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枥老骥| 看 电 影 春节期间,趁着贺岁大片热,连着去看了两场电场,一是《流浪地球2》,二是《满江红》。 关于这两部片子,据说已创春节期间票房新高。坊间对两片的热议也甚多,特别是《满江红》,甚至激起了对″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再度讨论。其实此事早有定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的宽松,技术的进步,电视机的普及与电视、网络的高度繁荣发达,电视剧、综艺、体育等电视节目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老百姓家中的电视机由黑白到彩电到液晶再到大屏幕曲面立体电视,更新迭代一茬接一茬,高档的家庭影院系统已成为当今青年婚房的标配,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与影院媲美的音视频效果,谁还去电影院呢?只是处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或者单位学校组织集体活动,电影院才成为被选择的目标。 家庭影院标准配置 在严峻的竞争态势下,影片制造商与影院集团便联手组成院线,对最新拍摄完成的重头影片首先由院线内的影院率先推出,并保证一定的放映时间,通过垄断手段以形成放映高潮。当″热映″退潮以后,再交由电视或网络平台播放。这是为了保护影院避免被电视网络秒杀倒闭的迫不得已的保护性措施。当然,影院也从声光电各种技术入手,营造独特的放映环境,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使得一般家庭影院系统难以与其匹敌,才能让一部分观众跨入影院的大门。由此,一部影院的″票房″便成为对其评价的重要标准,犹如选举中的得票率一样。 《满江红》院线广告 在感叹技术飞速进步的同时,不禁回想起青少年时代的电影往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小学生的课外业余活动,除了滚铁环、跳房子等体育活动外,文化活动大体上只有读课外书与看电影了。那时书读了不少,除四大名著外,鲁迅、巴金、茅盾、周而复、欧阳山、张恨水等的作品,以及苏俄作家高尔基、托尔斯泰、奥斯特洛夫斯基、肖洛霍夫等的作品如《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等,狄更斯、雨果、司汤达、大小仲马、巴尔扎克等的作品如《大卫 科波菲尔》《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基度山伯爵》《三个火枪手》《茶花女》《人间喜剧》系列等均有涉读。 外国十大名著 与喜爱读书一样,我也是十分喜欢看电影的,由于当时文化生活贫乏,电影作品很少,于是更加珍惜每一次能看到电影的机会。 回忆幼年时(大约是55年)看的人生第一场电影是《苏联红军攻占柏林》,黑白片,露天放映,地点在市河东岸“十八家″(注1)前的小广场上。银幕上威武的苏军坦克隆隆驶过,碾压着一切敢于阻挡的德军,那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在尚是小学生的我心中,竟然激起了冲天的豪情,从此我爱上了电影。只要听说哪儿放电影,想方设法都 要跑去看。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插曲 《人说山西好风光》 特别是上世纪62~65、70~80 这十几年正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巅峰,《早春二月》《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李双双》《青春之歌》《刘三姐》《五朵金花》《小兵张嘎》《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冰山上的来客》《英雄赞歌》,还有一些解放前的老片《三毛流浪记》《夜半歌声》《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而当时的著名演员(现在泛称影星了),如赵丹、孙道临、仲星火、梁音、李来林,周璇、白杨、上官云珠、张瑞芳、王晓棠、谢芳等的形象更是脍炙人口,被我们深深地镌刻在脑海中。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怀念战友》 黑白片《秘密图纸》1965年上映 早期的电影大多是黑白片,由单位、学校聘请放映队来放,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享受到这文化盛宴,场地往往选择在大操场或空地上,用绳牵开一块白布,便是银幕了。座位自带。开映前半小时,看电影的大爷大妈便拿着小板凳排在银幕前等候。孩子们则来得更早,围着场地喊叫打闹,期盼着电影早早开场。当放映员叔叔揿下电钮,一束亮光扫向银幕时,全场立刻安静下来——电影开映了。 通常先放时间很短的新闻片,尤如现在的简短新闻或广告,然后才是正片,极大多数是故事片,放映时间90分钟左右。 人越来越多,迟到者只能站在人群后面远远地观看。觉得不爽的孩子们干脆钻到银幕背面,盘腿坐在地面,看着银幕上水平翻转了180度的人物与场景,他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违和,照样看得兴高釆烈。 条件虽然简陋,但观众们的态度却十分专注,他们的情绪隨着银幕上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一道变化,或欢快或悲伤,记得《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女主角白杨遭受苦难、面向观众倾诉时,观众群中顿时响起了大妈们此起彼伏的啜泣声。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白杨 那时的人们是多么单纯多么容易满足啊!当然,那时演员们是用″心″在演戏,将艺术视为生命,岂是今天的小鲜肉们可以比拟的。 随着三年灾害的过去,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从1962年开始,彩色电影多起来了,并且大多移到电影院去放,因为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极少见到的进囗影片也有出现,如70年代初期墨西哥影片《叶塞尼娅》、法国影片《巴黎圣母院》、朝鲜影片《卖花姑娘》等都是彩色影片,产生了极好的放映效果。 记得《卖花姑娘》在当涂上映时盛况空前,观众整夜排队购票,城关仅有的两个电影院之间跑片,日夜连映都来不及,后应观众強烈要求,竟在电影院前大空场上拉起银幕,重新放起了露天电影。 当涂城关(现姑孰镇)那时有两所电影院,一是″正宗″的[电涂电影院],另一个是影戏两栖的[姑溪剧场]。同样的电影,似乎还是″正宗″的放得比较地道。 70年代位于当涂东大街的姑溪剧场 去电影院看电影没有″免费的午餐″,是要买票的。尽管票价不贵,大人两角,学生半价,但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物价很低的年代,一般贫民家庭的孩子,看场电影却是一个不小的″财政负担″。(注2) 在电影的诱惑下,出现了各种趣闻。一些身手灵活的同学打起了电影院边门的主意。那道边门位于电影院正门高大台阶的一侧,只要从台阶上侧身攀上3米高的边门,一跃而下,便可趁着电影巳经开映后的黑暗,潜入放映大厅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空位,缩下身来饱饱地看完后面大半场电影。 鉴于看“免费电影″的孩子越来越多,电影院经理朱先生决定釆取措施,加高边门,并加強放映时的查票。于是,那些攀高健将们常常被带着強光手电筒的巡查员查获,被朱经理拎着耳朵撵出影院。 早年的电影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出现了改票高手。记得初二时邻班有一个美术科代表,画画得极好,能将一张已过期的废电影票整旧如新,在昏暗的验票灯光下,票上的场次座号栩栩如生,于是许多胆大的电影迷便持“票″堂而皇之地从正门进入,享受了一次正式观众的待遇。但进场后还得小心谨慎,观察对应座号上有无观众,如有,则需退避三舍,找一不起眼空位坐下,以免引起查票员的″关注″。好在那时影院上座率不高,空座甚多,为我们这些乘虚而入者大开了方便之门。时间一长,巡查员们产生了职务疲劳,也知道这班鬼精灵会不时冒出新的鬼点子,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太出格,就听之任之了。“蹭电影”,大约与现在的“蹭网络”一样,也渐渐成为风雅趣事了。 六十多年前的电影往事,在古稀老翁脑海中一幕幕闪过,亦犹如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电影画面。 今天的孩子们多么幸福:在大人呵护下,嚼着爆米花,喝着奶茶,惬意地陷在软椅中欣赏着超大宽幕立体电影,如果让他们穿越到六十年之前,不知感觉如何? ★ 注释: 注1:市河,当涂老城的内河,南宋时开凿,是当涂古城的象征之一,1975年填没,成为菜市场。“十八家”,是解放初期建设的干部宿舍区,计有18户,即以“十八家”称之。 注2:关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价水平,请参阅本期同时重发的黄德培先生的文章《五毛钱》。 电影《卖花姑娘》主题曲 【图文编辑】老骥 作 者 简 介 伏枥老骥,退休教师,一个狂热的电影爱好者,一位由物理“跨界”的写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