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拓本:柳公权的《泥甚帖》和与白居易的《春游诗》帖

 泊木沐 2023-01-28 发布于辽宁

柳公权和白居易是唐朝在书法上的名人,然其传世书法并没有多少,主要通过宋拓碑帖保留下来。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父柳子温,官至丹州刺史,卒后赠尚书右仆射;兄柳公绰为太原尹、河东节度观察使。

《颜柳白米四家法帖》 (宋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入仕之初,有“笔谏”,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此论影响深远。其书出入颜真卿,兼收欧阳询之峭劲、虞世南之圆融、褚遂良之疏朗,融汇诸家,遂以方拓峭险而别开生面。世称颜筋柳骨。

106、94宋拓顏、柳、白、米四家法帖

启功评《泥甚帖》:“此册不但希见,尤在其精神焕发,似更过于其刻者为谁也!”此帖虽只有十一字,但其刚健沉雄之气跃然纸上,结体甚多欹侧,大小错落,俯仰生姿。帖前有小楷“天台国清僧乞书寺额”一行,似与此帖有关。天台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唐会昌(841—846)中毁,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曾为国清寺书额,是年七十四岁,此帖当为柳公权晚年佳作。

106、94宋拓顏、柳、白、米四家法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二十九岁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庢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长期以来,白居易的书名被其诗名所掩。

106、94宋拓顏、柳、白、米四家法帖

《宣和书谱》记载:“大抵唐人作字无有不工者,如白居易以文章名世,至于字画不失书家法度,作行书妙处,与时名流相后先。盖胸中渊着,流于笔下便过人数等。观之者亦想见其风概云。”

白居易 春游诗 (宋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与□□书》帖与《春游诗》帖,是为孤品。一信一诗,应是写于同一时期,据顾学颉在《白居易所书诗书志石刻考释》一文中考证,信和诗都是送给元稹的。白居易与元稹为同科进士,同朝为官,世称“元白”。

白居易 与□□书 (宋拓本)

据信中所云“违奉渐久”“到杭州已逾岁时”及“在掖垣时,每承欢眷”等语,知此信写于长庆四年春初。时白氏任杭州刺史,元稹于三年十月赴浙东观察使任,路过杭州,聚会数日。在此之前,即元和十五年冬至长庆元年十月,元、白同在中书省知制诰,时间地点职务关系均合。

白居易 与□□书 (宋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帖后经北宋钱勰(穆父)知越州时在会稽上石镌刻,两书帖有斑驳石花,难以辨识。但其笔势精神尚在,仍可得知白石之书用笔方圆兼备,筋骨内涵,章法疏俊,古趣盎然,正是唐人书法的特点,有“二王”之隽永高逸,又有至情至性之真义。

《全唐诗》卷四二三误收入于元积名下,而“从”误为“终”,“孤”误“辜”,“爱”误“怯”,“曲”误“小”。请人朱彝尊已指出其误:“右白傅草一十九行,钱穆父在越勒石,置蓬莱阁下,今《长庆集》不载。或以是诗补入元微之集中,误也。”上有“保大军节度使”“钱氏书堂”等印章,题跋中称钱惟演为叔祖;另有“白乐天此帖是宋越册石氏二十七种内拓本”等跋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