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骨折怎么办

 宁静致远2023 2023-02-08 发布于福建

老人骨折后,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然后进行石膏固定或内固定。因为老年人多数都有骨质疏松,一旦受到外力很容易出现骨折,这时候要根据老人的整体状态、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如果老年人状态不好,生命体征不平稳,发生了桡骨远端的骨折,治疗上应该首选保守治疗,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复位成功以后用石膏或者支具外固定。如果老年人发生了踝部的骨折且移位比较大,但是老人身体状态好,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因此,老年人出现骨折,应尽快诊断、尽快治疗。

骨折愈合需要一定时间,骨折后3个月才能基本恢复正常,半年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活动,老年人骨折后注意事项如下:1、复位后应密切关注骨折愈合情况,定期复查X线,关注骨折处骨痂生长情况、有无骨折移位等情况,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适当进行功能锻炼;2、老年骨折多伴有骨质疏松,术后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3、患者需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吃含钙多的食物,能够促进骨折愈合;4、老年人身体衰弱,多伴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危及生命,故应做血栓预防工作,比如肢体按摩、服用抗凝药物等;5、老年人骨折卧床易诱发泌尿系感染和肺炎,也应重视和预防,发生后应用抗生素治疗;6、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需定时更换体位,最好应用气垫床,防止发生褥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