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人真事大爆料(五)

 我是李狐狸 2023-02-07 发布于河南


接上回↓

真人真事大爆料(一)

真人真事大爆料(二)

真人真事大爆料(三)

真人真事大爆料(四)

晚会后,面临一个最惨的结局是,要回到之前部门中做市场了。要离开被借调两个多月的部门和之前部门里的同事,是一件挺舍不得的事儿。

就事论事的说,我擅长之处刚好符合现在工作,一来可以节省上岗培训,二来项目一直跟进着,也希望能够和同事们一起看到他开花结果。

在这种苦恼下,蜡笔推荐我去问问上级,看是否能够调换岗位,虽然说可能性不大,但是起码试一试心里不会有遗憾。

这时候差不多知道了副总在公司的地位,应该是挺高的,比经理高一级,但不是最大,所以想要转岗的事情,和经理沟通无效后,直接找更大的领导显然是比较直接的方式。

得到的答案显而易见,不行。

尽管我认为理由很明确,但副总给出的理由是,招的时候不是给戒掉部门招的,就自然没法转岗,哪怕实际上我应该是更适合那边。其他的原因是,并不看好借调部门,甚至开玩笑说过几个月说不定这部门都没了。

这话吓得我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鉴于我是个听不懂玩笑话的人,最好不要因为我害得人整个部门解散,那我就罪过大了。

于是只好怏怏地回到原来的岗,面临最直接的问题是——换办公室。

有人说,逼你离开工作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中遇到的人。那么同样的,如果不想离开一项工作,或许不是因为工作本身,也是因为工作中碰到的人。

刚交了一批不错的新朋友,却立刻要换到别的办公室,离开熟悉的环境,融入一个新环境,且不说新环境如何,只是这消息,着实让人的心拔凉拔凉……

后来得知,原来领导只想要我换办公室,部门办公室并无多余位置,所以要我搬到其他办公室去工作。那么这就很奇怪了,既然都不是回到自己部门,那为什么不能允许我坐在借调办公室呢?一来人熟,二来还能经常有点交集。

经理偷偷说,就是和借调部门关系比较尴尬。

过没几天,就在『威逼利诱』下正式搬家。

搬家后的新生活,远比想象的有趣。

因为认识了很多新的同事,比如循循善诱的主任,比如不萌不死人的小波,还有可爱的人事,温柔的行政。

新办公室的氛围和之前的完全不同。

之前办公室里年轻人多,偶尔尬聊的话题很潮也很杂,大到国际边防,小到外卖吃什么。而新搬来的办公室,则因为同事年龄层的正态分布,更多还是集中在比较『中规中矩』的画风,比如一言不和『买房』。

哪里哪里楼盘好,哪里哪里开盘了,哪里哪里小区物业负责,哪里哪里生活气息浓,哪里哪里价格多少,哪里哪里周边环境如何……

一个立志四海为家的人混在里面有点不伦不类的,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人的毕生梦想只能是买房呢?

人笑我女孩不用操心买房的事儿,可谁知我骨子里是个不婚主义者?有便有,没有不强求,养好身体,健康快乐,有一个相伴终生的爱好也很好。

后来默默地听,心下分析,不同城市、不同年龄人的聊天内容实在大相径庭。都说北京人好侃时事政治,连的哥都能把国际大事分析地头头是道,搞得坐个公交好似去联合国开会。

而在上海,女孩子之间文艺八卦什么的聊得更多,哪里又有新店开张,哪里美甲做得好,哪里有一家猫咖周末约好一起去撸……看似小资的生活滋味无穷无尽。

后来我开始猜想,是不是二三线城市里,人们的聊天内容,会更多局限在家长里短,比如常听到同事来找人事聊天,三句话不离房子,是另一种茶余饭后的生活情趣。

这大概就像广东人爱煲汤,北京人爱撸串一样吧,不同人群习惯不同。

虽然人还不在自己部门办公室,但好歹是回到自己部门,经理安排我将在借调部门做的工作再搬过来替公司做媒体宣传,刚好工作性质相似,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几次开会中,也记录了经理的一些想法,比如想把这一块的宣传做起来,以后出去的时候好拿出现成的产品向对方推荐公司,也是一个队公司形象全方位的包装。

几次讨论后,我们重新制定了一些模块和内容,工作一时步入正轨。

为了后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