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二节(介绍)

 liuhuirong 2023-01-27 发布于湖北

前言:此节内容有提及古代(西周时期)的制度,本来不想写的,因为,这在完全意义上属于历史范畴。但是,在第六、七节等内容中有提到关于“诸侯”、“士人”等问题,所以还是来对“制度”做一番介绍。

说明:只是做一番介绍,若是有兴趣一起研究制度文化的小伙伴可以查阅百度百科“爵位”词条。

介绍:

①、王、公、侯、伯、子、男(六大爵位)怎么理解呢(需要一定的西周历史常识)?1、首先,西周时期,每个地域(有可能成国的)都被称为国家。2、其次,有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区别,宗主国为周国(西周),附属国为除了西周之外的国家,附属国对宗主国需定期上供、缴纳(这是在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3、再者,宗主国的老大称为王,由宗主国直系管辖的国家的老大称为公,由公直系管辖的国家的老大称为侯,以此类推,伯、子、男都是相较国与国之间的身份而言的。4、综:爵位系统与本国无关,而是对于宗主国来说的其他相较于宗主国不同阶层的说法(从公爵到男爵逐级递减),切莫与官位系统混为一谈。

提:附属国亦称为诸侯国,而诸侯国的君主的统称即为诸侯(词条“诸侯”: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在第六节中,万章所谓的“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可以说其完全不懂得“诸侯”二字的含义,士作为某个国家中官位制度中最下一级的官员怎能与“诸侯”二字相提并论?换言之,若把爵位制度看作广义,官位制度看作狭义:士,狭义制度中的最下一级与广义制度中的第二级怎么相提并论?】。

②、君主、卿、大夫、士(上士、中士、下士→可见《道德经》·四十一章)是在于诸侯国本国内的官位系统的称呼。此间,只需要知道公、侯、伯、子、男与君主、卿、大夫、士都不能越级管理或越级示上。

③、综:爵位制度是国与国之间的制度,与本国无关;官位制度是某国国内的体制制度,与别国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