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于大中元年(847年),李商隐在郑亚幕府奉命公干,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去柳州的刘蕡在黄陵(今湖南湘阴)相遇,写下了此诗相赠。大中二年(848年),刘贲去世(见李商隐《哭刘贲》)。 刘贲,唐幽州昌平人,字去华。敬宗宝历进士。文宗大和二年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蕡对策言论激切,极言宦官专横之祸,考官叹服,而不敢取。九年令孤楚、牛僧孺皆表蕡幕府,授秘书郎。而宦官深疾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首联,以与刘贲相遇在黄陵的景像兴起,暗喻唐朝的现状,渲染气氛,引起下文。 上句江风吹浪、惊动云根(江边的山石),暗喻朝廷政局的动荡、变幻、激烈,宦官们的嚣张跋扈、兴风作浪。下句危樯、昏日,暗喻唐朝局势的危急。 颔联承首联的“白日昏”的景像,写刘贲的两次遭遇,并赞刘贲的大才。反过来又暗刺刘贲的这种遭遇,完全是因为“白日昏”的朝庭造成的。 上句燕鸿(即鸿雁)初起之势已断,暗指刘贲上书被斥之事。下句骚客后归(迟归),暗指刘贲被贬之事。骚客后归,言刘贲遭贬不得归。同时以屈原拟之,赞中暗含不平。 另外,“己”和“更”这两个虚词的使用,使得上下句成为了递进关系,既揭露了宦竖们不断打击刘贲这种直臣的卑劣手段,又表现出对刘贲的遭遇扼腕叹息和愤愤不平的态度。这口气仿佛是在质问:太过分了!你们还有完没完?! 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虚字,在李义山手里,居然成为了谋篇的关键字。 活用虚字,使其成为构成篇章的关键字,或盘活整首诗,是李商隐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上句“汉廷急诏”,呼应颔联的“燕鸿初起”,以贾谊之才比刘贲。“谁先入〞三个字之问,用文帝召贾傅的典,既表达出替刘贲的不平心情、又写出希望朝廷招回刘贲的期盼心情。 如果直接用赋笔的话,恐怕要用两句话才能表达出李义山这一句话的意思。效率上就低下了。 下句“楚路高歌”,呼应颔联的“骚客”。此句运用的意像,含义颇丰,有三层意思: 第一,用屈原被贬而赋离骚之典,喻刘贲之才、且为刘贲不平。 第二,用楚狂接舆的典,将刘贲比作接舆一样,批评朝廷,写出了一篇在当时士人和朝官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对策”。“自欲翻”的“翻”字,是对“歌”而言,表义为歌词新翻,暗喻刘贲即使在野,也一样可以抨击时政,是对朋友的鼓励。 第三,“楚路高歌”,又借指士人以隐居为乐。李义山用此典,对被贬的朋友进行了安慰:尽管庙堂被贬,你一样可以在隐居时展现你的才华。 明达居士评曰:义山此处用典(楚路高歌),完全是通过意象引读者自己脑补出来的。 这一联中,“谁”字和“自”字用的极妙、很是贴切稳妥。“谁”字是对主体对象不很确定的字,在这个句子中运用,表达出作者既希望朝廷能重用刘蕡、又对朝廷不抱希望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自”字既体现出对好友的安慰:离开那帮家伙、自翻新歌也挺好,又表达出失望和无奈的心情:也只能这样了。 尾联扣相逢,使用了因果关系流水句手法,上句表达了和刘蕡万里相逢既欢乐又悲伤的悲喜交集的矛盾复杂心情。因为荆楚在长安的西北,故云“西隔”。旧友相逢,自然欢欣。“泣”字又引出下句,即“泣”的原由在下句。下句“凤巢”指贤人在朝,而"西隔九重门"既是对两人现状的表述,又是对朝廷现状的讽刺,同时又是对整首诗的情绪的总结。 仔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和李商隐的另一首《宿晋昌亭闻惊禽》的尾联一样、这首诗的尾联其实也是双挽(即双结)。“凤巢西隔九重门”一句,既是颔联的因、又是颈联的因。 疏理一下这首诗的谋篇结构的脉络:首联赋笔、以景兴起,颔联比而写现状,颈联转笔议论兴起,尾联合住、赋比结合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