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星 | 竹林里的迷藏

 xxjjsdt 2023-01-31 发布于江苏
一月初,和先生在山脚下的小路上散步时,不时听得有“嚓、嚓、嚓……”的声音从山间传来。这声音我熟识,是挖笋声,是锄头或铁镐在寻找躲藏着的冬笋时发出的声音。
江南的山多为竹山,山上遍植毛竹。毛竹冬天亦是苍翠的,枝叶葱郁茂密,宛若大山丰厚的羽毛,让人看着不觉冷,亦不觉萧索。毛竹的地下茎侧芽在温暖湿润的土壤里潜滋暗长,有些成为了笋芽。因其出现在冬天,故而人们称之为冬笋。冬笋一直宅居地下,未经世事,故而笋质幼嫩,为江南人十分钟爱的一种菜肴。
江南人挖冬笋,一般从十一月就开始了。我虽也在此地生活多年,看过不少人挖笋,但仍不知如何去挖。
这情形,常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捉迷藏游戏。我们以村中那棵最大的皂角树为中心躲起来,躲在玉米秸后面,躲在树后面……等另一组的小伙伴来找。冬笋躲在哪里呢?不知道。
关于挖冬笋,听过一个故事。说是诗人杨万里有天在云栖竹径看到一群小朋友在挖冬笋。他们在一位小孩的指挥下挖,挖哪儿哪有,从不落空。他很惊奇,便上前问询。小孩告诉他方法:“挖冬笋,看竹梢,叶子黄,冬笋长。”“哦?为什么叶子黄反而有笋呢?”“因为笋消耗了竹子的营养,所以枝叶就变黄了。”杨万里捋着胡子不断点头,随后又问:“不挖冬笋,竹林不是更茂密吗?”“哈哈,那您可说错了。冬笋不成材,不挖甚至会自己烂掉,只有春笋才能长成竹子。”杨万里听后十分佩服,要拜小孩为师。
“嚓——嚓——”的挖笋声打断了思绪,我们看到一个挖笋人。先生说:“走,咱们讨教讨教去。”
走近了,看清是一位大叔。“怎么找笋呢?”先生问。
大叔抬头望着那些竹子说:“这个嘛,要看竹子,不同的竹子有不同的挖法。当年生的竹子一般都会有竹笋,看着叶梢挖就是了,竹子的叶梢喜欢向阳生长,那么这个方向也就是笋鞭生长的方向。两年以上的大竹子,找烂笋洞,有烂笋洞的地方就有竹鞭,老鞭朝前挖,新鞭朝后挖。”
“新鞭和老鞭怎么区别?”我问。
“老鞭节稀,芽苞小且少;新鞭节密,芽苞大且多,看多了就明白了,熟能生巧。”大叔笑着说。
“听说叶子黄的竹子下面有冬笋,是这样的吗?”
“竹叶不容易黄,相反,有冬笋的竹子叶都是浓绿茂密的,生命力强才能孕笋嘛。不过,到了农历十二月底的时候,孕笋竹因为长时间孕笋会有部分叶片发黄的情况。”
我们在周围看了看,试图也能看到一个冒尖笋,却发现竹林的土全被翻过似的。“有很多人来挖笋吗?你看,到处都是新土。”
“那个其实是在给竹子松土。在松土过程中边挖笋边掘除衰老的鞭和浅鞭,如果发现有粗壮的新鞭长到了浅处或露出了土面,还要挖沟引导它向下生长。”
原来如此,他们看似在挖笋,实则是护理。看来,我也是要拜师的。
常年种毛竹的人,对毛竹的生活习性也都有着深刻的了解,挖起笋来也是得心应手。其实,这世间很多事都如此,包括学习。想学什么,就和它多接触,真诚交往,久了,有关于它的很多事,你也就明了了。
走的时候,我从大叔那里买了两只笋。他说,你下次也拿镐来挖挖看吧,实践实践。这话正合我意,赶紧买镐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