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精华分享(五):过有思考的教育生活(2)

 云语禅心 2023-01-30 发布于河南

教育工作者读点什么样的书好?

如果让我推荐,首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夏书系”。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高品质教育类书籍的代名词。

已经记不清自己看过多少本“大夏书系”的书了,总体的感觉是:从来不会失望,无论开卷前的期望值有多么高。

2007年,看过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深深为书中一篇篇闪烁着独立思想之光的教育随笔所震撼。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有读到过让人酣畅淋漓的文字了。

直到最近捧起朱永通老师的这本《教育的细节》。

如果说吴非老师是教育界的“硬骨头”的话,朱永通老师就可以说是教育界的“清醒剂”。

他是福建东山岛人,现居厦门。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教师月刊》首席记者、编辑。与这些身份相比,有两个“头衔”更能体现出他的风格:

独立教育研究者,教师阅读推广人。

朱老师博览群书,有着令人钦佩的不断开拓学习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一些细节所阐发的直知卓见。

用给本书作序的陈心想老师的话来说:

“这些文字的背后有一个支撑力量,我以为是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以及对教育的敬畏和关怀。在这个时代,谈理想和信仰大概是许多人不屑的。而就是这一点的理想和信仰,并发着无比的力量,照耀着前方的路。从与永通多年接触和交流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力量。因之,在他的文字里,不时会有对他曾经接触的某些教育官员和教师的不良言行的批评,永通虽并提名,当事人看到了肯定知道说的是自己,大抵是会不悦的。但为了揭示这些问题和现象,永通并非避讳不谈,这需要相当的勇气。”

与另外作序的周国平、张文质、陈大伟相比,陈老师的这篇序更为中肯。他指出了朱永通老师最为可贵的特点:勇气。

毋庸讳言,如今的教育界,有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太多只打官腔不务专业的机会主义者,有太多昏昏噩噩奴性十足的跟风主义者,唯独缺少像朱永通老师这样思想敏锐、敢于直言的理想主义者。

不能因为身处其中,就对里面的问题视而不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或许正是朱老师这本著作的本意。

批评,也是一种热爱。

一边读,一边分享印象深刻的一些精华片段,这是第五辑:“过有思考的教育生活”里的第二部分。

在心智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眼中,父母言行之重要,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是成长中的孩子时刻效仿的活的范本。

如此说来,我们在孩子面前自然流露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乃至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活的范本,即带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性。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即他的价值观的形成,时时皆留有活的范本之印迹。

坏的范本,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的是消极作用。

对孩子来说,不仅他看到的是教育,听到的也是教育。有时候,我们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极有可能变成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是也。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尽量避免说一些带有个人价值判断的话。

今天中小学德育最大的失败是,把重心放在强制灌输的单一维度上,无视心灵引渡、人格熏陶的范本化维度,以致坏的教育行为泛滥成灾,我们却习以为常,不闻不问。

——《活的范本》

没有了对美的敏感,而大谈特谈校园文化,无异于隔靴瘙痒。

对美是否敏感,往往意味着对人是否在乎,是否能在学校日常化的各个细节中渗透人文关怀。一所漠视细节的学校,说穿了是对人的漠视。相反,一所注重细节的学校,对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都异常上心。

比起惊天动地的改革,一个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足以展现学校的精神价值,忽略细节的教育,犹如没有了绿色的春天,很反常,很吓人。

——《教育的细节》

一个人长成什么样子,往往离不开教育在他的心中留下的种子,所以说,孩子的未来即现在。从小学会尽量不用否定句式,即接受好的教育的开始,因为言语表达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慢慢内化为性格的一部分。这种塑造性格的微妙形式常被我们忽略。太多的否定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负面判断,从而在情感上累积对他人及世界的消极态度,以致行为表现上难免带有偏执的色彩。

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学生的心灵种下文明种子的教育,它能激发学生潜蓄在天性中的良善力量,让美好的人性在不知不觉中伸枝展叶。相反,坏的教育,往往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去压抑甚至摧残学生良善的天性。坏的教育,必然是短视的教育,它培养的不是温情、同情,而是敌视、歧视。

当老师,如果没有了父母般对每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至性真情地流露,则容易唯教条是从,与孩子日渐隔膜。古谚云,医者父母心。此语放在教师身上,同样恰当。所谓师者父母心,并非你真的要为人父为人母之后才可当老师,而是你要有如古语所云的“爱生如子”之心。

好的教育,并非把人情味毫无原则地庸俗化,而是在充分尊重孩子细腻、敏感而又善良、爱美的天性的基础上,

不断积累好教育的经验,并智慧性地进行实践转化。更多的时候,所谓好的教育,老师即衡量标准。在我看来,好老师皆有一副热心肠和一双冷眼。热心肠,意指其完整而丰富的人性素质,对教育、对学生有诚挚的爱和真正的理解;冷眼,则指他于教育的习以为常处,能静观默察、触机生悟,从容应对日常教育生活中各种棘手的事情。简而言之,好的教育,是一门有情感含量的技术活儿,热心肠指向好教师应有的情感成分,冷眼则指向好教师必不可少的技术成分。

——《什么是好的教育》

哪有那么多教育思想?无非挖空心思在教育前面加上“尊重”“幸福”“人格”锋前缀,然后各显神通,自圆其说罢了。可是不这么做又不行,上面总是要检查学校是做什么教育的。

教育就是教育,一旦刻意去区分你们学校是做“幸福教育”,我们学校是做“人格教育”的,教育就出问题了,开始变成一笔谁也弄不清楚的糊涂账。

这些年来,跟一线校长打交道,我越来越不在乎他们那些五花八门的头衔,比如“著名校长”或“教育家培养对象”,乃至“当代著名教育家”。只要他一开口说话,或到他管理的学校走一走,大致就可以判断出他是否是实至名归了。说实在话,今天当校长,只要你足够“听话”,想办法让“上面”满意,该有的荣誉一般少不了,但若仅满足于此,何止离“教育家”等头衔十万八千里,连“好校长”的称号都要打个问号。一个好校长,必定是一个有独立思想且具有实践能力的教育者,这是教育的希望所在,也是好的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在言必“著名”“教育家”的今天,我更期许能有越来越多的校长脚踏实地,努力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

究竟如何才能成为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呢?

先说有思想。这涉及校长认识教育的问题,即校长对教育应该如何思考。一个有思想的校长,他对教育的认识,将依序按如下三个方面的思维方式展开。

第一方面是有效思维。所谓有效思维,是指能产生积极教育效果的思维。毫无疑问,所有的校长皆希望避免无效思维,但事实上,现实教育中,无效思维无处不在,比如,全国不少校长对一劳永逸的课堂模式之膜拜,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结果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一个校长要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有效,至少需具备以下三种意识:一是铁律意识,即办学必须既遵循教育规律,也严格遵守相关的教育法规、法律;二是变通意识,指在恪守教育规律、法律的基础上,依据现实中复杂而又特殊的教育情形,不墨守成规,随机应变。三是传播意识,指根据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对象,校长通过一定的载体,比如演讲、文章、宣传栏等,将办学思路、教育理念等,准确且合情合理地传达给他们。

第二方面是开放思维。现代教育,要求校长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开放思维,指在开阔眼界,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过程中,不断把这些东西内化为素质,逐步建构起一个安身立命的文化生态,并在日常的决策过程中,既善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也会求同存异,即在平衡和妥协之间,进退有度。

开放思维并非盲目地走出去看一看即可形成,它需要自觉确立以下三种意识:一是成长意识,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校长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管理水平,亦须同步乃至超前发展。二是问题意识,校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仅仅满足王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还是善于随时随地学习、思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一个校长有无创造力的分水岭;三是独立意识,在我看来,这是校长获得职业幸福和内在尊严的基本前提。一个无法独立于权力、金钱和潮流的校长,何来批判与反思,何来教育的思想?

第三方面是超越思维。一般而言,功利思维对应物质世界,超越思维则属于精神世界。对应于精神世界的教育、文化和思想等,其发展之缓慢,堪比乌龟之爬行。问题由此产生了,由于功利思维作祟,许多外行的领导要求教育也要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甚至恨不得对其施行“变性手术”,直接把乌龟变成兔子,这就是教育的现实困境。面对现实的困境和压力,如果校长没有超越思维,则很容易沦为异化教育的帮凶,反之,则会自觉追求学校的精神性发展。

一个校长要把自己的思维提升至超越思维的层面,需确立以下三种意识;一是未来意识,要有远见卓识,用未来照亮教育;二是品位意识,学校是校长的精神化存在,一所学校有无品位,与校长的审美眼光、道德修养,乃至精神信仰等息息相关;三是境界意识,即超越独隘的功利境界,回归到成全人的教育目标上一-培养富贵、文明、走向世界的现代公民,把知迟、德性、能力,美的品格的培养等方面,作为教育的重心。

再说教育实践家。这很自然就引出我一直强调的校长核心素养:实践智慧,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善于将一般原则和具体情境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只谈原则,不问情境,容易陷人教条主义的泥淖,反之,则易变成一味讲实用的滑头。

教育能否进入鱼游鸟翔的自由境界,关键在于以上两个向度的紧密统一,即“知”“行”合一。

——《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