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势(好文)

 z55j03b55 2023-02-02 发布于福建

      
来源:洞读 | ID:dongdu2019
编辑:叶大仙 | 图: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洞读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读”公众号主播朗读音频哦

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活法。
在一次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了稻盛和夫一个问题: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稻盛和夫很直接地回答说:“思维方式。”
俗话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饼的锅。
一个人若是不懂得提升自身认知,不懂得看清时事,就很难脱胎换骨。
著名企业家,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网络上说了一个著名的“飞猪理论”: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学会借势,是将你的认知、能力、智慧、潜能等成倍地挖掘出来,无限地放大出去。
最终,借助“形势”、“局势”、“大势”的分,让自己飞得更高。
01
蓄势
任何性质的成功,背后都是有迹可循的付出和坚持。
长期的坚持,说到底就是一种高深的“蓄势”智慧。
一个人若是没有半点积累,没有蓄势的观念,反倒老想着天上掉馅饼,就意味着接下来根本没有“谋势” 的经验和智慧。
谋势之前,先学会蓄势。
蓄势,就是蓄能,蓄力。
在蓄势的过程里,是在提升自身的认知、谋虑,撑起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庄子说: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弱风到强风,需要一个蓄力过程,如果没有,轻风只能吹起湖面上的涟漪,而无法吹动海浪。
正如庄子说的另一段话: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准备去近郊的人,哪怕只吃了一顿饱饭,往返两次,回来时肚子仍不觉得肚子饿。
可若是要到百里之外,就需要提前准备,甚至需要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
而如果要到千里外的话,自己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由此可见,面对不同的情况,要做不同的准备。
准备工作做好了,事情才能做得顺,人心才觉得舒坦。
反之,如果做任何事情都不懂得蓄势,也不会准备,就只能提高犯错的机率。
02
谋势
显然,一个人蓄势久了,多了,脑海里的想法就多了,心中的心思就重了。
说到底,一个人的能力越大,所呈现出来的气势也就越强。
然后,时机一来,便可以运用谋势的智慧来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胡雪岩说:
“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
有势就有利,所以做事现在先不必求利,要取势。”
看得清形势,找得到局势,进得了大势,就可以谋事,也可以谋势。
层次高的人,会有更高的眼界,更深的洞见,更大的格局。
于是,他们考虑的东西都具备着大的方向和战略,以大格局、大发展为圭臬。
反之,层次低的人,只会在蝇头小利上,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睚眦必报。
《吕氏春秋》说:
“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久远。”
凡是谋划大事而取得成功的人,在执行目标之前,就已经将问题更加深远,更为透彻。
有句话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做人,要有大局观的智慧,做事,要有谋势的策略。
哪怕前期的道路走得更为崎岖艰难,但一旦走过来了,接下来都是坦途大路。

03
借势
显然,一个人之所以要做到蓄势,谋势,其目的就是为了借势。
然后,发挥出借势的力量,才能助力自己翱翔天际。
钱穆说:
“大成者参与天地,小用者谋利计功。”
愚蠢之人,喜欢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高瞻远瞩之辈,早已将眼光投向远方,注视在更有发展前景的星辰大海上。
的确,小成有小成的好处,当如果能大成,为什么我们不尽力去尝试呢?
大卫·舒尔茨在《大思想的神奇》一书中说:
“决定成功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大小。”
凡事多走几步,多看几回,多考虑几番,做好规划,瞄准未来,提升思想。
如此,才能积蓄力量和智慧,才能同时借助于个人的经验和谋略,挖掘出外界的能量和资源,也才能借助于外部更大的机遇,来高效地成就属于自己的未来。
正如书籍《跃迁》中所说:
“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
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时代的杠杆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真正厉害的人,都知道如何造势,也知道如何借势。
要知道,单靠自己的能力,永远有限。
很多事情的限制,就是如此现实,也让人无奈。
但是,不如让我们的思维转个弯,拿出借助趋势的力量,早早先做好准备。
然后,四两拨千斤,冲泡阻碍,打破局限,谋求巨大的成功。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或者“在看”吧,多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