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事儿丨国明珍:最珍贵的元宵节礼物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2-04 发布于山东

在我们家,元宵节比春节还要重要,因为这一天是母亲的生日。

这些年,每逢正月十五,我都会为母亲送上精挑细选的礼物,有贵重保值的,如金手镯、金项链;有不贵重但实用的,如按摩椅、智能手机等。

可每年元宵节,母亲都会重复一句话:这些物件都不及父亲四十年前送给她的礼物珍贵而有意义。

母亲嫁给父亲之初,一直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房里。

夏天屋内闷热,尚可出门找棵树摇扇纳凉,可三九寒天就无处躲藏了。

刺骨的北风像调皮的孩子,一个个争着往屋里钻,母亲常常裹着被子,一整晚都睡不踏实。

他们婚后的第二年,元宵节一大早,父亲就把母亲喊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灰格子的旧布包,眼神略带骄傲地说:“这是给你的生日礼物,我们有钱盖房啦。”

母亲打开布包一看,里面竟包着花花绿绿的票子,有一百的,还有五十的、十块的,甚至还有一毛、两毛的。母亲数了数,竟然有两千三百多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

母亲激动地一边擦着眼里的泪花,一边询问父亲,钱是从何处而来。父亲本想瞒下来,可最后经不住母亲的追问,坦白了自己下班后去城里卖菜的事儿。

原来,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他偷偷卖了一年多的菜,竟一次都未被母亲发现。

据父亲回忆,那时,一下班,他就骑上自己那辆老旧的二八自行车去附近村子收一些新鲜的蔬菜。为了第二天一早赶到城里,卖个好价钱,他常常半夜出发。

一日夜晚,他正急急忙忙,奋力蹬车时,突然听到“嘭”的一声,接着立马感到自行车像加了十公斤一样沉重。他立马下车查看,发现后轮胎早已瘪了。

漆黑的夜里,父亲看着后座上绑着的一箩筐蔬菜,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抬头望着天空发呆,突然想起了在家的母亲。

他知道,此时母亲一定裹着被子,蜷缩在土炕一角,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想到这里,父亲的脚底仿佛注入了一股力量,他站起身来,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往黑夜里走去。

虽然到城里时已是晌午,但好在蔬菜被抢购一空。父亲看着手里的钱,一整夜的疲惫都消失殆尽了。就这样,卖了一年的菜,父亲终于攒够了可以动工盖砖瓦房的费用。

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一直在外打拼,母亲则每日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支撑着这个家。

我想,父亲送给母亲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座坚实房子,更是一种可以依靠的力量,一种可以穿透人生苦难的力量。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母亲一定还会再给我们讲起这个关于礼物的故事。

(已载2月3日《德州晚报》)

■作者:国明珍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