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领导人之一,他是一位上战场能带兵打仗的将领,也是一位解放后能管理经济的领导,他能文能武被誉为“无冕将军”。战争时期,李先念的身上也有着无数的战功,不过,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曾有一段连降6级的经历,面对由军政委变营长的尴尬处境,他却说没有意见,就连毛主席都替他发言:这不公平! 抗战爆发后,我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战,蒋介石手握“兵权”制定着专属他的作战计划,国民党军队的实力一直不容小觑,有抗日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毕竟当时国民党的武器装备要比我党先进得多。我党发挥革命优良传统,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只是在“兵权”方面我党只有三个正规师编制,也就是说,我党的部队进行了“浓缩”式的战略安排,这就意味着很多优秀将领都会面临“降职”安排。 林彪这位司令成为了师长,大名鼎鼎的开国大将徐海东降职为旅长,而李先念则去当营长。这就意味着他由军政委变营长,等于连降6级,这种巨大的落差换作一般人都会产生情绪,可李先念知道后,沉默了一会还是选择了同意组织安排。 当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特意询问了李先念的想法,李先念坦诚地说他没有意见,让他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却说了“这不公平!”因为毛主席非常了解李先念的能力。李先念是贫农出身,与很多优秀将领一样都是年青时参加革命,文化知识较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参加革命的信念,年少时看到军阀混战,他就深深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参加革命后他勇敢作战,先后参加了农民运动和黄麻起义,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并不是冒然进攻的战士,而是细心地观察其他将领如何指挥作战。反围剿时期,李先念已经是苏维埃政府主席,他的革命信念是越发的坚定,只是他毕竟没有经过正规专业的军事化训练,起初在指挥行军上他都是一片空白。以他当时团政委的身份不知道如何带领两千人的部队行军,换作别人都会难以启齿,可李先念虚心向营长请教如何安排行军,他这才知道大部队的行军方法。 也是从这时候起,人人都知道李先念是一位虚心向学的将领,他不懂就问,反复钻研,不断地完善自己。徐帅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开国元帅,李先念跟随徐帅期间学习到很多战斗规则和战略部署安排等,徐帅连连夸赞他的认真学习能力。 要知道,一般搞政工的干部只学习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而李先念却是少见的主动学习军事专业知识的政委,而部队中恰好就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徐帅传授经验时也是不遗余力,甚至亲自带他到前线指挥战斗,他的军事造诣也在不断提升。抗战爆发前,李先念已经是能够独掌一面的军事指挥将领了。毛主席正是了解到李先念这一点,因此他说出了“这不公平”的话。 李先念在抗战前的成长与军功都是可圈可点,最重要的是,他拥有普通将领所不具备的认真学习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像李先念这样连降6级属实不公平,更何况,李先念之前的部下军职都在其之上,这会让李先念无法面对曾经的老部下。毛主席的考虑是非常全面的,他提出让李先念到新四军做参谋长一职,做高敬亭的搭档,同时也提出了高敬亭这人难以相处的缺点,李先念听了之后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欣然上任。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战事变化万千,李先念带着两百多人到达豫鄂地区时,发现了这里日军“以华治华”的动机、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的阴谋,因此他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对待国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待是军是来者诛之。同时李先念积极宣传新四军的政策和共产主义思想,把一些爱国青年都拉到队伍中来,他在这里指挥部队同日军和伪军作战,二百多人的队伍硬是让他发展成为九千多人的抗日武装,名字也改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给日军以重创,为抗战胜利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由此可见,毛主席是位唯才是用的伟大领导者,而李先念不负众望,用事实证明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传统道理,包括后来担任的职务,没有一处不证明他是位德才兼备、能文能武的领导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