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细胞包括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宫颈管腺细胞、子宫内膜细胞、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阴道和宫颈的阴道部黏膜被覆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由浅到深分为四层:表层上皮细胞、中间层细胞、副基底层细胞、基底层细胞。
- 最表层的成熟鳞状上皮细胞,细胞体积较大,直径50~60μm。

图2-1 最表层的成熟鳞状上皮细胞 (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图2-2 最表层的成熟鳞状上皮细胞 (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图2-3 最表层的成熟鳞状上皮细胞 (来源:《实用宫颈液基细胞学病理诊断》,侵权删) 
图2-4 衰老的表层鳞状上皮细胞(Polka点细胞) (来源:《实用宫颈液基细胞学病理诊断》,侵权删) - 中间层细胞与表层上皮细胞大小类似,直径35~50μm,
- 细胞核直径与红细胞大小相似,核质比很低,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颗粒状,疏松。
 (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图2-7 中层鳞状上皮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核周可见糖原溶解形成的淡染的规则的核周空晕,核居中,无异型
(来源:《实用宫颈液基细胞学病理诊断》,侵权删) 中间层细胞核的大小以及核染色质情况是判读上皮内病变的重要参照标准。 大致标尺 1-1.5倍为炎性反应; 2.5-3倍为ASC-US; 大3倍以上为LSIL。 
图2-8 LSIL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 副基底层细胞为不成熟的鳞状上皮细胞,单个或片状出现,直径12~30μm,稍大于基底层细胞。
- 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较厚,深绿色,边界光滑(鳞状上皮分化的重要标志)
- 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中央,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
 不成熟的鳞状上皮细胞,单个出现,胞核卵圆形,胞质致密,边界清晰(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图2-10 副基底层细胞(传统涂片)
细胞呈片状或团状 (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细胞呈团,大片状,染色深浅不一,似HSIL或腺细胞病变(来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侵权删) 胞质少,细胞拥挤,右下角的细胞可见鳞状上皮呈旋涡状排列方式- 基底层细胞为未分化的细胞,小细胞,与组织细胞十分相似,直径为10~12μm。
- 一般宫颈刮片见不到,仅见于严重的萎缩和上皮高度损伤,常伴有副基底层细胞。
1. 赵澄泉、周先荣、隋龙、杨敏.《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2017年10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 彭振武.《实用宫颈液基细胞学病理诊断》.2018年9月第1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黄文斌,章宜芬(主译)《宫颈细胞病理学与组织学联系图谱》.2018年9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