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碎片时间学习的价值?|一套超简单的流程

 发发执笔 2023-01-27 发布于广东

Hi,我是发发~
今天早上,在阿猫的知识星球看到一段话,说得很好:

挖掘信息,适合自己的东西存在某个角落里,可能是一个人一本书一个视频一个电影一篇文章等等,太多可能会改变我们一生的轨迹的东西,不是他们不存在,只是你没遇到。

基于这段话,我提出这些问题:

①如何挖掘?

②如何收集?

③怎么应用?
阿猫没有详细解释这些问题。我自己进行了思考,给出我的回答。

一、如何挖掘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一个关键:主动输入信息。可以分为3个步骤:
首先,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比如:
我有什么问题,我面临什么困难要解决,我有什么知识漏洞,我不理解什么,我关注什么知识……
了解自己后,再去摄入信息,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注意力不是被信息攫取,而是能够主动吸收有用信息。
我为什么会在阿猫同时发布的3段话里,唯独对这段话感兴趣,因为『如何吸收信息』是我关注的话题,所以我单独拎出来做思考延伸。
挖掘信息的第二步:带着觉知去输入信息。
为什么要带着觉知?因为有觉知,才能够有意识地筛选信息。
比如我的问题清单里有:如何提高自媒体写作效率?如何打造个人知识体系?如何提高表达力……
当我在海量的『数据』面前,这些与我的问题清单有关联的内容,就能被我甄别出来,它们是对我有用的『信息』。
最后,主动转化信息,将信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或行动,要么记录下来,要么立即行动,也就是输入自己的认知体系或行动原则中。
这一步,将『信息』变成『知识』。知识,是经过实践的信息。
知识经过长期实践后成为经验,也就是成为人生的『智慧』。
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组成的DIKW模型是知识管理中的基础模型。

我就是通过上述的流程,将与我与关的数据,转化为长期智慧。

二、如何收集和整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昨天在一个公众号文章里看到,号主的一位读者读了她的文章后,用备忘录做了分类笔记。
笔记标题《xxx公众号阅读笔记》,分类有:早起方法、写作方法、金句收集。
我看到截图,有种电流流遍全身的感觉——这不就是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时,提高价值的最好方法吗?!
当我们在随便刷公众号文章、小红书、知识星球时,如果看到『有用』的内容,就可以先把内容或复制或加工,收集在自己的笔记里啊。就算手机没有安装任何笔记软件,备忘录就是超好用的工具。
想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带着觉知去浏览小红书,看到有用的方法、金句,或者联想到什么灵感,我就写在备忘录里。
以前我没有碎片记录这个动作,只是在脑海里想“这个不错,我也可以写”。但风过无痕,想过就忘。
随手记录不仅不容易忘,还能降低写作的门槛!
——已经写好一部分内容,只需要把其他的补充上去就好了。这样比起一直空白,心理难度会降低许多。
///
总结一下,当我们带着觉知在碎片时间浏览碎片信息时,可以做好『碎片收集』,将有用的信息转化为笔记。
这是收集的动作,整理的事情需要有整块时间才方便执行:
  • 把收集的碎片信息,嵌入知识体系中

  • 碎片信息放到flomo里,打上标签或关键词(方便搜索)

  • 归类到对应的主题笔记…
这一次的主题是碎片输入,对于『整理』先不展开说。
碎片输入能够及时做好转化和记录,动作虽小,但是好处多多:
  • 提高碎片输入的价值

  • 减少了荒废时间的情况

  • 加深印象

  • 锻炼自控力,加快输入→输出的速度

  • 避免信息成瘾…

三、如何应用这些信息? 

我一般将信息的应用分为以下3类:
  • 改变认知/思维

  • 指导行动/做法

  • 传播分享/输出
逐一举例。
1、改变认知或思维
指的是某一个观点,让我产生顿悟、aha的感觉。
比如我之前多次提到,我在读《华与华正道》时,读到一句话,改变我对时间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有不能荒废时间的意识。
这句话很容易就记住,也不需要额外制定行动计划。
它就是一句话,一句进入我脑子的话,一句只要看到就能改变我的思维的话。
我记住它、在每一次觉察到我正在浪费时间时想起这句话,并立即“挽救”,这就是我对这句话的应用。
这就跟本文开头阿猫说的那句话一样,总有一些话,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
这其中,能改变认知或思维的句子,尤其珍贵。
///
2、指导行动或模仿做法
指的是一些方法、教程类的信息,让我知道怎么做、做什么。
比如昨天晚上我无聊看小红书,看到一篇关于职场妈妈时间管理的笔记,这个选题我也一直想写啊,但是一直没下笔,我产生好奇,点进去看。
她的分享中,有一个做法我特别喜欢,就是将小红书写作流程切割,她是这么做的:
①晚上花10分钟思考第二天的写作主题
②早起阅读后,花10分钟整理写作框架
③上午抽空整理素材
④下午抽1小时写初稿,完成一篇文章
每一个步骤还有明确的时长,这套做法,对我的参考价值非常大。
过往,我也是将一篇小红书笔记的流程拆解成一个个环节,但没有她这么清晰有条理,我经常是随心所欲,不够稳定。
我昨晚文章里的思考,其实也有受这条碎片信息的影响。
这条碎片信息,我就能够模仿做法,并且有优化,比如:
  • 周末提前规划下周选题清单,定好发布日期

  • 晚上思考第二天早起的写作话题+初步定写作框架

  • 早起阅读一会+拿出框架开始写

  • 上午碎片时间修改文章+排版预览+发布
如果今后我自媒体写作的效率能够提高、我能够稳定写作的发布时间,都是归功于我在碎片时间刷到的这篇笔记、并且将其优化、应用起来。
///
3、传播分享或输出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把输入的信息,变成输出的素材,分享出去。
比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