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起源要改写了?诺奖得主:宇宙可能在循环,并且已找到证据

 東泰山人 2023-01-28 发布于广东

综述

宇宙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这个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环节,如果答案还停留在虚无缥缈的神身上,那么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还处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阶段。

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开始取代落后的神造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学说。

但是在这个主流之外,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比如有人就认为宇宙其实是一个不断循环的体系,并且声称已经找到了证据。

宇宙大爆炸

先来说宇宙大爆炸的学说,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型,它不仅阐释了宇宙的起源,而且恰当地描述了其发展过程,总的来说各方面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按照这个学说的内容,宇宙的诞生开始于一个致密结构,科学家们把这个结构称为奇点,它的爆炸似乎是一件早已注定的事情,因为这个点本身就是以高温高压为主要特征的,在这种不断升级的温度和压强作用下,终有一刻是要释放出来的。

按照研究者的推论,这个爆炸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阶段,首先就是爆炸的瞬间,这个瞬间用时极为短暂,然后很快便开始了一段时间的高速膨胀,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物质。

猜测应该是最早期的星际物质,但是都处在非常原初的状态,虽然密度相对奇点时期已经小了很多,但是和今天相比仍然是非常巨大的。

这之后,膨胀仍然在继续,但是在某个节点之后就开始慢了下来,这个阶段可以笼统地一直涵盖完今天,我们当前所了解到的宇宙形态基本上都是从后期的膨胀开始成形的,包括各种星云、天体和宇宙结构,以及那些看似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真空。

按照科学家的说法,这些所谓的真空其实也是宇宙爆炸成果的一部分,尽管在我们看来是虚无一片,但是很有可能其中存在着人类当前的技术还无法认知的东西,比如所谓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等等。

总之,全部的时间和空间,所有我们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存在,都开始于那场大爆炸,应该说,这个模型能够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是有道理的,它确实非常好地解释了很多问题,甚至可以预示一些问题的出现。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现象是它无法阐释清楚的,比如一些按理说应该形成得非常晚,但是年龄检测结果却显示几乎和宇宙差不多古老的星系,再比如黑洞的存在,它们的历史甚至超过了大爆炸所给出的宇宙年龄。

循环论

为了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科学家们不断尝试对原来的模型进行修正,或者索性开始思考新的模型,这其中有一个学说非常有影响力,它就是物理学家和诺奖得主彭罗斯宇宙循环论

说到宇宙的循环,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这种观点其实很久以前就出现在了世界上一些宗教里面,像是佛教的轮回观念就与此很相似,只不过在天文研究当中,这种所谓的循环论必须要具有足够的解释力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在彭罗斯看来,循环论其实很好地阐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的未来,在最开始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当中,宇宙的发展被看成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所以和人一样,有生有死,有开始有结束,但是考虑到奇点本身的性质,这似乎又不太说得通。

而且就宇宙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和形态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游移的混乱无序的时空,而是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联结在一起的集合,我们很难想象一切最终会灰飞烟灭,归于虚无。

所以一些人开始思考,既然当前的宇宙是膨胀的结果,那么它会不会也出现完全相反的运动呢,在什么节点上宇宙会开始收缩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可以想见,宇宙也许会重新回到最初的奇点状态,并从那里开始准备新一轮的爆炸。

不过彭罗斯的循环和这种逆向的思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按照他的观点,现在这个宇宙在膨胀到最后阶段之后,会产生一种共形映射,已经完全走向终结的这个时空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空,而那里就是奇点的所在。

从这里会开始新一轮的爆炸和膨胀,如此循环往复,并不存在所谓的开始和结束。

这个模型看上去似乎在逻辑上还算有说服力,但是在物理科学当中,不管是什么样的理论和模型,都需要一些站得住脚的论证,否则只能被当成一些语言游戏,而不会被任何人认真对待。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彭罗斯终于在一篇论文当中阐释了自己的理论,其中最受科学家们关注的就是的微波辐射中的霍金点,彭罗斯找到了至少六个。

这些霍金点为什么会存在,彭罗斯认为很有可能就是黑洞消失留下的痕迹,而黑洞的消失标志的就是当前某个宇宙的消失,就好像时空穿梭留下来的大门痕迹一样。

结语

当然,这个所谓的论证其实还是整个模型建构的一部分,要想完全证实循环论,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依据,在此之前,宇宙大爆炸可能还要坚挺相当长一段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