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知识

 家有学子 2023-02-01 发布于甘肃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快写形式。“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则是说行书的字形结构、点画用笔都要比楷书简省、便捷,而且还会表现出一种流动的形态。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庄秀美,但书写速度相对较慢;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书写速度较快,但因有草化符号,比较难以辨识 ;行书介于两者之间,弥补了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 :“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这非常形象地说明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三种字体的不同。行书在结体和用笔上都具有很大的变化自由,可以接近于楷书,也可以相近于草书。接近于楷书的行书,含有较多的楷书成分,结体和用笔比较规矩,称为行楷 ;接近于草书的行书,带有较多的草书成分,结体和用笔比较放纵,称为行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说到的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只是就它们在体势上的相互关系而言的,与它们产生的时代没有关联,行书萌发于东汉的中后期,差不多与楷书、草书同时产生。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吾谓书莫盛于汉……杜度作草, 蔡邕作飞白,刘德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行书始于东汉末年,是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隶书的应急书体是章草。正规的隶书易识,但是不便于快写 ;章草虽然书写便捷,能急就趋速,但是又过于简省,连笔过多,不容易辨认。这时就需要一种既容易辨认又便于书写的行书字体,来满足人们日常用字的需要。早期的行书,是草行掺杂。晋代卫恒《四体书势》中语:“魏初有钟(繇) 胡(昭)两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昇是公认的早期行书的代表人物,而行书作为一种成熟而独立的书体,则是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所处的时代才真正确立下来。

王羲之(公元 303 ~ 361 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 ( 今山东临沂 ) 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官至右军将军 , 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王会稽”。 他的书法成就在于增损古法,一改汉魏质朴书风和隶书的波挑用笔,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奉为“书圣”。 他的行书雄逸遒劲,是力度与风韵的完美结合,动势与静态的高度统一,无论在用笔、结体还是章法上,风格特征都十分鲜明。其代表作《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代表作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文章图片1

王献之(公元 344 ~ 386 年),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故世称王大令。幼时从其父亲学书, 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的书法,兼精楷、行、 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其行书名作有《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其中《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文章图片2

唐代是书法繁荣发展的时期。由于唐太宗李世民重视书法,并极力推崇王義之,因而唐代的行书主要受“二王”书风的影响。著名的书法家有李邕、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陆柬之、柳公权等,这其中有与“二王”为一路的,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柳公权等 ;另一路则是李邕、颜真卿的创新求变。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李邕(公元 678 ~ 747 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行书,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上,吸取魏碑的意趣,笔法强劲,线条奇崛,顿挫起伏,气韵豪爽,风格劲峭。 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传世作品有《叶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等。

文章图片5

颜真卿(公元 709 ~ 785 年),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他的行书特点是, 用笔多篆籀意,笔法圆劲,线条浑厚,结体粗壮遒劲,字势豪健生动,形成浑强挺秀的风格。 行书有《祭侄稿》、《争座位稿》、《祭伯父文稿》,其中《祭侄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文章图片6

五代中,杨凝式的书法有承唐启宋的作用,行书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夏热帖》等。其中《韭花帖》最著名,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董其昌曾说 :“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

文章图片7

宋代书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行书上,行书在宋代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著名的有“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此外还有李建中、吴琚等书法家。

文章图片8

苏轼的行书书法特点是,形似丰腴而骨力劲健,神采飞扬,不拘不纵,恰到好处,纵横斜直,无不如意。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等

文章图片9

米芾的行书取法众家,自成一体,世称“米字”。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之一为《蜀素帖》

文章图片10

元代书法,总体来说是一个复古为创新的时代,元代诸家以唐人楷书法为基础,极力 追摹二晋,形成了一代风气。书家以赵孟頫的行书,笔法圆润饱满,妍丽秀雅,留存行书作品甚多,如《赤壁赋》、《洛神赋》、《东坡诗帖》、《趵突泉诗》、《归去来辞》、《烟江叠嶂图诗卷》等。

文章图片11

明代行书,主要书家有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等。其中以晚明的董其昌行书独具一格,其作品行距宽松,幅式疏朗,字形富于变化,字体清新洒脱,有平淡天然之意趣。其代表作有《题蜀素帖》《自书诗卷》等。

文章图片12

清代行书以王铎、傅山为代表。王铎行书用笔恣肆奔放,结体奇崛险怪,章法错落有致,形成险劲沉着、纵横跌宕的书风。代表作有《拟山园帖》、《自书诗卷》等。清代后期有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等行书大家。

文章图片13

行书因其用笔比较活泼、随意、自由,在行文的行列之中,字的大小、长扁、正斜往 往可以自然穿插,加之行笔中多点画之间的牵丝映连、勾挑呼应、笔断意连等笔法,一直为众多书家所倾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