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景联诗,诗如其人!——读《红楼梦》第50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札记

 镇海中学魏建宽 2023-02-07 发布于浙江

(次日雪晴。饭后,贾母又亲嘱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惜春听了虽是为难,只得应了。一时众人都来看他如何画,惜春只是出神。李纨因笑向众人道:“让他自己想去,咱们且说话儿。昨儿老太太只叫作灯谜,回家和绮儿纹儿睡不着,我就编了两个'四书’的。他两个每人也编了两个。”众人听了,都笑道:“这倒该作的。先说了,我们猜猜。”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笑道:“再想。”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  戴敦邦  

就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的平生第一欢快的诗篇一样,“芦雪广争联即景诗”,应该也算得上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整部书时下笔最欢愉的一回吧?

即景联句,是最见才思才情的!争联即景诗,哪就不止是见才思见才情了,还更能见出诗人的人格!在这一回,众金钗不同的性情与人格,都淋漓尽致地被曹雪芹刻画了出来。

薛宝钗是做什么事,都最有规矩意识的,她的守秩序,守到了骨子里。

李纨定了诗题为“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并声明她“不大会作诗”,“只起三句罢”,“然后谁先得了谁先联”。结果呢?宝钗当即就对李纨的赛制表示异议,说“到底分个次序”。

试想想,一分次序,哪里有“争”联的场景呢?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宝钗这等人,在热闹场中是一个不太容易制造出欢乐来的人!

而李纨呢?是一个极有亲和力的“社长”,岂能不依薛宝钗的提议,结果是“众人抓阄为序”。

此时,李纨都已经声明了由她来为“五言排律”联诗开篇,此刻的王熙凤却不甘寂寞,爱表现爱出风头的她,虽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她还偏偏要求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善做顺水人情的宝钗当即就于“稻香老农之上补了一个'凤’字”,李纨于是将即景联缀五言律诗的题目与规则讲给了王熙凤。王熙凤那是“想了半日”啊,“想了半日”这是多么庄敬的神情啊,好在王熙凤终于憋出了一句“一夜北风紧”。还真难为她,倒是赢得了众人的称赏不已!其实,王熙凤也是一个有夙慧的人,她能关注“一夜北风紧”,说明她也有一颗诗的种子在心田。王熙凤说她“听了一夜的北风”,她才“有了一句”,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小楼一夜听春雨”。她的“一夜北风紧”用在五言排律的开篇,的确也“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虽是无意插柳,却成了后面续联的金钗特别愿意接受的开篇。

好戏一开头,精彩一一在后头!

众金钗一开始,还是按着抓阄排列的次序联句的。

李纨先是以“开门雪尚飘”应对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然后留下出句“入泥怜洁白”。这显然是寡居持重的长嫂的声气,“入泥怜洁白”就是李纨的心志告白。

入会不久的香菱以“匝地惜琼瑶”对李纨的“入泥怜洁白”,以琼瑶为喻,形容白雪落入污泥,犹如琼瑶抛撒遍地,令人怜惜。诗言志,“匝地惜琼瑶”其实也是“根并荷花一茎香”的香菱,以雪为喻,表白自己虽落入呆霸王这等蠢俗之辈之手,仍葆有自我珍重之心。这是香菱第一次于诗歌雅聚中展示性情,能顺利续上,就已经不俗,更让人惊奇的是她道出的“有意荣枯草”,还逗出了探春的佳句“无心饰萎苕”——无心为秋天枯萎的苇花去作点缀,探春的诗是雪对秋的诉说,是对秋的颓败的告别。如果说香菱的“有意荣枯草”道出了雪的牺牲精神,那么探春的“无心饰萎苕”则显露出了她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憧憬未来的性格特征,这等旷达语、豪迈语恐怕也只有探春湘云方能道出。

探春的出句“价高村酿熟”,展现出了雪日大地上的烟火气——雪大天寒,围炉聚饮、借酒御寒的人,相较于往日自然更多,因而酒价自然也比平日里涨了不少。李绮是李纨的堂妹,一个有着官居国子祭酒之位的家族出身的千金,她以“年稔府粱饶”——瑞雪兆丰年,来年官仓中的粮食将会异常充实,来对探春的“价高村酿熟”,不仅对得工整,而且那种盛世太平气象也被她表现了出来,展示出了出身诗礼大家的她的文化素养。李绮的出句“葭动灰飞管”——乐律管里的葭灰灰动,这等诗句一出,已经表明李绮在带节奏了,带出下面众金钗“用典抒情”的节奏。李纹很自然地对上“阳回斗转杓”——斗柄已转,正是阴极阳回的冬至节气。李绮、李纹姐妹,将那十月里的头场大雪置于斗转星移的大自然的时序轮转之中,自有其开阔的视野,也有其不凡的气度。

李纹的出句“寒山已失翠”,以远视的角度,写出了大雪之厚,意境阔大;岫烟对以“冻浦不闻潮”,极写冰封之厚,则是诉诸听觉,同样渲染出了雪天之寒。

岫烟续以出句“易挂疏枝柳”——“柳枝因雪天大寒,平日里稀疏柔弱的枝条也因冰冻变得坚硬,而得以能够承托迅速凝聚的雪花”,这等诗句不仅显露出了抒情主人公岫烟观察自然景物的心思之密,而且也展现出了她于大观园众金钗中虽相对贫寒却能承受风雪之欺的生命的韧度。湘云的对句“难堆破叶蕉”——蕉叶软滑,更兼破败,飞雪更难于其身上聚积,这一诗句是极写雪的气节与矜持,此句与探春的“无心饰萎苕”,展露的性情是一致的,伤感、颓败之美绝不是湘云所爱,这恰恰与她“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气质是相吻合的!

湘云的出句“麝煤融宝鼎”——燃鼎炉以取暖,引出了宝琴的对句“绮袖笼金貂”——笼两袖于貂皮中以御寒。这是由户外转向室内,借细节写出了贵族之家闺阁千金雪天生活的日常细节,富贵之气扑面而来,这也正是曹雪芹笔下所要绘就的宝琴的形象。

宝琴的诗才,是可以与湘云、黛玉匹敌的,且读读她的对句“绮袖笼金貂”与出句“光夺窗前镜”——雪夺窗前之镜光,是不是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白居易《夜雪》的“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分别以触觉与视觉写雪之重,雪之寒,侧面烘托的手法运用得极为娴熟。诗句之意趣之妙,已经达到这等高度,恐怕只有林黛玉或宝钗才能续上!

果不其然,曹雪芹推出了林黛玉!黛玉先对以“香粘壁上椒”——雪粘富贵之家的壁上,雪因而也沾得了那室内的椒香。你看,雪借助风的力量,没有什么地方不能成为她的领地,而为了展现雪的这种力量,黛玉既能够借助视觉还能够倚仗嗅觉来表达,而且与宝琴一样写出了闺阁之气。同样是五个字,想想看,黛玉的对句是不是更胜宝琴、湘云一筹?

黛玉出句“斜风仍故故”——风吹阵阵,倒是平白如话!黛玉为什么出句这么浅易?因为按抓阄的次序排列,下面该是宝玉出场,黛玉对宝玉的体贴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之处,为的是不难为宝玉。宝玉很顺利地接上了一句“清梦转聊聊”——因雪夜天寒,夜深难眠,因而清梦也较往日少了许多。

宝玉的出句是“何处梅花笛”——这是谁家响起了《梅花笛》的笛声,显然宝玉是在借听觉以落梅隐喻飞雪。按次序最后出场的应该是宝钗,宝钗对的是“谁家碧玉箫”——箫截竹制成,以碧玉比喻翠竹,同时碧玉也是女子名,“碧玉箫”与“梅花笛”相对,工巧到了极致,而且还有极大的联想空间——金玉能否终结良缘?箫笛能否如琴瑟和鸣?

宝钗以“谁家碧玉箫”对了宝玉的“何处梅花笛”之后,她的出句却是难度极高的诗句“鳌愁坤轴陷”——大海龟恐雪压大地而发愁!这句诗的境界何其开阔,意象何其独特,用典何其古雅,笔势何其有力,诗境又何其蕴藉!这一出句的应对难度,就如双人花样滑冰国际大赛上才可偶尔一见的隋文静、韩聪表演的“捻转抛跳四周”,无人能够做到这样高难度的动作。

第一轮按抓阄次序排定的十二位大观园诗人的联诗结束了,按规则该进行第二轮了,王熙凤已经早早告退,这下本该又是李纨出场。李纨面对薛宝钗的“鳌愁坤轴陷”,还真的犯愁了。可李纨自有应对的办法,只见她从容地说道:“我替你们看热酒去罢”。这样的话也只有李纨才能说出来,她的“不争”就是她的品性中的标志性的符号。

李纨没有接招,按顺序就该香菱啊。或许是薛宝钗知道香菱诗力不够,或许是薛宝钗存心要让其堂妹借机大显诗才,既然李纨看热酒去了,李纨让贤了,薛宝钗就“命宝琴续联”。可是呢?——“只见湘云站起来道:'龙斗阵云销’”。好一句“龙斗阵云销”!以玉龙战罢,其鳞片纷纷飘满来比喻大雪之密、之洁、之气势,这等对句与薛宝钗的“鳌愁坤轴陷”相较,无论工整度,还是气势、笔力、意象之美均毫不逊色。湘云之诗才,湘云之自信,湘云之豪气,皆在那舍我其谁的“只见那湘云站起来”八字中充分展现!

湘云对以“龙斗阵云销”之后,出以“野岸回孤棹”——晋代名士王子猷雪夜乘舟访戴,兴尽而返。宝琴刚才已被湘云抢了先,此刻怎能再让?于是“也站起来”吟出了“吟鞭指灞桥”——善诗的唐代相国郑綮应对朋友“相国近为新诗否”的对语:“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此何以得之?”

湘云于第四十九回就曾揶揄黛玉是“假清高”,说她史湘云现在是“膻腥大吃大嚼”,吟诗时必定是“锦心绣口”,并声称“真名士是自风流”,现在她引东晋名士王子猷雪夜访戴以状雪天冻地中的人间友情的温暖,所要极力张扬的也是她史湘云率真旷达的个性!

薛宝琴以唐代相国为喻应对湘云,诗兴诗趣之外,显露的则是一种闲适气与富贵气,这与她即将嫁入梅翰林府第成为贵族妇人的气质倒是十分吻合。

宝琴的出句“赐裘怜抚戍”——皇帝怜恤将士雪中辛勤抚边戍守而赐棉衣,这是暗用《唐诗纪事》中唐玄宗的宫女制棉袍赐边军之典,这一宫女后被唐玄宗赐离皇宫嫁与那一士兵。这样的诗句,分明是颂圣之语。只见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湘云吟出的对句即是“加絮念征徭”——制衣者惦念服徭的征人寒冷,在衣中多加棉絮。这样的对句,又何其贴切!

湘云的出句“坳垤审夷险”——大雪铺平了洼坑和高坎儿,走路时需要细察路面的高低不平,这是由“用典抒情”拉至生活日常,来形容雪之大。大雪出行,人们必极度谨慎,以这样的生活日常景状入诗,来形容雪之大,是另一种新巧的角度。怪不得宝钗“连声赞好”,因而也逗出了宝钗的对句“枝柯怕动摇”——行人雪地行走,担心被雪压塌掉下来的树枝砸伤。宝钗对湘云,对的也是生活寻常事,且写出了雪日行走于大树下的每一个人的心理,真可以说是平中见奇。

宝钗接着吟出“皑皑轻趁步”——人行皑皑白雪之途,谨慎小步而行,这是以行人之态,形容雪之厚,这也是稳重的宝钗的诗行;黛玉对以“翦翦舞随腰”——白雪随风飞旋,轻盈曼妙,这一诗句不仅状写雪之色,还在摹画雪之姿,且语言清丽,这正是喜爱王维的黛玉的诗风。

黛玉出句“煮芋成新赏”——苏东坡曾赞其子苏过以山芋作成玉糁羹,赞语有“香似龙诞仍酽白”之句,如果将此句用来比喻雪之洁白,这当然另一种新奇的赏鉴;被黛玉推着应对的宝玉对以“撒盐是旧谣”——晋代谢安的侄子谢朗曾以“撒盐空中差可拟”,来应对叔父的“白雪纷纷何所似”之问,这样的典故用于大观园芦雪广即景联诗,两者相较,谢安与谢朗的问对,自然是昔日的歌谣。

可为什么宝玉的对句,却招来湘云的嘲笑——“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这是因为宝玉以谢朗自比,则等于承认自己落败于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应对谢安之问的谢道韫。如果说谢朗代指宝玉,那么“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故湘云说贾宝玉不争气,自甘失败,说宝玉“不中用”!不过,这还正是贾宝玉所乐意的,在大观园的群芳面前,他永远只愿做一个欣赏者,永远愿意承认自己不及身边的这些姊妹们有才情。

宝玉吟出了“苇蓑犹泊钓”——长着芦苇的水中犹有蓑衣人泊舟垂钓,这之后就是湘云表演的高光时刻了。结果宝琴先抢着以“林斧不闻樵”——林间已不闻樵夫的斧声,应对了宝玉的出句,以这样的景语极力侧面状写雪天的酷寒。宝琴接着吟出“伏象千峰凸”——山峰积雪如伏卧的白象,能吟出这样恢弘的气度的诗句,诗句中又有如此阔大的境界,且比喻又如此新奇,怎不会让人称赏?湘云接以“盘蛇一径遥”——字面上的理解是雪地小路似盘曲的长蛇,也可以理解为雪覆大地,足印使小径曲曲弯弯的痕迹更显露,这等诗句也是有虚有实,虚实相生,诗句中也含有无限的妙趣!一生酷爱《红楼梦》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曾将这两句化用至其《沁园春·雪》中,填出的诗句就是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可见宝琴、湘云的诗句足可以不朽!

湘云再以出句“花缘经冷聚”——雪花由于天冷才结聚而成,来挑战众金钗。此刻探春挻身应对,续以“色岂畏霜凋”——洁白的颜色哪里会因怕霜冻而消褪?这等诗句当然仍是探春的性情的流露。探春出以“深院惊寒雀”——大雪雀饥,噪声如惊,道出的虽是寻常雪天景象,但于景中生出诗意却并非易事;湘云正渴,就在她“忙忙的吃茶”的那一刻,岫烟以“空山泣老鸮”——雪光照得夜色如同白昼,怕光的鸱鸮因不能捕食而哀泣,来回应了探春的出句。

岫烟出以“阶墀随上下”——雪随台阶上下覆盖;湘云应声以对的是“池水任浮漂”——任池水漂浮。生活日常对生活日常之景,仍是在描摹雪之色,雪之姿!

湘云再出以“照耀临清晓”,与黛玉的对句“缤纷入永宵”构成互文,极力渲染雪下的时间之久,纷纷扬扬,扯天扯地,自昏及晓,绵绵不绝。

黛玉出以“诚忘三日冷”——戍守边关的将士因忠诚忘却了手中所持三尺剑的寒冷,这仍是极力渲染雪所带给人的苦寒;湘云对句“瑞释九重焦”——雪兆丰年,可以消除居处在九重高天的皇帝的焦虑。读到此等诗句,我们千万不能以今律古,苛责黛玉怎么仍会吟出这等颂圣之句。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是诗会雅集,何况还必须应对他人的出句,“从众”的心理或主动或被动,都会于其诗句中显露出来。儒家对于诗教的追求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之乐的最高境就是臻于哀而不怨、乐而不淫、温柔敦厚的境界。

黛玉续以出句“僵卧谁相问”,借用汉代袁安卧雪的典故,仍在极力渲染雪之大雪之厚——汉代有一次大雪积地深达丈余,洛阳令出外观察,见百姓都除雪开路,方能出门,袁安却闭门不出,人问其故,袁安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黛玉化用此典,寒气逼人!而薛宝琴对的“狂游客喜招”,也暗用典故,即唐代王元宝雪天招客宴饮的故事——王元宝每逢大雪,就让仆人从巷口到家门,扫雪开路,招客饮宴,名为“暖寒会”。薛宝琴的对句也是在极力渲染雪之大,但宝琴诗句的色调,相较于黛玉,更显温暖,与黛玉之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薛宝琴随即又吟出“天机断缟带”——飘落的白雪,犹如天上织女身边飞落下的缟带,湘云急忙接以“海市失鲛绡”——那飘落的白雪,又何尝不像海市移来的鲛绡?其用典之妙,对仗之工,比喻之妙,自不待言。

诗魂林黛玉的诗兴,此刻也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她竟然破坏了李纨订下的联句规则,竟然不等湘云出句,吟出了“寂寞对台榭”之句。湘云岂能甘心相让,应声对以“清贫怀箪瓢”——穷苦之士由于大雪封门饮食无着,连像先贤颜回那样的“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也怀念起来了。

薛宝琴也没有让湘云续吟出句,成了第二个破坏联诗规则的人,她“也不容情”地抢着吟出了“烹茶冰渐沸”之句,湘云却并不气恼,反“以为得趣”,笑着赶忙对以“煮酒叶难烧”。先是林黛玉没有让史湘云生畏,后是薛宝琴也无法让史湘云语塞,黛玉于是再吟出“没帚山僧扫”,这时接句的不是湘云了,而是宝琴迎战黛玉,只听宝琴对以“埋琴稚子挑”。此刻已经“笑的弯了腰”的湘云终于抓住时机吟了一句出句——“石楼闲睡鹤”,“笑的握着胸口”的黛玉也不等他人思虑,以“锦罽暧亲猫”一句“高声”回应了湘云。

此时,已形成混战了,宝琴出以“月窟翻银浪”——以月光普照喻白雪遍地,湘云立却回以“霞城隐赤标”——用隐没的仙山赤城山的高峰也被积雪覆盖,状写雪之深厚。黛玉再吟出“沁梅香可嚼”以对,传说宋代有一铁脚道人“常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肺腑’”。黛玉用此典入诗,已经将主题转向“雪之趣”“雪之爱”了,当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谁听明白了黛玉的用意?——薛宝钗!宝钗当即“笑称好”,随后对以“淋竹醉堪调”——醉闻雪压竹之声的时候,正是抚琴的最好时分,宝钗用的是何典?正是宋代王禹偁《黄冈竹楼记》的典:“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

黛玉与宝钗,对雪天之景的欣赏,已经完全达到了审美的高度!联句至此,宝琴再出句“或湿鸳鸯带”,湘云对以“时凝翡翠翘”,虽然也状写出了雪日贵族妇女出游赏景时衣饰摇动的情态,但已经无法与前面钗黛的“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堪调”相匹敌了。黛玉再出“无风仍脉脉”,宝琴对以“不雨亦潇潇”,皆是如一曲音乐作品,逐渐在向尾声部分收束了,以雪之飘洒的潇洒暗点雪中赏景之人的洒脱与从容。

联句至此,会心的读者都知道,这一场十二人参与的即景联诗会如果非得要分出轩轾的话,自然应该还是钗黛湘琴四人更胜一筹!

联诗至此,“湘云伏着笑软了”,“众人看他三人对抢,也都不顾作诗,看着也只是笑”,黛玉仍未尽兴,推着湘云往下联,并对湘云施以激将法——“你也有才尽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此时已“只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宝钗也正要推湘云继续联句:“你有本事,把'二箫'的韵全用完了,我才服你。”湘云答得极妙:“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本回目中“争联即景诗”中的一个“争”字,就这样于湘云的笑声中淋漓尽致地道出。

最后还是李纨出场收尾,只听李纨吟出“欲志今朝乐”,李绮对以“凭诗祝舜尧”,大观园芦雪广争联即景诗的乐章,终于在二李的“颂圣”之音中完美地划上了休止符。

至于贾宝玉的“访妙玉乞红梅”与李纨李绮李纹拟制“观音未有世家传——虽善无征”等典雅的春灯谜,当然也是曹雪芹精心构思的第五十回中的重要情节,虽然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于《红楼梦》后续的情节展开也极为重要,但这些情节与“芦雪广争联即景诗”相比,如果仅从渲染大观园的浓郁的诗意及展现人物性格的角度看,“乞红梅”与“制灯谜”,实在也只能算是“争联即景诗”的余波!

                               2022年11月17日  初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