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积累从此刻开始!

 话题铺子 2023-02-07 发布于甘肃

阅读绝不是读课本这么简单,阅读的大部分精力是花在课外阅读部分。文白乐学把之前分三期发送的内容进行整合,目的只为让孩子们真正获得厚积薄发的软实力。

由于内容较多,如果想分期看,点击以下链接即可到达:

课外阅读(一)——挑书

课外阅读(二)——第一遍阅读

课外阅读(三)——第二遍到好多遍

一、关于选书


课外阅读,这是拉开孩子们彼此差距的一个软性竞争力。孩子们不会在短时间内因为课外阅读质量和数量的差异而体现出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后发影响力会让先迈开这一步的孩子受益终身!

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一定遇到过这样的疑惑,同一个名字的图书,竟然会有好多个版本,尤其是外文译作。究竟该如何遴选,这需要爸爸妈妈以及孩子们去书店前,先做好下面的功课。

1. 锁定书名


阅读,要么是读自己感兴趣的类别,要么是读别人推荐的具体图书。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重名之作若干。比如,《昆虫记》、《苏菲的世界》、《海底两万里》、《鲁宾逊漂流记》。类似的重名作品会有很多。不打紧,第一步已经完成了,你要明白你要买的书究竟是什么名字。当然了,也有例外的情况,那就是随便逛逛书店,这时候如果碰到书名能够吸引兴趣的图书,买不买,并不取决于封皮是否漂亮,也不是封皮上的文字是否吸引你的眼球,而是要靠第二步。

2.锁定出版社


通常来说,出版社的知名程度会影响一本图书的质量。这个质量不是印刷、装帧的质量如何。而是图书实质性内容的质量究竟如何,是落俗读物,还是能够给人精神营养,这个差别就会很大。牛气、有底气的出版社很少会出类似以下这下名字的图书:如何炒股、如何算命、如何看面相、如何在15天内练出8块腹肌等等这类图书。哈哈,好的出版社是不会涉足的。因为,读书本身就不是一件速成的事情。更何况,如果这类图书都这么灵验,为何大家还是如此辛苦、疲于奔波呢?优质出版社不一一列举了,说几个大家都知道的,以此作为参照依据:明天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三联出版社、江苏出版社、中央编译局等。与此同时,如果图书上见到类似这样名字的出版商,也是很棒的:例如,湛庐文化。

3.锁定作者


不开玩笑地说,作者水平的高低,对阅读作品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如果是译作,译作的专业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平时多留心,好的作者和译者随着阅读量的提升,慢慢就会浮现在眼前。

4.锁定精装or简装


这么说吧,如果是用于收藏(通常,用于收藏,表明这本书已经阅读过了,高度认可后,买来精装版留作纪念),那就买精装版。如果就是用于阅读,要勾勾画画,还要批书,那还是买简装版吧。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我们要庆幸:简装版总是可以随着新书的首发,便被读者买到。精装版要在时间上滞后。国外刚好相反,先有精装版,价格就在那里,说吧,您是买,还是不买?:)

5.网购图书


如今,书店买书只能算是多种购买途径中的一种了。网络购书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理由?正品、价格实惠,只要不是着急马上要拿到的书,网购当然是首选。

说说我和朋友们多年买书后总结出来的体会吧!

亚马逊:版本档次最高的图书集散地,这里能找到重名图书中最好的版本,当然不是说只有亚马逊才能做到,而是多家网购场所中,亚马逊的相关比例最高。缺点也是有的,相对较慢。有的图书需要在付费后流通在中国大地上近一周的时间。

当当:累计购买图书880,便能成为当当钻石级会员,享受折上折【新政策是否有变化,目前尚不确定】。孩子的图书最适合来这里。快递速度比亚马逊快一些。

京东:图书快递速度最快。这是京东最大的优势。但购物不满最低限额,要收运费。所以,建议一次多买几本。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三家电商货物均指其自营产品,而不是第三方卖家入驻该平台。淘宝就属于这一类别。

二、第一遍阅读


“给你买的书,你都读了么?”

“读了”

“都记住了么?”

“没有”

“那你看了半天,看了个啥?”

“。。。。。。”

1. 升级理念


上边的对话,通常来看,我们可以直接判断是父母在和孩子的一场对话。简短、精炼。然而,这只是一场树立了父母威严的对话,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挫败感。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会认为阅读课外读物和学习课本的方式是一样的,那就是,看过去就必须要记住。

现在换一下对话的人物,变成您的长辈、领导询问您的读书情况呢?相信,您可能会有很多异议。其中一个,可能就是:有没有搞错,就看一遍,我能记住么?

是的,看一遍就能记住的书,恐怕也没有什么深度和广度。既然是挑选出来的要阅读的书,指望看一遍就能对整本书都了如指掌,恐怕换做谁也是不能答应的。插句话,我们这里谈论的是正常人的阅读,不是一目十行、瞥一眼便能了然于心的大才人。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百遍,对于咱们大多数来说,未免太过夸张。但其说明了一个问题:一本书不是读一遍就完事儿了的。

因此,孩子读完一遍后,不要着急追问孩子掌握情况如何,引导他发现问题,然后再开始第二遍的阅读才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指导理念

2.操作技法


技法一:一本书拿到手,最先要看的不是正文。而是序言、前言、目录、跋。先了解一下作者或者编者想要说些什么,又或者有些什么样的感慨、体会。这一部分是有很强的代入意义和引导意义的。目录会直观地给人一个框架,一本书究竟要涉及到哪些问题,看目录就能有个初步映像。

技法二:准备一根笔,开始逐章进行阅读。即便是思想抛锚了,或者哪个地方没看懂,也不要停,继续往下读。有疑问的地方,做记号,空白处把自己的疑问标注出来。不要停,切忌停下来去找有疑问的内容的解释。每一章看完了,空白处粗略地谈谈自己的感受,好坏无所谓【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倘若读懂了,自己看到自己的疑问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进步啦】。

技法三:每本书,要停下来的位置一定是某一章结束的位置,切莫随意中停,插个书签了事走人。阅读是讲究思路的连贯性的,停就停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技法四如果书难度过大,建议看慢一些,别着急提高速度。实在难受,看不进去,停在章节结束的位置,搁置一两个星期也未尝不可。等状态好了,再继续阅读。

技法五不要着急去给一本书下定论,跟着作者思路走,看完。好书还是不好,不是别人说了算,就算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那都是一本对自己有用的好书。

第一遍的阅读如同刚来到一家餐馆,第一遍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菜单,整个场景内的所有事物都是让人感到陌生的。一回生、二回熟,第一遍只是让我们对要读的书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朦朦胧胧地了解了一个大致轮廓。所以,书(这里一定是指有意思、有深度、有广度的书)真的不是只读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阁了。

三、第二遍到许多遍


第一遍阅读进行完了?恭喜你,你对一本书的了解终于开始了!

1.第二遍阅读


如果你没有被第一遍阅读完成所带来的满足感冲昏头脑,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和很多人不同了!

何时开始第二遍阅读?不急,第一遍阅读结束后,至少间隔一周,或者是完成另外一本书的第一遍阅读后,再重新来读这本书。

理由呢?和修改文章一样,隔的时间长一点,去除第一次阅读时留下的一些残留影响,重新阅读时才会有新的感受和启发。即便是第一遍阅读时用笔在旁边批注或是有疑问的记录,在这一刻也会有新的看法来重新看待自己的阅读足迹。

因为完成了第一遍的阅读,所以这一遍的阅读速度肯定会很有所提升。加上第一遍有做批注和标记,所以自己的精力会有所偏重,是的,这一次,框架之中就开始一点一点添加具体的细节了。

2、读书笔记


如果真想写出有点内容的读书笔记,恐怕第二遍结束后,才是进行这项工作的良机。毕竟,第二遍才会有更多的 细节映入脑海,笔记才会有粗有细,有枝有叶。相信若干年后的你再次读到自己现在的文字时,一定会感慨:老天,原来我也可以写出这么有感觉的文字!

3.许多遍阅读


一本好书,绝对和作者的经历、见地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许,你的年龄未到、阅历不足之时,书中的有些内容你是不会有太多感受的,启发就更谈不上了。感同身受这个词恐怕就是在许久之后,某一遍阅读过程中才会灵光一现地在脑海中蹦出来。

不着急,许多遍是一件许久之后的才要进行的事情。静待时间的流逝,让你的阅历再次和书中内容产生碰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