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战国策•秦策一2

 一中大语文 2023-01-25 发布于福建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B.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C.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D.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指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
B期年期年之后,虽欲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字含义相同。
C.乘,古代一车两马为一乘。百乘一般指兵车一百辆,文中意在突出苏秦的显贵。
D的含义丰富,其中之一为道歉、谢罪,文本中的字也是这个含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向秦王讲述连横之说时,应该是自信满满的,但秦王对他的主张并不感兴趣,委婉地拒绝了苏秦。
B.苏秦回到故乡,但家人并不欢迎他,甚至父母都不愿和他讲话,他认为这都是秦国的过错。
C.从秦国回来之后,苏秦没有意志消沉,他认为只有变得更强大,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出人头地。
D.等苏秦功成名就之后,除了妻子依然斜着眼睛表示不屑,其他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
5.苏秦最终实现了自己封侯拜相的理想,请简要说明他能实现理想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C  
3D  
4.(1)游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被推行,苏秦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
2)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黄金万镒被他使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一路炫耀。 
5他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他勤奋刻苦,实现理想不靠空想。他的合纵主张符合六国的共同利益。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找到了姜太公的《阴符》兵书,埋头诵读,反复挑选其中重要的内容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得太公……”伏而诵之两句都省略主语苏秦,属于相同结构的谓语宾语句式,应在前断开,排除CD其股引锥自刺的宾语,中间不能分开,排除A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古代一车两马为一乘错误,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除了妻子依然斜着眼睛表示不屑错误。原文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表明妻子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第一个,游说;,奏折;,泛指数目多;资用,钱财;,离开。
1,显赫尊荣;,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二十两;,本意是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借指车轮或车;炫熿,显耀,闪耀。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苏秦在游说秦王的过程中表现了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不仅有梦想,而且为实现梦想勤奋刻苦,实现理想不靠空想;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他的合纵主张符合六国的共同利益。
【参考译文】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一本正经老远跑来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几百两铜(战国时代黄金指铜))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背着书箱,挑着行李,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阴符》兵书,埋头诵读,反复挑选其中重要的内容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在宫殿之下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壁一百对、黄金一万镒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万镒的黄金为他所使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一路炫耀,华山以东各国随风折服,从而使赵国的地位大大加重。况且那个苏秦,只不过是出于穷巷、窑门、桑户、棬枢之中的贫士罢了,但他横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杜塞左右大臣的嘴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