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经济四极拥有着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呢?

 走路once 2023-01-31 发布于辽宁

目前公认的中国区域经济三极显然是长三角、大湾区和京津冀。对于第四极是哪个区域,目前有一定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成渝和长江中游这两个内陆较为发达、实力又较为接近的地区。在笔者看来,客观地说,成渝地区各城市间地理空间上更加邻近,经济联系和协作更为密切,融合程度也更高一些。相比而言,长江中游目前来说还更多只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彼此之间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或者说是经济协作区。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成渝地区显然更能担当起中国经济第四极之名。

内容图片

中国经济的四极刚好位于我国东南西北的四个方向,对于带动全国的整体发展显然意义重大。而它们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各自区域内顶级城市的发展所造就的,所以这些大城市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就必然对这四极区域的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四极区域各自拥有怎样的城市空间结构呢?这样的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呢?笔者在此说说自己的见解。

长三角——一超多强

长三角是我国整体实力最强的经济区,该经济区以我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上海为龙头,以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无锡等江浙大城市为次中心,随着现在安徽省会合肥的加入也,长三角目前至少可以说是形成了一超六强的城市结构。当然,随着南通、常州等实力派城市的继续成长,长三角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次中心的出现。

内容图片

长三角地区“一超多强”结构的形成是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现在很多人普遍的看法是,长三角的发展主要是上海这个超级核心带动起来的。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且处于我国海岸线的中段,位置优越、水运尤为便利,自然就成为了中国第一都会。在大上海的带动下,邻近的江浙地区也都成为了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从地理上看,这样的说法确实没有问题。然而如果从更长远的历史来看,这显然不能算是完全合理的。因为江浙地区的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本来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本来就长期是中国的顶级城市,而上海也只是在近代才蜚声海内外的。

所以笔者认为长三角这种格局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渥的经济基础。特别是自隋唐以降,大运河的开通让江浙这些本来农业经济已经很发达的地区,迅速有了繁荣的工商业,兴起了众多的名都俊邑。而自晚清以后的近现代海运时代,依托独特区位的上海才正式真正崛起,迅速超越了苏杭宁等一众大哥,登上了龙头之位。

所以可以看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地理位置最优、经济历史基础也最雄厚的地区,所以也就形成了如今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盛况,而这也正是长三角将来能够继续引领全国经济的优势所在。

大湾区——三强鼎立

大湾区虽然整体经济实力不及长三角,但其经济活性和城市间融合程度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大湾区目前看来形成了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强鼎立的格局,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中心,深圳为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广州则是华南传统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除了三强之外,东莞、佛山、珠海等形成了一些次级中心。

内容图片

大湾区的这种“三强鼎力”的格局也是历史与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显然,大湾区历史上传统的“一哥”是广州这个老牌商港,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基本上都没有大的改变。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香港作为旧日的英国开始引进欧美日低端制造业,才逐渐开启了“亚洲四小龙”的繁荣时代。而随着后来大陆的改革开放,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贸易窗口又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毗邻香港的小渔村深圳也因为接收到来自香港等地天量的外资而一跃成为了新一代的“世界工厂”。不仅如此,深圳作为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样本和标杆,还通过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诞生了像华为、比亚迪等一大批国产科技品牌。如今,深圳通过这条高科技产业之路,其经济总量已经陆续超越了广州和香港这两位老大哥,其未来潜力已不可限量。

内容图片

大湾区“三强鼎立”的这种格局中,各城皆有准确的定位,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强融合,显然会迸发出更加巨大的能量。特别是如今以深圳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将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拥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珠三角的未来发展中也注定会继续保持繁荣。

京津冀——大小双核

京津冀是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其核心首先肯定是北京,无可置疑。天津同样是直辖市,但是各方面相比北京差距明显,所以只能算次中心。其他的唐山、石家庄等河北城市的实力在京津面前也就更加不值一提。所以说,京津冀的城市结构可以形象的概括为“大小王”式的双核模式。特别是北京,作为毋庸置疑的绝对核心,是引领该地区发展的最强发动机。

内容图片

京津冀这种模式的形成同样是历史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上的河北北部以及邻近的山西北部地区,又称燕云十六州,一直都是以现在的北京作为政治经济中心。而在辽金以后,北京更是进一步成为了全国性的政治经济中心。所以,北京向来都是京津冀所在地区城市中当之无愧的“一哥”,是河北其它城市所拱卫的中心。

不仅如此,作为京津冀次中心的天津,其崛起同样与北京有关。北京作为一个北方内陆城市,所需的物资很多都来自南方,而这些物资都需要经过天津中转。因为天津是离北京最近的海港,而且又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商埠,是名副其实的北京外港。

内容图片

京津冀这种大小双核驱动的模式,决定了其整体实力自然难以匹敌长三角和大湾区。但京津冀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拥有着一个强大的绝对核心——北京。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金融管理中心,云集着各类顶级人才,汇集着最为雄厚的资本力量,是国内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顶级城市。在强大北京的引领下,京津冀必然能够继续稳居中国第三极之位。

成渝——双龙戏珠

成渝地区可以说是目前内陆整体实力最强、经济活跃度也很高的地区。成渝显然是以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为双核心的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实力基本相当,既有竞争也有协作,但因为两城的经济优势不同,所以协作多于竞争,共同撑起了我国内陆最具实力的这片经济高地。

内容图片

相比成都,重庆作为直辖市有着更高的政治地位,且有长江水运的优势,发展大规模工业的区位条件显然更好。因此,重庆当前已成为我国工业规模最大的城市,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均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

内容图片

而成都作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一线城市之一,虽然不是直辖市,但与重庆一样被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城市能级也不遑多让。而且成都的金融、旅游、软件、高端商务方面,在西部均具有领先水平。

成渝这种双雄并立的格局同样源于两者不同的区位特点。成都处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这里地形更为平坦,自古以来农业发达,工商业兴盛,所以很早就成为了蜀中首善之地。而重庆则位于长江沿岸的川东山地,在农业时代不占优势。但到了近现代,拥有水运优势的重庆显然更适合发展大工业,也更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成渝所在的四川盆地人口总量过亿,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潜力最大的地区。两城如果能够进一步明确定位、错位发展,加强协作,完善交通,未来的四川盆地将真正成为我国内陆经济的制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