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玉米购种几个“坑”(一):轴细粒深,暗藏风险

 窗含西岭白鹭飞 2023-02-01 发布于山东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大家上小学的时候都知道了“南橘北枳”的成语,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有一利,必有一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宣传玉米品种,动不动就是“轴细粒深”。

一开始,出于对育种人的职业的尊重,我们也没有多想什么。但是,遭遇了一些“育种痞子”之后,才发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国有几十万育种人,有良知、有情怀、真心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不多,更多地是急功近利地把品种“做商品换钱”,甚至把“赖品种”也变成钱的人大有人在。不信?咱们看下面的附图:

内容图片

审定的玉米品种,超过一半是容易减产的品种,在审定之后的1—3年就“灰飞烟灭”了。

这是说的“被迫出局”的品种,还有一些抗性差却鼓吹高产,在一个地方“出事了”就换一个地方继续忽悠的品种,还有一部分吧?!

用韩俊强先生的话讲:(真正的)好品种,永远是稀缺的!

用杨大海先生的话说:能在市场上“星星点灯”的品种,不到1%(附图)。

内容图片

咱们再用《南方农村报》旗下新媒体账号的文章说明问题:十多年来,很多育种人都是围绕改958、改335赖以生存,但这不是黄淮海区域的真正方向,急需一个抗病、耐高温、抗减产(稳定高产+稳定增产)、兼顾品质的品种(见下附图)。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士,先思考一分钟:

在前面这些现状之下,玉米品种的“轴细粒深”有多大意义呢?

好,咱们继续拆解“轴细、粒深”——所谓的“轴细”,就是籽粒行数不多,对吧?穗行数的多少之利弊先不展开讲(可谓是各有利弊),但是,“轴细”=穗行数少,是事实。

穗行数少就少了吧,也无所谓,行粒数多(穗子长)、千粒重高(籽粒大且沉)也是可以的。

例如,@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十星科技团队见识过一个籽粒12行但“籽粒横宽”,千粒重400克左右、容重750克/升以上“热改品种”,干透了的样穗210克的品种。这样的品种不但抗高温能力超强,而且耐密植,夏播密度5000株左右无空秆、无畸形穗。

但是,轴细了“打肿脸充胖子”,楞冒充穗行数不少,就有些不厚道了吧?!

于是,“轴细+粒深”的名词就出现了。

轴很细,穗行数不少=籽粒细长。

籽粒细长也不是不可以原谅:千粒重低一些,但容重要在770克/升至800克/升(籽粒硬度高,有分量);或者容重低一些,但千粒重比较高(籽粒粉质淀粉含量比较高,籽粒相对大一些)。

但是,罪不可恕的是籽粒细长却“千粒重低”+“容重低”。

还有,为什么抗高温的“热改系”品种是“籽粒横宽”呢?为什么耐高温的“黄改系”籽粒较宽呢?一位老师这样讲:籽粒比较宽,是花粉颗粒大且花丝较粗的表现结果,相对抗高温能力强。

不怕你懂的少,就怕你没有比较。

内容图片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警惕玉米购种几个“坑”(二):品种早衰,罪大恶极》

#玉米真科技##农业真科技#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