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方有了需求,然后立项,通过招投标,决定由乙方来做这个项目 但是

 渐华 2023-01-29 发布于山东
甲方有了需求,然后立项,通过招投标,决定由乙方来做这个项目。但是这个项目的规模很大,其中有一部分并非乙方擅长的,于是它又将之分包给了一家专业供应商丙方。

这样的合作结构很常见,在这个大型项目中,乙方是唱主角的,对于丙方在项目中所承担的工作,他会进行明确的限定……实际上,“限制”往往远远多过“界定”。

丙方属于一家小而精的供应商,扎根这个专业领域十多年,经验很丰富,拥有大量的客户。当然,它并不满足于自己仅局限于某个狭窄的垂直领域,而是希望以此为根据地,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获得更多收入。

恰恰在这个时候,项目出了些“小问题”——在乙方和丙方交织的模块,出现了比较多的运行故障。这是个很容易发生扯皮的地方,乙方作为项目的总体负责人,当然难逃其咎,当他转头过来找丙方时,后者则质疑整个架构有问题,自己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没有问题。

很显然,丙方这个配角也想在甲方面前露露脸,甚至想跳出乙方设定的框架,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承担更大的责任。

但是,这却是商业活动中的大忌。

乙方能够拿下甲方这个大项目,势必已经经营良久,不仅自身能力够硬,而且还和甲方的关键决策人员建立了深厚的人脉关系网络。丙方若想直接跳过乙方,与甲方建立直接的商业关系,势必遭到乙方的阻挠,稍有不慎,还会伤害自己和乙方本以建立好的合作。

丙方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倒也不完全是这样。

事实上,甲方的项目完成的不够好,始终是个瑕疵,也是甲方力求解决的问题,甲方在合作中,也能感受到丙方的专业性所在,所以,他很有意愿直接与丙方对接;同时,对于乙方而言,这个垂直领域他并不擅长,现在问题频出,的确是个麻烦事儿,如果能够甩掉包袱,也有利于他更从容不迫向甲方交付整个项目。

但是,问题哪有这么简单呢?

从战略上来看,达成上述想法只有两种做法:其一就是,由甲方把项目一拆为二,乙方丙方各拿一个;其二就是,还是延续乙方的架构,但是把丙方的服务内容单拆出来,由丙方直接为甲方提供。

对于方案一,整个项目的架构要改变,乙方会丧失整个项目的控制权,而且这样切出来的蛋糕太大,无论从商业角度、利益角度还是产品角度,乙方都不会同意。而乙方在这个项目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他要捣乱,那对于甲方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所以只能采用方案二,这种做法保护了乙方的利益,有助于向前推进。但是,该方案并没有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在模块拆除过程中,乙方仍然会加以更加严格的限定,很可能让丙方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却还无利可图。

所以,如果你是丙方,该何去何从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