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艺 朱绍杰 12月8日,由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https://ip.e-dunhuang.com/)正式上线。 这一“壮举”迅速吸引了从业界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通过这个开放素材库,海内外用户可自行下载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化资源档案,用于学术研究、个人观赏或艺术创意。素材库同时开放了内容共创模块,鼓励支持创作者共创作品并与版权方分享创作收益。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以开放共创共享的模式,实现了文物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文博领域又一次新的探索与实践。消息传来,广东本地的业界同行也感到震撼并受到启示。 开放海量素材解决多个“痛点”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化保护的实践,通过全面开展石窟数字化保护工程,形成了海量的数字资源,并探索如何盘活数字资源,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016年,敦煌研究院上线了服务于学术研究的“数字敦煌”资源库,2021年访客超过73万人。此次开放下载的6500余份数字化资产,正是敦煌研究院长久以来开展数字化工作的成果。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项目方相关负责人认为,开放素材库解决了文博行业的多个痛点: 一是彻底改变传统文博数字资源复杂的线下授权流程,在可靠安全的支付体系支持下,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下载高清文物数字资源; 其次,所有素材都有着雄厚的敦煌学研究的支撑,每一份都准确说明其文化背景及蕴含的精神内核,避免了运用文物素材时的“不会用”“误用”“滥用”; 开放素材库也是推动文博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素材库不仅提供了授权的渠道,也开放了共创的模块,实现了真正的共建共享。 已有公司或个人作者“尝鲜” 记者立即来到数字敦煌官方网站体验,发现想要进入顺利下载到精美素材,首先得创建一个敦煌ID,除了基本注册信息,还需要进行身份证号码的确认。素材资源包括自选素材、壁画专题、藏经洞文献、共创作品、壁画元素、艺术摄影六大类别。 以自选素材为例,用户可随机进入六大石窟中的某一石窟,通过图像选择工具,在石窟壁面中截取自己想要的部分,然后就可以下载了。购买结算时,如果使用用途为自用则是免费,若选择学术研究、公共文化弘扬、新闻宣传等用途,就需要根据图像精度支付一定的费用了。 在“共创作品”板块,可以看到许多利用敦煌壁画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的作品展示,已有不少公司或个人参与创作。例如其中一个九色鹿的三维模型图,就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根据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故事画中的九色鹿形象而创建的。 还有一些手绘和动画新作品,国人耳熟能详的飞天、乐舞、莫高窟九层楼等经典敦煌意象,被赋予了各种兼具现代审美的创意,活灵活现,美轮美奂。 以往,搭建如此庞大专业的素材库最大的风险是安全和规范问题。而此次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建设的素材库,则通过集成腾讯多种技术和能力,包括区块链技术、腾讯电子签、腾讯云慧眼人脸核身、智能内容安全审核等,以期最大程度规避风险。 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素材的原创证明和相关的授权、支付、下载等证据信息都在腾讯区块链实时上链存证,不可篡改,每一例素材的授权使用均可查证,实现了素材库高效、便捷的开放,也为素材管理和版权管理提供了支持。 另一方面,素材库在技术的支持下还保障了签约流程安全,规范了创作素材使用场景与方式,让所有内容可追溯、可查证、可管控,从而推动敦煌文化在社会、商业中的规范流转。 未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还将携手继续探索计算机图形技术、虚拟人技术、数字孪生、AI等领先技术在文博领域的深度应用。 粤博:馆内珍贵文物数字化基本就绪 “文化遗产本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敦煌研究院此次对外开放如此庞大的数据,可以充分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这些资源也将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副馆长陈邵峰说。 数字化探索和实践是各地文博机构的新任务,广东省博物馆也不例外。陈邵峰介绍:“广东省博物馆一直在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每年按一定数量在做文物的数字化,多采用3D扫描技术进行文物数据采集,现在馆内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基本已经完成。” 他还解释,广东省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逾32万余件(套),因为数量庞大,文物数字化又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所以目前文物数字化会优先考虑珍贵文物和古籍善本类易损耗文物。 陈邵峰指出,目前广东省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馆藏文物数据较小,以满足日常网络浏览为主。他解释道:“如果公众有更深入的学习研究需要,可以向博物馆发函,双方签订授权协议书后就能获得文物数据的使用授权。同时,对同行或者高校研究学者,我们的授权还是免费的。” 对于敦煌研究院如此大规模的数据开放,陈邵峰认为,“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的线上授权模式确实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不过,他也指出,敦煌研究院和综合性博物馆有性质上的不同,它所开放的文化遗产中艺术品类居多,此类数据更多是用来做创意设计,很难实现原物复制。而像广东省博物馆类的综合性博物馆,文物类型较多,开放的同时也要防范其数据被用来恶意复制。 文化企业:寄望出台更多专项政策 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欧科”)是为广东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供文物数据采集等服务的业内知名公司。他们还与广东各大文博单位合作探索数字化,并在标准规范编制、技术创新探索、数字化项目上都有较深入的实践。 广州欧科董事长熊爱武从事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工作已有二十年。她提到,“数字敦煌”项目的建设,是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经典案例,无论是参与单位的数量、对文物资源研究的深度还是在国际上的互动和影响力,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她相信,未来文物资源公开化、数字化的力度会继续加大。广东省可以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资源,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起符合岭南文物资源特色的数字化体系。 熊爱武表示:“我们希望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广东能出台关于文化遗产数字采集、数字创意、数字展示等领域的专项政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