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唾弃这样的青春,不想当懂事的小孩

 我是李狐狸 2023-02-07 发布于河南

影评许可证

荷里狐[2019]第02期

本栏目由观点独特的【荷里狐】独家呈献

🎵想要的找不到,所以无配乐

《狗十三》2013年就已经拍摄完毕,却在2018年突然出现在院线,成为众多公众号口中的黑马之作,实际上,这不是早就上映的冷门片吗?当时的张雪迎还是个十四五岁长着满额头青春痘的豆蔻少女,也不曾和秦俊杰共饮一盆汤。

据说被禁原因是题材敏感,气氛压抑不堪 。

实际上熟悉曹保平的观众多少有所了解,擅长黑色幽默的曹保平(《烈日灼心》),拍出这样“阴暗”的作品实属常见。

《狗十三》是部什么作品?

那是一部讲述女孩成长的故事。

一部讲述女孩残酷青春成长的故事。

一部讲述女孩残酷青春不得已成长的故事。

一部讲述女孩残酷青春不得已成长为大人的故事。

起初,她还只是个娇气的甚至有点大小姐脾气的女孩,后妈送来狗,嘴上说着不要,却又何其自然地和它在“一个碗里”吃饭,用仅剩不多的全部的爱去呵护它。

可爷爷遛狗没栓,狗跟着别家小母狗走丢了。

ROUND 1——女孩愤怒不已,甚至在爷爷来追时推了爷爷,老人受伤。

ROUND 2——女孩开始贴寻狗启示,没日没夜找狗。

ROUND 3——后妈另买一条狗,强行“找到狗”,女孩生气出逃。

ROUND 4——奶奶出门找女孩,女孩被父亲揍。

而此时的女孩,自然引得骂声一片,哪怕是丢了狗,也不该没日没夜责怪老人,甚至推倒爷爷吧?女孩还是太任性了,实在是不懂事。

然而接着往下看,便足以明白,为什么一点“小事”会成为压垮女孩的稻草,使得一向温柔怯懦的女孩变得如何暴烈撒泼。

只能说,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何种教育方式,定然会造就某种性格的孩子。

假若看到片尾依然发觉孩子过于任性,不懂得体恤父母辛苦的,依然没看懂表象下的实质的,真的要说恭喜,有时候看不懂,是一种幸福。

中国式的教育,大家长式的家庭,不能说极度压抑和扭曲孩子的成长,但也必然会带来它旁生错节的问题。

比如最常见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最爱对孩子说的一句话便是:你要懂事,你要听话。

不听话的话,……

A、大灰狼/龙/年兽会叼走你

B、妈妈/爸爸不要你了

C、妈妈/爸爸就不给你买好吃的了

……

总的手段是:威逼+利诱

然而父母们却最容易忽视一点,也是矛盾丛生的根源: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要听话?可以引申为:

为什么要好好读书?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的小朋友/弟弟妹妹?

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诺言又不能兑现了?

……

因为要挣钱/贡献社会/养活自己;

因为你是哥哥啊/你要大方啊;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下次一定带你;

……

看看,即便有所解释,要么结实得让孩子听得云里雾里,要么缥缈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虚头巴脑的如同空中楼阁,又如何教人信服?

但是,你要听话。

你不一定要开心快乐,不一定要健康幸福,不一定要安贫乐道,但你要听话,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恋爱结婚娶妻生子,走规划好的路,过计划内的人生。

如果想要为自己争取,而这争取与他们的理想相悖,便是不懂事,不听话。

想要气死父母吗?养你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让你这样糟蹋自己人生的吗?这就是你的报答吗?你让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如何抬得起头?

狗之于女孩,不仅简单是一个动物,或一个玩伴,更为一种精神寄托——一个父母离婚,父亲和继母再婚被寄养在祖父母家的被忽视的女孩,没有朋友,不够优秀,唯一的精神寄托。

她和狗吃一样的饭,狗是她的一部分,当狗丢失,她也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

而家人对女孩的方式呢,严重的缺乏理解+缺乏关爱。

爷爷丢了狗,却道狗自己跑丢,女孩找狗,被全家人认为“作太过”,而后母偷梁换柱买来的新狗,明显不是旧狗,却在全家人的逼迫中,强行成为家人歉疚心洗白的工具。

“狗也给你找回来了,你要再闹,就真太不懂事了。”

因在他们眼里,狗只是普通的“物”,孰知丢这狗便是割肉,换了别人的器官在自己身上,终究不是那个滋味,适不适配,惟有原主知道。

他们已经弥补了,以他们认为的方式,你若再不放手退步,可就是你的不对了,做晚辈的何至于如此?不要叛逆了。

两代人永远无法相互理解,生活事业的艰难,使得父母认为给孩子送了学供了吃喝养着已是万幸,那还多余精力管你七窍玲珑心胡思乱想?

后面的内容不愿剧透,一步一步的,女孩在原本躁动不安的青春期里,被活活逼成了小大人——

她从着急忙慌着看天文展,变成可以和叔叔喝酒的自我麻痹,

从曾经的疯狂找狗到在全家焦灼的目光中吃下那块红烧狗肉,

从疯狂敲陌生人家门只因听到狗叫声到在街上认出了爱因斯坦却淡定离去。

是啊,她也活成了行尸走肉的模样,只有躲在无人的小巷里才敢放声哭泣,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

像这样的笑容,全片能得几回见?怕是从女孩咧开嘴笑的那刻起,牙箍已然存在,再硬的傲骨也能板正,再刺的逆鳞也必然磨平罢?

放下三观,放弃梦想,做一个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学会接受成人世界的规则,并用这些规则脱下剥皮连骨的青涩外衣,穿上一层看似刀枪不入的钢盔铁甲,收敛起最后一滴泪。

只有这样,才能博得一点父母的爱,惟有这样,才能成为父母交相爱夸赞的孩子,便是这样,才能成为让父母骄傲的榜样——黑暗

哪怕,我不是我,

或哪怕,我失去了我。

可那又怎么样呢?人终究要长大,终究要学会懂事啊。

可我唾弃这样的青春,不想当懂事的孩子。

喜欢我你就转载我!呼朋唤友关注我!都不干你就点个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