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年吃掉100万吨!带鱼捕获量逐年下降,它会像大黄鱼一样枯竭吗

 月亮是什么 2023-01-28 发布于浙江

文:万物知识局

编辑:万物知识局

年补货量超过100万吨,已经快烂大街的带鱼数量怎么还没被人类吃完?这么多的带鱼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2

带鱼是一种很特殊的深海鱼,生活在百米之下的深海里,比起浅海领域的鱼类,深海鱼的捕捞过程更难,只能使用远洋深海拖网或者勾掉捕捞的方式,同时在将深海鱼捕捞上来之后,还必须要保证鱼类脱离海洋后的的储存环境——必须将其放置在十八度左右的密闭空间,保证其肉质的鲜美,然而很多渔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再买回带鱼进行煎煮的时候,会觉得味道有些“怪怪的”。

虽然现在我们选择的鱼类有很多——大小黄鱼、鳕鱼、金枪鱼等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带鱼是中国人最“长情”的鱼类,也是因为带鱼,我们中国人实现了“吃鱼自由”。

文章图片3

要说在我国带鱼最早开始普及到餐桌上,那还要追溯到明朝时期。此前在宋朝和元朝,百姓也会吃带鱼,不过当时带鱼没有后来那么的普及,顶多逢年过节的时候将它端上餐桌,直到明朝的时候,带鱼才变成了一种普遍性的食物,挨家挨户都能吃得起。

在明朝的时候,人们曾经遭遇过饥荒,当时不少人因为没东西吃都沦落到要去啃树皮的程度了,为了能够活命,大家纷纷将带鱼拿来蒸煮以此代替主食米和面,此前有文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述过带鱼,他称带鱼是非常“贫贱”的一种食物,不管是多穷的人家都能吃得起。

文章图片4

为什么带鱼突然之间从深海鱼一下子“下凡”到了凡间,成了百姓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呢?

其实这也和带鱼超强的繁殖能力和人类不断提升的捕捞能力有关系。

过去带鱼可是深海里的“一霸”,非常的凶猛,平时碰到敌人不懂得“隐藏”自己,反而是不看场合的往前窜,都说“枪打出头鸟”,你窜的那么凶,不吃你吃谁?后期我们人类也是抓住了带鱼的这个“特性”,在餐桌上才实现了“带鱼自由”。,而且存活率极高,再加上后期人类大量捕杀带鱼的天敌,生存力极强的带鱼自然更是在海洋里“如鱼得水”了。

文章图片5

此外,带鱼的繁殖能力比起其他鱼类也是非常“惊人”的,一次可产卵3.5万颗,而且孵化率极高,如果这些卵全部受精,在理想状态下再繁育下一代,那将是多么恐怖的数字,不说泛滥成灾,至少是吃不完的。

文章图片6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期渔民们捕捞带鱼非常简单的原因。

在古代,大家疯狂的将带鱼端上餐桌,这就导致了带鱼数量的减少。在七十年代的时候,驻守在秦皇岛的部队平时都很难吃上鱼,其它海鲜更难得一见。只有过春节、国庆节、建军节、“五一”劳动节,连队会餐时才能看到鱼和鸡蛋。

在让大海“休养生息”的时间里,带鱼的数量也在慢慢的恢复。带鱼快速的性成熟能力,让它在高强度的人为捕捞下,也能顺利繁殖下一代。带鱼的性成熟时间有快有慢,但在人为的干预下,性成熟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就被逐渐淘汰掉,剩下的都是能在禁渔期结束前繁殖一波的带鱼,所以海洋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带鱼产量。

从90年代初,带鱼的产量持续上升,尤其是在2016年前的几年,带鱼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10万吨左右,占到全世界带鱼总产量的80%,“草根明星”实至名归,抗击打能力过硬!

文章图片7

然而这些年带鱼在我国却再次遭受了“灭顶之灾”。

比如住在渤海大连附近的海边的渔民们为了能够增加产量,就使用细密来的渔网来捕鱼,渔民自己都说这可是绝户网,一网下去大鱼和小鱼都不放过,虽然渔民们知道这种捕鱼的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但是不用也不行啊,渔船出海是有成本的,大眼网出海渔获越来越少了,本都捞不回来。

东海的海鱼品种是越来越少,带鱼么就成了主要的鱼产品。合理的解释是,现在水产养殖的饵料都是各种幼小的小鱼儿,都是渔民用网眼很小很小网捕捞的所谓下脚料,其实这些各种小鱼都会长大的,就这样被人为捕杀了,而且这些小鱼儿也是海洋大鱼的食物来源,所以养殖面积越大,所需饵料越多,形成了恶性循环!掠夺式经营要不得,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更要不得!

文章图片8

到后期,搞近海捕鱼的越来越少了,搞养殖的越来越多了,以后野生鱼类肯定要天价,这到底该怨人类滥捕呢?!还是该怨无边无际的海洋呢……

不少专家此前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人类再不将带鱼的保护放上日程,那么带鱼很有可能会变成“大熊猫”,将来别说吃上一口带鱼了,就算是见到带鱼,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很多人都不将专家的话放在心上,不少人甚至觉得,就算有一天带鱼被捕捞干净了,那我们也可以进行人工养殖带鱼,总不可能带鱼会灭绝吧!然而,大家将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文章图片9

带鱼的特殊性我们刚刚已经强调过了,它属于深海鱼类,我们人类后期搭建的养殖池根本无法满足带鱼生活繁殖的要求。而且带鱼还是一种没有鳞片保护的生物,在人类抓捕的过程中,它极有可能会因为磕碰造成表皮的损伤,而往往大部分的带鱼会因为受伤而感染,最终导致验证死亡。

所以如果真的有一天带鱼走上了“灭绝”的道路,要想人工养殖它要比养殖大熊猫更困难。

其实这些年“受灾”的不仅仅有带鱼,其他种类的鱼捕捞量也不容乐观。目前海洋中因为人类过度捕捞,已经有不少鱼类走向了灭亡。

文章图片10

白鲟

白鲟素来有“中国淡水鱼之王”的美誉,它的个头非常大,在淡水领域绝对是“巨无霸”的存在,很多年之前,还有渔民曾在南京捕获到一尾体长达 7.5米长,体重达908千克的白鲟,然而谁也没想到,过去并不算稀罕的水生生物,如今竟然已经濒临灭绝了。

文章图片11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白鲟的灭绝并不能完全“刷锅”给当地的渔民。专家曾经专门针对白鲟将近灭绝的问题做过调研,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多方原因作用的结果!

文章图片12

其中占比比较大的因素还是葛洲坝的修建。白鲟和很多鱼类一样,在产卵的过程中要先游到长江中下游“吃饱喝足”补充能量,等到营养补充的差不多之后,再回到上游产卵,这一来一回也成了它们族群的习惯。然而,葛洲坝修建之后,白鲟往返的路途被阻断,它们也就无法完成种族延绵,虽然人类为它们准备了专门的往返通道,但是很多白鲟还是无法习惯,最终导致了死亡。

当人类要拓展白鲟的生存空间就必定会压缩别的物种的生存空间,看是偶然,实则必然,今天是白鲟,明天就可能是我们人类自己!

文章图片13

“美人鱼”儒艮

我们看过很多故事里面的“美人鱼”,原型其实就是儒艮。然而很少有朋友知道,随着白鲟不断离我们而去,儒艮的数量也在呈现“断崖式”的减少。

文章图片14

儒艮是一个很可爱的动物:平时特别爱睡懒觉,一天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打瞌睡”,而且性格还特别害羞,碰到了“熟人”,还没打招呼呢,就躲在石洞里面了。

当然,儒艮的灭绝并不是国人“贪吃”犯的错,从发现儒艮到儒艮灭绝,还没听说过有谁吃了儒艮肉,那么儒艮又为什么会“离我们而去呢”?

我国最早在北部湾发现儒艮的踪迹,听说这个儒艮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鱼的时候,很多人都非常激动,不少富豪甚至愿意花重金购买儒艮标本,这也就导致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捕杀儒艮的热潮。

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在国内此前一条儒艮被人类活活的炸死,只因为没有渔民抓到儒艮最后恼羞成怒用了极端手段。

不仅中国对儒艮如此残忍,日本也曾经对儒艮犯下过种种罪行。日本名人鸠山就曾经针对日本人大肆捕杀儒艮而愤怒地发声:“儒艮是被边野古当地的填海造陆工程害死的”。

文章图片15

最终,儒艮的数量越来越少,直到今天的濒临灭绝。

中华鲎

鲎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素有“海洋活化石”之称。不少专家都曾经说中华鲎是上帝对人类的馈赠。中华鲎的血液是蓝色的,它的血液是重要的试剂制品的来源。

过去沿海地区经常能够看到这玩意儿,现在都快绝迹了。以前很喜欢玩这个,它们会怕痒,挠它们腹部它们就会蜷缩起来,很可爱。

文章图片16

中华鲎是比恐龙还要“老”的生物,它也被誉为是中国的“活化石”。作为史上4次物种大灭绝中存活下来的佼佼者,鲎熬过了地球上生物灭绝“最黑暗时期”,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在鼎盛时期,鲎有上百种。却熬不过现代文明。

本来这物质一直都被忽视,也没人捕捞,但近几年发现鲎在医学研究上有重要作用,才把鲎逼上绝路的。

在沿海地方,曾经盛产中华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渔民捕鲎和市场上买卖鲎是比较平常的事情。一般寻常百姓的家中都有用鲎皮做成的器盂、器皿和小用具,如汤匙、饭铲、勺子等等。

文章图片17

现在,很少再能够见到野生的鲎了。

鲎的繁殖能力很强的,清朝陈瑸公治理台湾时,鲎成灾,当地人不知道如何应对,陈瑸公教当地人捕捉吃用,才有所改变,前几十年,鲎是很便宜的,甚至是不要钱,只要你要就有,雷州当地还有一条“雷歌”:

命那到差讲不透,去海担盐见对鲎,几钱对鲎走去拾,百钱担盐给水流。

这条雷歌在雷州许多人都知道说明鲎在雷州以前真的是没人要。

文章图片18

在中国乡下中华鲎还有别的说法,大的叫大鲎,小的叫黄鲎仔,有鲎公鲎乸之分,鲎乸比鲎公大,也比鲎公好吃。它们都是成双成对的,你捉它时,一定要抓住最下面的鲎乸,这样才能两个一起捉住,如果你只抓上面的鲎公,那么鲎乸一定会趁机跑掉的。

除了上述几种生物以外,我国境内还有很多已经消失了的水生动物,仅存图像,比如长颌北鲑、昆明鲇、白暨豚科等等。都在说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我们如今也要反思了!人类要学会怎样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