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会议再促城乡交流,5方面推动农民致富,宅基地能买卖吗?

 至真至程 2023-01-27 发布于山东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农业之资、农民之根,观农村土地政策动向,察农民生产生活状态,敬请关注“土地观察员”!

国家要富强,乡村必振兴。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着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乡村治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全面发力,但有一点是已经形成上上下下的共识,那就是必须要促进城乡要素交流互动,农民能自由进城创业挣钱,城市资本也能无障碍到农村投资,让资源活起来,人口流动起来,奋斗干事的热情激发出来。不然的话,把一个一个的农村封起来闭门造车,即使再多国家政策支持、再团结能干的村集体,也很难让乡村发展起来。

在新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对促进城乡交流再提明确要求:“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2023年,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城乡交流的政策设计。以下5个方面的促进城乡交流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强,这5个方面真正实施起来,将是对乡村振兴的有力促进,将会真正让农民越来越富有。

(1)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项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农村可以自己卖地了,这主要指的是符合建设规划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土地入市与城市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卖地收入除缴纳一定的税费外,全部归农村集体所有。在之前,使用土地搞建设必须是国有建设用地,必须先由政府征收,按规定给予村集体和农户补偿后再由政府招标出让,土地出让收入全部归政府所有。这项政策已写入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当前正在全国有序推开,将会促进向农村投资、促进农民增收。

(2)鼓励乡贤回乡创业。走得出去,还要能回的来。这里所谓的乡贤,指的就是从本乡本土走出去,或有文化有知识的各类专家,或有资历有威望的退休干部,或有资金有经验的企业家、大老板等,他们对家乡有感情,对建设服务家乡有热情,出台政策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必将激发农村发展无限活力。

(3)支持社会资本向农村投资。投资能激活经济发展,同样能促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投资农业,必将有效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让农民家门口就能打工,让农产品家门口就有销路。

(4)鼓励农民进城落户。有一个专家曾经这么说过,要想让农村发展,必须要“消灭”农民。这个观点曾经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全无道理。所谓的“消灭”农民,就是要畅通城乡交流渠道,让更多农民通过政策引导和自身努力走出农村,追求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这样一来,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人均资源就会越来越多,乡村振兴也就越来越近。

(5)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和房屋是农民的基本居住保障,也是农民重要的财富。进城农民的宅基地是否保留、以何种方式退出,城里人返乡能否在农村建房、能不能在农村长久居住,是促进城乡交流的重要因素。当前的政策是,农民进城落户不退出宅基地,鼓励有偿退出,不能再建造房屋;城里人可以投资农村宅基地和房屋开发乡村旅游、民宿、创意办公等,可以长期租用民房居住生活,但不允许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

希望国家出台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消除壁垒、破除障碍,鼓励城乡之间人员、资金、技术等要求平等交流,推动乡村大发展、农民大致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