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高光连环画《七龙珠》的大秘密:一部道书

 徙竹散人 2023-02-03 发布于安徽

《易》之“乾极”乃是“真坤”,而“坤极”则为“真乾”。“乾极”不是“上九,亢龙有悔”的触底反弹,而是超越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便是“无我”,说的反而是坤;而“坤极”同样不是“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阴极返阳,它同样是超越的“用六,利永贞”,这便是“天德”,说的反而是乾。                        

天地间有个极其命门之处——那便是“超越”,而不是“生灭”。

《七龙珠》里的孙悟空是个普通的赛亚人,他们的行星被弗利萨轻而易举就消灭掉了,弗利萨的脸上挂着一个叫“探测器”的玩意,这东西能轻易地测出赛亚人的战斗力数值,但这东西却测不出地球人的战力,因为赛亚人的愤怒都是外漏的,而地球人却会屏息——一种“收”的功夫。之所以赛亚人的战斗力能被测出来是因为这种有多少就露多少且自诩优秀的做派就是在“自我设限”。

赛亚人有个尾巴,一到月圆之夜就会变身成巨猿,反过来就是老子的那个句式,所谓“不自是,故彰;不自矜,故长;不自伐,故有功”,这个“不……故……”放到这里就是“不月圆,故不变身”。这便是一条痕迹,有了这条痕迹就可以给孙悟空做局,故老子云:“善行无辙迹”,于是后来孙悟空切了这条尾巴,到这里孙悟空就和地球人没区别了。

成为地球人之后,孙悟空开始为地球而战。此战最为精彩处莫过于在拉拒到那美克星那个战场的时候。在孙悟空乘飞船到达之前,最优秀的赛亚人王子贝吉塔已经被揍出翔了,但他心中始终有个取巧处——赛亚人每濒临一次死亡再被救过来战斗力都会大幅提升,这是个“有为法”,靠着这取巧的“有为法”,贝吉塔不但一次次被胖揍,还玩自虐,以至于到后来面对实力的天差地别贝吉塔开始“怕”了,此处要严重注意这个“怕”字,这是他和孙悟空“仁者无敌”的根本区别。

孙悟空在使出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十倍的“二十倍界王拳”和杀手锏“元气弹”仍然奈何不了弗利萨后依然毫无畏惧。并且可以看出来的是虽然他自己也被揍得很惨,但始终沉浸在打斗的欢愉之中,直到小林被弗利萨杀死,孙悟空彻底愤怒了。

愤怒就是生气,有人害怕生气,有人要管理情绪,往根上看,乃是心中所“惧”,这是“为气所使”,这也是贝吉塔式的生气,疯起来像个无头苍蝇,疯完痛哭流涕;而孙悟空乃是立于无所畏惧处的生气,这是他能升级成超级赛亚人的根本所在,实际上就是“运气”,是对所生之气的驾驭。后来为了对战沙鲁,孙悟空在“精神和时间”的小屋训练孙悟饭的时候把对悟饭的第一个训练要求竟然直接提升到变身超级赛亚人,这便是孙悟空看准了悟饭的根器而导其顿悟,而两人在训练这段时间内要求自己不论白天黑夜要一直保持超级赛亚人的状态,这便是“行住坐卧皆是禅”,别忘了,超级赛亚人可是因为愤怒超越而来,这个日常训练就是为驾驭愤怒。所以在打败沙鲁的关键战斗中,孙悟饭又是因愤怒而超越至超级赛亚人第二阶才消灭了他。                   

那么愤怒很可怕吗?不,那只是无法“任运”所生之气,气不生又何来运气之说?所谓“气沉丹田”便是能“沉住气”,而寻常人的气则明显拘在嗓子眼处,嘴一张就能喷出来。怒顶着气走,就是贝吉塔;怒化入气,就是超级赛亚人。所以,气要足,要够容得下怒,于是要养气,而这个“怒”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养气要看孟子,所谓“吾善养我浩然之气”,亚圣乃至刚至阳之人,没有一个“怒”字顶着,“刚阳”又从何而来。于是,害怕愤怒、回避愤怒,甚至阉割愤怒都必将失了真性情,失了真性情者喜好“对错逻辑”这种局促而非此即彼的限制性思维,正因其以愤怒之有限而揣度全体之无限而来。

魔人布欧的出现似有“本体”之喻:它可以容纳一切,吃了什么都能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又能把一切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最爱把东西变成饼干、巧克力等点心。这个看起来像个笨蛋的家伙竟然有“齐物”的本事,长得又丑又胖,寓意“平常心是道”,后来魔人布欧又分出了好坏两个,这便是佛魔一体的“一念佛、一念魔”了。而一切有为法都打不倒他,有两个“有为法”的极限战力代表,孙悟天和特兰克斯以及孙悟空和贝吉塔合体来的这两个家伙,但是最终还是变身到超级赛亚人第三阶的孙悟空在肉体上“消灭”了他。                         

《易》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济”,看似一切都结束了,却只是个新的开始;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济”——魔人布欧转世了。那这个转世魔童的战力又会如何?别忘了,孙悟空死过好几次,每次死后在界王那里修炼的功力都能带到阳间来。

任你成魔成仙,再入轮回做众生;尽可放任自流,书到今生读已迟。

躲不过,就要超越:超越愤怒,超越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