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丰碑

 印象黄陂 2023-01-30 发布于湖北

  

文 | 王治海

永远的丰碑

——瞻仰吴光浩烈士故居及烈士陵园


2022年6月30日,为庆祝建党101周年,王家河社区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到王家河三合店蔡吴湾,参观革命先驱吴光浩故居及祭扫烈士陵园活动。

上午8时,两辆大巴车载着近百名党员从社区广场出发,沿着横(山)王(家河)公路向东行驶,不一会儿就进入火塔公路。大巴车转头北上,穿过大刘湾不多远,就离开火塔线,驶上2019年建成通车自南向北直达三合店的柏油大道。

从王家河街到三合店的交通状况我再熟悉不过,先前这里虽然通了班车,但路况很差,不仅路面狭窄,坡度大,而且弯弯曲曲,坑坑洼洼,车辆行驶中颠簸起伏,摇晃厉害。而今这条新建的公路比先前拓宽了一倍,弯道被截直,低处填高,高坡挖平,整条线路平坦宽阔,人坐在车上,很是舒适。

记得2007年5月,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发起的《交通之歌》创作活动,我曾和创作小组成员一行到蔡吴湾进行采风,并瞻仰了吴光浩烈士墓,且赋诗一首,后被《交通之歌》一书收录登载:“将军浩气贯乾坤,要让家乡路进城。野径崎岖难遂愿,资金短缺未成真。而今大道吴村过,昔日初衷梦已成。塑像一尊追往事,愿洒热血为人民。”


那时,从王家河街到三合店的路况较之先前虽然有所改观,但和今天相比则有云泥之别。烈士若是泉下有知,看到今天家乡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定会欣慰不已。

大约一刻钟后,大巴车驶进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三合店集镇。穿过三合店后,车辆转头向蔡吴湾方向前进。蔡吴湾在三合店西面,离三合店约一千米左右。大巴车在蔡吴湾后面停下,我们纷纷下车,向吴光浩烈士陵园方向前进。

吴光浩烈士陵园位于蔡吴湾北面的山坡上。陵园修建于1975年,整体维修扩建于2000年。陵园呈长方形,东西长20米,南北宽16米,占地320平方米,四周有铁栅栏围墙,北面入口处有通往陵园的石砌台阶,陵园里并排有吴光浩、吴光荣烈士墓。

我们沿着台阶进入烈士陵园,将两面鲜红的党旗分别插在两座烈士墓的两侧。我们在烈士墓前站成四排,举起右手,在社区书记的引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宣誓完毕,我们鞠躬致敬,以示缅怀。

两座烈士墓前分别立有大理石墓碑,墓碑上篆刻着烈士的生平事迹。左边是吴光荣(1901~1928年)烈士墓。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三合店建立了黄陂县第一个党支部,吴光荣任书记,传播马列理论,成立中共早期进步社团——乡村改进社,为我党在农村成立基础组织奠定了基础。大革命失败后,吴光荣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年仅27岁。

入口处右边是吴光浩(1906~1929年)烈士墓。吴光浩毕业于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期间在叶挺独立团任连长,后因战功升迁营长。大革命失败后他受党派遣,于1927年11月和潘忠汝、戴克敏等组织领导黄麻起义,任副总指挥。起义失败后,吴光浩率领起义幸存队伍转战木兰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工农武装力量。

1928年1月,红七军成立,吴光浩首任军长。同年七月,红七军改编为红11军31师,他继任红11军军长兼31师师长。1929年5月,吴光浩带人到商南一带开展工作,遭敌突然袭击,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

祭扫罢烈士陵园,我们下得台阶,来到蔡吴湾北面,然后沿着村子西边的柏油大道前行,去参观蔡吴湾新农村家园建设所展现出的村容村貌,去瞻仰吴光浩烈士故居。


蔡吴湾位于滠水东面,地势平坦,新建的柏油路绕村而过。进村后,我们眼前一亮:估摸二百来户带有古典建筑的房屋一排排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高大的门楼、翘起的飞檐、方正的庭院……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宽敞的运动场上,安装有多种健身器材。路边的水塘翻修一新。水塘四周砌上了条石驳岩,塘里水面清澈,似可见底。塘埂上的垂柳随风飘舞,水田里稻浪滚滚,稻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山坡上果木秀挺,藕池中莲花绽放。园里的蔬菜青翠欲滴,沁人肺腑······蔡吴湾是武汉市新农村家园建设的一块样板,它给新农村注入了活力,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实惠,也更加激发了广大村民建设新农村的豪情壮志。

吴光浩烈士故居位于蔡吴湾最前面,是一幢典型的坐北朝南的老式平房。房屋占地约100平方米。进入大门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方用青石板铺砌的天井,天井两侧是耳房。天井上方是堂屋,堂屋两边是厢房。堂屋、厢房与耳房相互连通。

参观者进入大门后,可从天井进入耳房,而后从耳房进入厢房,再从厢房进入堂屋;也可以越过天井进入堂屋,再从堂屋进入厢房,而后从厢房进入耳房。故居里无论是堂屋、厢房或耳房,均挂有吴光浩烈士生前从事革命活动的图片,上面匹配有相关文字说明。


我曾经多次随团参观过有关吴光浩烈士生平事迹方面的活动,他的光辉形象早就深深地刻在脑海中。2005年3月,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发起,由区诗词楹联学会组稿的《黄陂老区行》创作活动,我曾来这儿采访,并写下诗词和楹联,发表在当年出版的《黄陂老区行》一书上,其中的一首楹联如下:

为吴光浩烈士撰联
举红旗舞长缨黄麻起义惊天地光辉永照
惩腐恶斗顽敌商城洒血泣鬼神浩气长存

2006年元旦,学校曾组织全体党员到红安县参观学习,在红安县博物馆,我目睹了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组织领导黄麻起义的图片及实物展,也为当年那波澜壮阔的画卷所深深震撼。

2019年建党节前夕,王家河社区党总支曾组织全体社区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姚家山参观学习,在巍峨壮观的新四军第五师陈列馆二楼的陈列厅里,我再次见到了吴光浩等领导的黄麻起义,依托木兰山发展壮大工农武装力量,建立鄂豫皖根据地及边区政府的图片展。今天在吴光浩故居又一次见到这些图片,我感到尤为亲切,也愈发增强了我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吴光浩故居里的一系列图片按照烈士生前从事革命活动的先后顺序一一展出。图片中有吴光浩青年时期读书求学的经历,北伐战争中抢夺汀泗桥、贺胜桥的战斗场景,黄麻起义时红安城头硝烟滚滚、旌旗猎猎的画面,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扩大工农红军队伍,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边区政府地址及会议礼堂照片······由此可见,吴光浩不愧为一名卓越的军事家。他创建的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中国现代军事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在吴光浩烈士故居,我们还观看了蔡吴湾另一位革命烈士——吴光荣图片展。图展中有吴光荣在武汉读书期间受董必武、恽代英等革命先驱的影响,参加革命宣传活动的照片,他和唐际盛等在三合店组建“乡村改进社”,传播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成立黄陂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三合店支部的图片及文字介绍说明。

年逾六旬的吴光荣烈士的亲侄儿担任义务讲解员,对着一幅幅图片,向我们详细地讲解二位烈士生前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这里,我们受到了莫大鼓舞,也油然升起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参观完毕,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吴光浩故居,别离了蔡吴湾,登上停靠在村后的大巴车。车子启动后,我透过车窗玻璃,回首眺望日照中的蔡吴湾,从内心深处发出深情的呼唤:“吴光浩,你是一座永远的丰碑,你的名字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本文作者王治海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王治海,男,武汉市黄陂区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怡情于山水,钟情于写作,诸多作品曾在国家级及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曾荣获“武汉市教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END ·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