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舰巨炮时代战列舰是无可争辩的海上霸主,虽然前期与英国对比,一战前后美国的战列舰从数量到质量都无法比拟。但美国最终后来居上。从海军军备竞赛白热化时代到海军假日时期,美国战列舰的发展迅速,最终制霸海洋。并为战列舰的落幕画上完美句号。 “缅因”号装甲巡洋舰: 为了应对巴西建立的一支战舰里亚切罗号和拉丁美洲逐渐增加的海军实力。缅因号于1895年服役,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以缅因州命名的军舰,被归类为装甲巡洋舰。 服役时间:1895-1898 舰长:98.9m 舰宽:17.4 m 排水量:6682吨 航速:16.5节 武器:10英寸(254毫米)/ 35口径Mark II主炮:4座、6英寸(152毫米)/ 30口径三层炮塔:6门、18英寸(457毫米)以上的鱼雷发射管:4个 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发后。1898年初,古巴革命越演越烈,于是美国以保护在古巴的美国公民为由,实质为了美国人所拥有的甘蔗种植园和糖厂,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压力。但是,缅因号在哈瓦那港驻守途中突然发生爆炸。爆炸起因仍有多种说法。但是当时的美国人,由于由威廉·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和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1911)创立的《黄色新闻》,采用诱导性的题目,把缅因号沉没的原因归于西班牙身上,引起大众的愤怒。尽管缅因号事件并非美西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是其美西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缅因”号装甲巡洋舰 德克萨斯号二等战舰: 德克萨斯号在1889年开始建造,并在1892年下水,最终在1895年服役。美西战争期间,德克萨斯号与其他美军舰队前往封锁古巴,并参与了圣地牙哥之战。1911年德克萨斯号退役,并更名为圣马可斯(San Marcos),最终在1912年用作靶舰击沉。 服役时间:1895-1898 舰长:94.13m 舰宽:19.5 m 排水量:6,315吨 航速:17节 武器:主炮:2门305mm/35单装火炮、副炮:2门152mm/35单装火炮、4门152mm/30单装火炮、12门单装QF 57mm炮,6门1单装37mm炮、4门37毫米炮、4座鱼雷发射管 装甲:舰侧:12吋、甲板:1至3吋、炮廓:12吋、舰炮:1至3吋、指挥塔:9吋、隔舱:8吋 德克萨斯号二等战舰 印第安纳级战列舰: 印第安纳级战列舰1891年5月7日敷设龙骨,1893年2月28日下水,1895年12月20日入役 。美国海军首批仿照欧洲海军建造的前无畏舰,并装设有重型装甲及舰炮。海军一共建造了三艘印第安纳级战列舰。由于舰级以海岸防卫为主要目标,使舰级欠缺干舷(Freeboard),难以应付公海大浪环境;装设的侧甲又因干舷问题容易沉入水线以下,无法提供有效防御;而舰体更无法平衡13吋火炮的重量,使舰炮无法以最高射击角度发炮,射程受损。以上种种问题,使印第安纳级战列舰多数留在美国近海作战。 服役时间:1895-1919 舰长:107.3m 舰宽:22.02 m 排水量:11346吨 航速:15节 续航:5,640海哩/10节 武器:4门 305mm 主炮,8门 203mm 二级主炮,6门 100mm 副炮,20门 57mm 速射炮,4门 37mm 速射炮,2具 356mm 鱼雷发射管 装甲: 服役:印第安纳号(BB-1)、马萨诸塞号(BB-2)、俄勒冈号(BB-3) 印第安纳级战列舰 衣阿华级战列舰: 针对“印第安纳”级航速过慢的问题,美国很快又设计了提升航速的改进型,第二款战列舰——“衣阿华”级战列舰:它的排水量提升到11400吨,干舷提高了一层不易上浪,更适合远洋航行。而且功率提升到11000马力,航速提升到17节。 服役时间:1897 舰长:110m 舰宽:32.9 m 排水量:10288吨 航速:17节 续航: 武器:主炮:2门330mm/35双联装火炮、副炮:4门203mm/35双联装火炮、4门152mm/40单装火炮、12门76mm/50单装火炮、20门单装57mm炮、6门37mm炮、4座鱼雷发射管 装甲: 服役:衣阿华号(BB-4) 衣阿华级战列舰 奇尔沙治级战列舰: 奇尔沙治级战舰是美国海军第二批建造的,以海岸防卫为主要目的战舰。虽然海军于设计奇尔沙治级时,已得悉印第安纳级战列舰的设计有所缺憾,但碍于实际经验不足,且负责造船的造船及维修署与武备署又在设计上有重大分歧,故新舰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 服役时间:1897 舰长:114m 舰宽:22.02 m 排水量:11,540吨 航速:16节 续航: 5,070海里/10节 武器:主炮:2门330mm/35倍径双联装火炮,副炮:2门203mm/35倍径双联装火炮,15门127mm/40倍径单装火炮、20门单装57mm炮,19门37mm炮,2挺6毫米机枪,4座鱼雷发射管 装甲:舰侧:14至7英寸,炮塔:5英寸,装甲甲板:2.75英寸,舰炮:15至2英寸,炮座:15至6英寸,指挥塔:10英寸,隔舱:12英寸 服役:奇尔沙治号(BB-5)、肯塔基号(BB-6) 奇尔沙治级战列舰 伊利诺伊级战列舰: 伊利诺伊级战列舰,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战列舰,舷号BB-7。是以伊利诺伊州为名的军舰。首舰(BB-7)于1897年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并在1898年下水,最终在1901年服役。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服役时间:1898-1924 舰长:114.4m 舰宽:22.02 m 排水量:11,565吨 航速:16节 续航: 4190海里/10节 武器:主炮:2门330mm/35倍径双联装火炮,副炮:14门152mm/40倍径火炮, 16门单装57mm炮,7门37mm炮,4挺7.62毫米机枪,4座457mm鱼雷发射管 装甲:舷侧带420mm;甲板102mm;炮塔356mm;指挥塔254mm 服役:伊利诺斯号(BB-7)、阿拉巴马号(BB-8)、威斯康星号(BB-9) 伊利诺伊级战列舰 缅因级战列舰: 缅因级战列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的主力战列舰之一,该级战列舰的首舰在1890年成功下水。该级共建造3艏。 服役时间:1902-1923 舰长:120m 舰宽:22.02 m 排水量:12000吨 航速:18节 续航:5,660海里/10节 武器:305mm双联装×2,152×16,73×6;鱼雷(MM):457×2 装甲:舷侧带230mm;甲板102mm;炮塔356mm;指挥塔254mm 服役:缅因号(BB-10)、密苏里号(BB-11)、俄亥俄号(BB-12) 缅因级战列舰 弗吉尼亚级战列舰: 首舰:弗吉尼亚号战列舰(舷号BB-13)为弗吉尼亚级战列舰的首号舰。她是美军第五艘以弗吉尼亚州为名的军舰。弗吉尼亚号在1902年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并在1904年下水,最终在1906年服役。 服役时间:1906-1922 舰长:147m 舰宽:25.33 m 排水量:14948吨 航速:19节 续航:3,825海里/10节 武器:两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8门203毫米二级主炮,12门152毫米单管炮。 装甲: 服役:弗吉尼亚号(BB-13)、内布拉斯加号(BB-14)、佐治亚号(BB-15)、新泽西号(BB-16)、罗德岛号(BB-17) 弗吉尼亚级战列舰 康涅狄格级战列舰: 康涅狄格级战列舰,是美国历史上最强的前无畏战列舰,在世界前无畏战列舰的综合实力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其吨位甚至超过了一开始的美国无畏舰。 服役时间:1906-1923 舰长:139.07m 舰宽:23.37 m 排水量:17,700吨 航速:18节 续航:6620海里/10节 武器:305mm双联装×2,203mm双联装×4,178mm×12,,76mm×3;鱼雷:533mm×4 装甲: 服役:康涅狄格(BB-18)、路易斯安那号(BB-19)、佛门特号(BB-20)、堪萨斯号(BB-21)、明尼苏达号(BB-22)、新罕布什尔号(BB-25) 康涅狄格级战列舰 1907年12月16日至1909年2月22日,由奇尔沙治号(BB-5)、肯塔基号(BB-6) 、伊利诺斯号(BB-7)、阿拉巴马号(BB-8)、缅因号(BB-10)、密苏里号(BB-11)、俄亥俄号(BB-12)、弗吉尼亚号(BB-13)、佐治亚号(BB-15)、新泽西号(BB-16)、罗德岛号(BB-17)、康涅狄格(BB-18)、路易斯安那号(BB-19)、佛门特号(BB-20)、堪萨斯号(BB-21)、明尼苏达号(BB-22)这16艘战列舰组成舰队依照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命令完成了环球航行。 这些战舰的舰体干舷都涂成了象征和平的白色,并在船头装饰有镀金旋涡饰和红、白、蓝三色旗,因此,这支舰队也被通称为“大白舰队(Great White Fleet)。尽管在任务开始时,舰队的战列舰已经落后于时代,但这次任务是成功的,并且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美国海军发展。 大白舰队 密西西比级战列舰: 1914年4月美国政府将爱达荷号及姊妹舰密西西比号出售给希腊海军。由于欧洲不久因萨拉热窝暗杀事件而陷入战争边缘,爱达荷号的转移程序加快,并赶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完成移交,同时更名为利姆诺斯(Limnos),以纪念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利姆诺斯岛战役。 服役时间:1908-1941 舰长:114.6m 舰宽:23.1 m 排水量:13,000吨 航速:17.11节 续航:5800海里/10节 武器:2门305mm /40双联装火炮,8门203mm/45火炮,8门178mm/45炮,12门76mm/50炮,6门47mm半自动火炮,2门37mm自动火炮。2座鱼雷发射管。 装甲: 服役:密西西比号(BB-23)、爱达荷号(BB-24) 密西西比级战列舰 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1906年英国“无畏”号战列舰的入役正式标志着世界海军进入无畏舰时代,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世界各海军强国间展开了建造无畏舰的海军军备竞赛。作为当时的新兴海军强国,美国在这场造舰竞赛中也毫不示弱,建造了多型无畏舰,为日后成为世界头号海军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美国无畏舰的始祖便是两艘并不怎么起眼的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海军新时代的开始。 服役时间:1910-1922 舰长:138.04m 舰宽:24.4 m 排水量:16,000吨 航速:18.5节 续航:5,000海里/10节 武器:四座双联装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22门76毫米口径副炮 装甲:水线11"-9";甲板1.5"-3";炮塔正面12",司令塔12" 服役:南卡罗来纳号(BB-26)、密歇根号(BB-27) 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特拉华级战列舰: 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设计受到严格的预算限制,经费的制约对其作战能力的发挥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美国海军据此使议会同意放宽特拉华级战列舰的排水量限制。特拉华级战列舰加强了火力,在舰体艉部增加一座主炮塔,该级舰配备10门主炮,并且削减上层建筑的结构以降低重心,副炮安装在舰体内。动力系统进行改进,其中北达科他号修改设计实验性搭载蒸汽轮机,美国海军对北达科他号和佛罗里达级战列舰的试航结果研究后,认为续航能力不足,因而对装备蒸汽轮机比较犹豫,在后续建造的舰艇上未继续采用。 服役时间:1910-1924 舰长:158.16m 舰宽:25.98 m 排水量:22325吨 航速:21节 续航:6,560海里/10节 武器:10门双联装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副炮:14门127毫米炮,6门76毫米炮 装甲:水线11"-9";甲板1.5"-3";炮塔正面12",司令塔11.5" 服役:特拉华号(BB-28)、北达科他号(BB-29) 特拉华级战列舰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为特拉华级战列舰的渐改型,两级舰外形相似,仅将后部主桅变换到后烟囱之后。同级舰两艘:佛罗里达号(Florida,BB-30)、犹他号(Utah,BB-31)。按照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予以退役处理,作为训练舰使用,并用于新武器测试。犹他号在1941年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时倾覆沉没,战后成为一艘纪念舰水下舰体保存。 服役时间:1911-1941 舰长:158.98m 舰宽:26.88 m 排水量:21,825吨 航速:21节 续航:6,860海里/10节,改造后16,500海里/10节 武器:5座双联装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副炮:16门单装127毫米炮,6门单装76毫米炮 装甲:水线11"-8";甲板0.75"-3.5";炮塔正面12",司令塔11.5" 服役:佛罗里达号(BB-30)、犹他号(BB-31)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 怀俄明级战列舰: 怀俄明级安装12门305毫米口径主炮,六座炮塔采用成对背负式的方式布置,这种布置方式主炮口爆风对舰体上层建筑影响较小。当时英国已经开始建造超无畏级战列舰,美国海军曾考虑是否安装356毫米口径主炮,当时美国海军还未装备356毫米口径火炮,需要重新设计、试验,最后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按照原计划安装305毫米口径主炮,并加强了防御装甲。现代化改装中拆除部分副炮,改建舰桥、后部主桅等上层建筑。 服役时间:1912-1947 舰长:171.29m 舰宽:28.4 m 排水量:26000吨 航速:20.5节 续航:6,860海里/10节,改造后14,000海里/10节 武器:6座双联装305毫米口径主炮;副炮:21门127毫米炮 装甲:水线11"-9";炮塔正面12";司令塔12"。 服役:怀俄明号(BB-32)、阿肯色号(BB-33) 怀俄明级战列舰 纽约级战列舰: 纽约级战列舰是怀俄明级战列舰的改进型,主要强化了火力。当时主要海军强国的战列舰都已经装备12英寸以上口径主炮,而怀俄明级只装备12英寸口径主炮。使美国海军感到不安,美国海军决定用新式14英寸(356毫米)口径主炮装备建造中的纽约级。 服役时间:1914-1945 舰长:174.65m 舰宽:29.03 m 排水量:27000吨 航速:21节 续航:7684海里/12节,改造后15400海里/10节 武器:5座双联装356毫米口径MK.1型L/45主炮(双联×5);副炮:16门MK.7型127毫米炮(1945年后减少为6门),8门MK.22型76 毫米L/50高炮。 装甲:水线12"-10";炮塔正面14";司令塔12"。 服役:纽约号(BB-34)、德克萨斯号(BB-35) 纽约级战列舰 内华达级战列舰: 该级舰采用重点防护概念的装甲设计,是战列舰防护设计上的重大革新,其设计思想被后续其他各国海军所借鉴。舰上安装10门356毫米口径主炮,双联装和三联装主炮炮塔各两座,采用艏艉对称的布置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英德两国海军之间爆发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战——日德兰海战。成为战列舰主宰海洋的“大舰巨炮制胜主义”理论历史顶点。根据这次海战的教训,主要的海军国家改进了无畏舰的设计。主要改进措施包括:增大主炮口径,改进炮塔,火药库等部位的防护;采取重点防护措施,加厚重要部位的装甲,减少或取消非重要部位的装甲;重视水平防护,以及水线以下对鱼雷的防护。这种无畏型战列舰通常被称为“后期日德兰型战列舰”(Post-Jutland Battleship)。 服役时间:1916-1946 舰长:177.7m 舰宽:29.6 m 排水量:27500吨 航速:20.5节 续航:29000千米/10节 武器:改装前:10门356毫米/45倍径主炮(两座双联装和两座三联装炮塔);21座127毫米副炮(第一次改装拆除9座) 改装后:10门356毫米/45倍径主炮(两座双联装和两座三联装炮塔);16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第二次改装,八座双联装);太平洋战争中加装40毫米高射炮40门,20毫米高射炮45门。 装甲:主装甲带343-203毫、米水平防护76毫米(改装后)127毫米、主炮塔457毫米 司令塔406毫米 服役:内华达号(BB-36)、俄克拉荷马号(BB-37) 内华达级战列舰 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是内华达级战列舰的改进型。采用了四座3联装356毫米的炮塔替代内华达级的2联装356mm主炮。1930年代宾夕法尼亚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宾夕法尼亚号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1943年后至1945年在进攻日本的作战中,宾夕法尼亚号参加了历次两栖登陆作战,成为美国海军战功卓著的战舰。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时,宾夕法尼亚号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因正在船坞中修理而未受到鱼雷攻击。而亚利桑纳号的命运与其姊妹舰却有天壤之别,亚利桑纳号被1颗炸弹穿透前甲板并引起舰艏弹药库发生大爆炸,迅速沉没,舰上共有1177人丧生。亚利桑那号因为珍珠港战斗获得了一枚战斗之星勋章。1962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定亚利桑那号沉没处为国家陵园,并在沉没处的水上建立了一座亚利桑那纪念馆。 服役时间:1916-1946 舰长:185.3m 舰宽:32.4 m 排水量:32440吨 航速:21节 续航:8000海里/10节(改装之前);19900海里/10节(改装之后) 武器:12门356毫米/45倍径主炮(4×3),22座127毫米副炮(第一次改装拆除14座) 1943年宾夕法尼亚号改装127毫米高平炮(8×2),40毫米高射炮40门,20毫米高射炮49门 装甲:水线13.5"-8,"隔舱13-8",炮塔正面18",炮塔侧面和后方9"-5",司令塔16"-14"。服役:宾夕法尼亚号(BB-38)、亚利桑那号(BB-39) 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相对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的设计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改进,动力装置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机驱动电动机,蒸汽轮机直接驱动两台发电机为四台推进电动机供电,经济性更好,操纵性更灵活,动力系统虽然有改进,但航速提高有限,试航时航速22节。该级战舰新设计的“飞剪”型舰艏,以提高在恶劣海况中行驶时的稳定性,这种舰艏成为美国海军后继主力舰的一种特征。其主炮口径与宾夕法尼亚级相同,采用50倍口径身管,射程也相应增加。副炮安装在露天甲板以上。增加水平甲板的装甲防护和内部防护。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三十年代现代化改装中拆除了笼式主桅,改装塔式舰桥,并拆除部分副炮,在甲板之上加装单装防空火炮。 服役时间:1917-1956 舰长:190.3m 舰宽:32.4 m 排水量:32000(改装后35,000吨) 航速:22节 续航:8000海里/10节,6400海里/12节(改装后12,750海里/12节) 武器:12门356毫米/50倍口径主炮;22座127毫米口径副炮(第一次改装拆除12-14座);第二次改装16门127毫米高平炮8×2,40毫米高射炮40-52门,20毫米高射炮40门。 装甲:侧舷水线(最大)13.5英寸;炮塔(正面)18英寸;司令塔16英寸;甲板3.5英寸(改装后6英寸) 服役:新墨西哥号(BB-40)、密西西比号(BB-41)、爱达荷号(BB-42)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是美国海军中唯一建造过的战列巡洋舰,其主要的建造原因是受到了日德兰海战的影响,美军高层要求建造一型高速战舰,在主力舰队(美国标准战列舰舰队)交战前为主力舰队做侦查。列克星敦级便是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当然,另一个让列克星敦级诞生的原因是太平洋西面的对手日本。拥有四条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速度和火力优势,让美国的巡洋舰瞬间多了四个可怕的杀手。 1920年中期该级舰才陆续开始建造。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于华盛顿召开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宣判了他们的死刑,当然,也包括它的英国和日本对手们。由于《华盛顿条约》的通过,所有6 艘舰在1922年6月停止建造,根据条约,其中两艘舰被允许改装为航空母舰,它们就是后来的列克星敦号(CV2)和萨拉托加号(CV3)。其他的4艘战巡则在1923年8月正式取消建造,并在船厂解体。 服役时间:1927-1946(后期改造成航母) 舰长:266m 舰宽:31.8m 排水量:43,500吨 航速:33.5节 续航:12,000海里(22,000km)/10节(19km/h) 武器:8×16英寸(406mm)/50舰炮(4×2),16×6英寸(152mm)/53舰炮,4×3英寸(76mm)/50舰炮,8×21英寸(533mm)鱼雷发射器,水下4个 装甲:主装甲带7英寸(178mm),炮座5-9英寸(130-230mm),指挥塔12英寸(305mm),炮塔正面11英寸(280mm),炮塔侧面6英寸(152mm) 服役:列克星敦号(CC1-CV2)、萨拉托加号(CC3-CV3)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 田纳西级战列舰: 田纳西级战列舰采用了新式的龙骨设计,鉴于日德兰海战的经验,其舰体水下防护比过去的旧型战列舰有很大改进,内部划分多层隔舱,并加强了水平甲板防护。该级舰采用与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相同的电气推进动力系统。其14英寸口径主炮以及副炮均装有火控系统,在其前后主桅上加装大型桅楼安装火力控制设施(部分前期造的战列舰也实施了此项改装)。并且其主炮可以上仰到30度,而以前的战列舰只能达到15度,这使其射程增加了10000码,并且可以由配备的水上飞机来测定落点。 1942年,田纳西级两舰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装,战舰的外观变化较大,舰体上层建筑拆除改建成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类似的式样,撤去旧式副炮改装新型高平两用副炮,加强防空和防鱼雷的能力。 服役时间:1920-1959 舰长:190.35m 舰宽:29.74 m 排水量:32600吨 航速:21节 续航:续航力8000海里/10节(改装后9200海里/15节) 武器:12门Mk.4/6型356毫米L/50主炮(三联×4),14门Mk.7型127毫米L/51副炮,8门Mk.20型76毫米L/50高炮,两具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现代化改装后)12门Mk.4/6型356毫米L/50主炮(三联×4),16门Mk.7型127毫米L/51副炮(双联×8),40门博福斯40毫米机炮(四联×10,“加利福利亚”号56门),40门厄利孔20毫米机炮,2架水上飞机/一部弹射器。 装甲:主装甲带343-203毫米,水平防护89毫米(改装后140毫米),主炮塔457毫米,司令塔406毫米。 服役:田纳西号(BB-43)、加利福尼亚号(BB-44) 田纳西级战列舰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是继田纳西级和新墨西哥级后,第三批批准建造最多最大的一级,科罗拉多级基本形状和前两级相同,只是火力和防御不同。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基本设计继承了田纳西级战列舰,沿袭了当时美国战列舰的标准风格,飞剪型舰艏,笼式主桅,副炮安装在艏楼甲板上,采用电气推进的动力系统,主要改进了火力和防护力。美国在获得日本海军长门级战列舰的情报后,更改了设计,用8门406毫米主炮取代了田纳西级战列舰上的12门356毫米的主炮,是当时口径上最大的。由于火力上加强,防御也相应加厚来抵御敌方相同大口径炮弹。航行速度同当时的所有美国战列舰一样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最大航速只有21节。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建成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最强大的战列舰,与日本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英国的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等7艘当时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被各国海军界人士称为Big 7。 服役时间:1921-1947 舰长:190.3m 舰宽:29.7m 排水量:32500吨 航速:21节 续航:20500海里/10节,9700海里/18节 武器:两座双联装406毫米主炮,12门127毫米高平两用副炮,40毫米高炮32-44门,20毫米高炮60门 装甲:水线厚343毫米,隔舱343毫米,炮塔正面457毫米,侧面后方229至254毫米,司令塔406毫米 服役:科罗拉多号(BB-45)、马里兰号(BB-46)、华盛顿号(BB-47未建成 建造中途取消 )、西弗吉尼亚号(BB-48)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号战列舰(英文:USSSouth Dakota,舷号:BB-49),是美国海军建造的战列舰,于1920月15日由纽约海军船厂敷设龙骨、开工建造。该舰虽然是一个新的43200吨级战列舰,停止施工于1922年2月。因为按照规定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海军建设。该舰未完成的船体,只有38.5%工作量做完。1923年10月报废在滑道上。 该级舰计划建造6艘,南达科他号(BB-49)、印第安纳号(BB-50)、蒙大拿号(BB-51)、北卡罗莱纳号(BB-52)、衣阿华号(BB-53)、马萨诸塞号(BB-54)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美国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早在1929年,美国海军就开始考虑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建造战列舰的问题。美国海军在华盛顿条约期间积累的大量技术成果被运用到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设计中。北卡罗来纳级采用平甲板船型、塔式主桅,在最初的设计方案确定采用12门356毫米(14英寸)口径主炮(3座四联装炮塔),但是考虑到伦敦海军条约实际上有可能被修改或废除,在主炮选择上留有选择余地(条约在1936年签订时规定: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得大于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1938年,将上述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不得大于4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两舰的主炮口径和数量在开建后作了变更(这种钻条约空子的设计方法被“条约时代”的各国海军广泛采用)。 服役时间:1941-1947 舰长:222m 舰宽:33m 排水量:36600吨 航速:28节 续航:16450海里/15节,5560海里/25节 武器:三座三联装406毫米/45倍径主炮,十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每舷五座),原28毫米机关炮16门;1942年改装为40毫米“博福斯”高炮30门和20毫米“厄利孔”高炮40门。 装甲:水线厚277.5毫米,炮塔正面406毫米,侧面后方247.5毫米,司令塔406毫米 服役:北卡罗来纳号(BB-55)、华盛顿号(BB-56 )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可担任舰队(特混编队)级旗舰,但在战争中多用为防空力量和对岸火力支援使用,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美国二战期间战列舰兵力的中坚。该级舰为美国海军有史以来吃水最大的一级战列舰,在最大载重下吃水超过11米。当然这和其缩短舰体的设计是分不开的。该规定倾中心高度在排水量43178吨时为2.72米,44519吨时为2.89米,这样的高度在美国海军的无畏舰中仅次于“田纳西”级位列第二。保证了其优秀的稳定性。 服役时间:1942-1947 舰长:207.3-207.4m 舰宽:32.9-33m 排水量:35000吨 航速:27.5节(全速)15节(巡航) 续航:6400海里/25节,15000-17000海里/15节 武器:三座三连装406毫米45倍口径主炮,10座双连装127毫米38倍口径高平两用炮,18座四连装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35门20毫米“厄利孔”机炮 装甲:炮塔正面457毫米,炮塔侧面241.3毫米,炮塔顶部190.5毫米,露天炮塔292-444.5毫米,司令塔406毫米,甲板134.6毫米(马萨诸塞) 服役:南达科他号(BB-57)、印第安纳号(BB-58)、马萨诸塞号(BB-59 )、亚拉巴马号(BB-60)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 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毫米。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 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依阿华级战列舰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最晚退役(1992年退役封存)的战列舰,4艘同型舰仍保存。由于依阿华级的继承舰——蒙大拿级的取消建造,使得这一级战列舰成为美国海军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服役时间:1943-1992 舰长:270.4m 舰宽:32.92m 排水量:57256吨 航速:31节 续航:9600海里/19节,20150海里/14节 武器:三座三连装Mk.7406毫米/50倍口径,20门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60-80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50-60门20毫米“厄利孔”机炮 海湾战争时加装:32枚BGM-109战斧巡航导弹,16枚RGM-84鱼叉反舰导弹,4座20毫米密集阵近防系统 装甲:炮塔正面495毫米,炮塔侧面229毫米,炮塔顶部184毫米,司令塔445毫米,甲板121-147毫米 服役:依阿华号(BB-61)、新泽西号(BB-62)、密苏里号(BB-63 )、威斯康星号(BB-64)、伊利诺伊号(BB-65取消)、肯塔基号(BB-66取消) 依阿华级战列舰 1945年9月2日,时为第三舰队旗舰的密苏里号成为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的地点,宣告日本正式投降。1951年9月,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威斯康星号重新加入现役,与密苏里号共同参加朝鲜战争,担负炮击朝鲜岸防目标的任务。1968年4月,越南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迫切需要一种火力强大、能够摧毁敌人岸上目标的军舰。新泽西号进行现代化改装后重返现役,新泽西号被重新启用并参加越南战争,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 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1981年至1989年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600艘舰艇海军”计划,大规模扩充海军。在他的支持下,四艘依阿华级经过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后,再次重返现役。1990年11月,威斯康星号、密苏里号开赴波斯湾参加海湾战争。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退役,随后转移至夏威夷珍珠港。1998年,密苏里号成为浮动博物馆。2006年3月17日,依阿华号、威斯康星号被从现役军舰名单中除名。依阿华号被转移至萨斯湾的国防后备舰队的旧军舰群中,并被宣布将会成为一座浮动博物馆。威斯康星号存放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瑙蒂格斯海事博物馆中。 发射导弹的战列舰 2012年7月4日,依阿华号于洛杉矶正式成为浮动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