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抑郁的背后

 读原著 2023-02-08 发布于四川
     以前有学生抑郁轻生,本身就是一个大新闻,现在人们似乎麻木了,觉得只要不是刑事案件,似乎也没什么,总侥幸以为抑郁只是个例,不会轮到自己孩子头上,其实不然,网上有两个父母的感慨倒很是说到了一些问题的核心—
   曾经我高中的时候 ,因为成绩掉的厉害,加上从小就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自尊心强,很少与父母沟通心事,有些老师也会阴阳怪气的说话,当时也想过一了百了。可还是坚持下来了,说不清当时的心情,只能说往事不堪回首。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上幼儿园了,我希望孩子快乐的成长,我努力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关怀与沟通,也希望孩子以后可以遇到可爱善良的老师。
   我们小时候自杀的事很少,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有发泄的口子,想想那时候被父母打了骂了或者学习不好了有压力的时候就出去跟小伙伴爬山上树一顿玩,玩完什么都忘了,现在的孩子在高楼里,不能跟自然亲近,不能像我们小时候那么疯玩,再加上父母专注力都在孩子上,以前我们的父母为了挣钱哪管我们呀,所以不是现在的孩子脆弱了,换我们处在这种高压的环境得不到释放,都一样的。
    往根本上讲,孩子在那种“中高考决定人生命运”的小局下,再加上遇到一些阴阳怪气,为了一己之私或迫于某种压力急功近利的老师,有时候真的很难将自己超拔出来,除了没有宣泄的渠道原因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生命的根基夯实,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读书的最大价值在哪里,这也不能怪他们,只因为我们的教育里缺少一些能给人整个生命提纲挈领,帮人人格独立,鼓励人思想自由的内容,比如诵读中华文明经典等,试想,假如这些学生从小就把《大学》《论语》《中庸》《孟子》《道德经》《庄子》读熟了,眼脑心胸在开始处就打开了,后面遇到的那些应试中的琐碎问题也不过就是不值一提的“张家长,李家短”的末节之事了,这些末节之事或许能占用一时他的眼耳,但绝不可能伤到他的心,他的心他已经能自己作主了。
   先且不说这时代遇到德性真正好的老师是一种奢望,往远处讲,很多家长侥幸的以为只要自己多与孩子保持沟通,孩子就不会出现大问题,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因为真正最有价值的沟通一定是建立在能让人心性觉醒,独立意识觉醒的基础上,而非一时的情绪安抚,前者治本,后者只能治标。
    家长自己首先要自己先去读那些能让人心性觉醒,独立意识觉醒的中华文明经典,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深入洞彻力,先能把自己从这个人人都好谋虚逐妄的不良社会风气中超拔出来,去完成生命更高远博大悠久的价值,进而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方超越现实的更广阔的天空,并逐渐学会在这方天空中有勇气去做真自己,——尽心尽性无忧无惧的从心做真自己,这样才能给到孩子真正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与其说是父母给他的,倒不如说是孩子自己给到自己的,父母只是在孩子背后给孩子立了一个好榜样,营造了一个好氛围,帮孩子把握好了大方向,悄悄助了孩子一把,让孩子日用而不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