀、哭泣,不再提及他的名字。

可见人们的担忧,也反映了当时迷信观念的根深蒂固。

在迷信鬼神力量的基础上,避讳思想对谥号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郑樵曾说过:“周朝的人避讳鬼神之事,谥号的制度由此产生。”这是对谥号产生原因的最好总结。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认为名字与自己的人身安全、健康状态、尤其是命运关联密切,他们一般不愿被他人直呼名字,所以称字、号用来保护自己。

文章图片6

古代的帝王比一般人更会避免说出自己的真正名字,一方面维护自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显示别人对他的敬畏。这些习俗都称为“避讳”。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禁忌,如行为禁忌、器物禁忌、词语禁忌等等,避讳属于词语禁忌的一种。避讳思想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

商王死后,后人对他的称呼都不是生前的姓名,而是用庙号来称呼他。

庙号是指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名前加区别字,一般是按照死者忌日而来,如商王大乙、大丁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后人对先王所用的避讳之词逐渐不局限于天干和忌日的组合,变为一些溢美之词,如武丁以后避讳所用的词变为祖甲、康丁之类。

鬼神迷信观念的存在使古代人避讳死者的名字,对谥号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章图片7

第二,政治因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自从国家产生,古人“以史为鉴”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

用谥号称呼去世的先王,总结其一生作为,不仅能够为后继者提供历史借鉴,还能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谥号制度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政治目的下,谥号既表示后人对先王的尊崇和敬畏,也蕴含着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意义,同时还能够为后世之王提供借鉴,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政治目的成为影响谥号发展的重要因素。

谥号总结的是先王一生的作为,祭祀是古人的惯例,每行祭祀之事,后来之人都会以谥号称先王,从而一次次提醒自己。

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对新王治国理政走向正轨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三、谥号的作用

商朝之时开始出现谥号,周朝时形成谥号制度。秦朝时期,谥号制度中断,汉朝再次恢复,从此再未中断,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2000多年,谥号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文章图片8

第一,维护等级制度。谥号的使用与封建社会的礼教和等级制度密切相关,这种联系可以从能够获得谥号的群体和谥号本身的行用体例中得到证明。

就得谥群体而言,谥号的给予本身就是一种等级制度的体现,因为历朝历代对于拥有得谥资格的人都进行严格控制。

除了地位最高的皇帝,能够获得谥号的官员必须在三品以上或者有王公伯侯的封爵,三品以下的官员一般没有获得谥号的资格。

《白虎通义》中记载:“生有爵,死当有谥也”,生前有爵位,死后应当有谥号。“谥者,所以别尊卑,彰有德也”,谥号是为了区别身份尊贵和地位低微的人,表彰德行出众的人。

具体形象地指出谥号是一种身份低微的象征,君权也通过谥号的给予被神化,帝王的地位在得谥以后变得更加神圣。

文章图片9

谥号的行用体例更是体现出古代人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

在当时天命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都认为周天子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是代替天神来治理天下,在人间的地位至高无上,没有人有资格为其赐谥。

因此周王去世之后,周王室的其他成员要向上天报告,请求上天赐予。诸侯的谥号则由天子赐予,卿大夫由诸侯赐予,显示出严格的尊卑观念和等级制度。

第二,惩恶扬善,劝谏君王。惩恶扬善和劝谏君王实际上不是谥号一开始出现和兴起的原因。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个,君主的政权统治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维护当前统治,也为了对君主的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评判,谥号出现了“美谥”和“恶谥”的分别。

文章图片10

美恶之分充分证明谥号能够表彰或批评一代君主一生的事迹,善有美谥,恶有恶谥,从而使谥号有了惩恶扬善、劝谏君主的作用。

在后来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世之后能得到美谥的帝王大多在生前为本国作出了杰出贡献或在品德上值得后人借鉴。

自从谥号出现,君王一生的行为事迹好坏都会通过谥号表现出来,因此能对君主规范行为、严于律己起到积极作用。

结语

谥号在文化和政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分化为美谥、恶谥,维护等级制度的同时对规范君主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最初的谥号是为“尊祖敬宗”,后来逐渐有了“惩恶扬善”的作用,谥号及其相关制度源远流长,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仁智礼仪信的道德规范和忠孝谦恭的封建礼教共同流传下来。

参考文献:《尚书》《白虎通义》《礼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