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统无疆凤珠氽

 新用户7028uIBt 2023-02-09 发布于福建

久未见面,几个好友下午抽空小聚,朱老师送了点自制丸子给大家,说是自己买料,请专人家工的放心、健康、无任何添加剂的放心产品,晚上试着煮了几粒尝尝鲜,二个字:好吃!三个字:很好吃!四个字:相当好吃!又弹又Q,有肉的味道,还有鱼的味道!好像词汇不够形容这丸子的鲜美了。

朱老师说:“我买了鱼、肉,半斤地瓜粉,亲眼看他做的鱼丸[呲牙]。”

“鱼三份,肉两份。”

于是,认真学习。

鱼丸的鱼,可以用草鱼、鲈鱼、鳜鱼(也叫桂花鱼)、石斑鱼等刺少肉厚的鱼来做。

最出名、最好吃的当属福州鱼丸。它的鱼是用海鱼做的,鲜、香。福州鱼丸,海外华侨把它称为“七星鱼丸”,一大锅的鱼丸飘在大锅中,如满天星斗布于空间,每次到三坊七巷,福州鱼丸是必吃的一道美食。

   七星鱼丸有个传说: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正遇台风袭击。船入港湾避风时,不幸触礁损坏。修船误了时间,粮断了,天天以鱼当饭。

   商人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船妇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慢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

   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开头,生意并不兴隆。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

   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店主将诗挂在店堂上,宾客齐来观赏。从此生意兴隆,小店日日春风。“七星鱼丸”也从此得名。

   其实鱼丸最早的来历,跟秦始皇有关。据说秦始皇爱吃鱼,每餐必要有鱼,但又不能有刺,如有鱼刺则赐厨师死,有好几个厨师为此丧命;有一天,某厨师制作御膳,见到鱼又胆怯又害怕,就用菜刀背砸鱼发泄。一下两下,砸着砸着,他惊奇地发现,鱼刺鱼骨竟自动露了出来,鱼肉成了鱼茸。正在这时,宫中传膳了,厨师急中生智,拣出鱼刺,顺手将鱼茸捏成丸子,不假思索就投入已烧沸的汤中,氽成了丸子。不一会儿,一个个色泽洁白,柔软晶莹,尝之鲜嫩的鱼丸浮于汤面上,并呈到了秦始皇面前。始皇一尝,极为称赞,下令给予奖赏,并赐名“皇统无疆凤珠氽”。后来,这种做法从宫廷渐渐传到民间,称为“氽鱼丸”,也就是鱼丸。

如今民间做法是把鱼尾去皮、去骨,靠皮的红色鱼肉不要,先剔除,鱼肉切小块,放冰箱冰镇一小时,加二块肥肉,搅拌机搅碎,再分三次加入浸泡一小时以上的葱姜水,顺时针搅拌,待水被鱼肉完全吸收后,再加入蛋清、生粉(即地瓜粉)、食盐、胡椒粉、料酒,继续搅拌至鱼肉发出嗒嗒声音即可。也可以用摔打鱼肉的方法,增加鱼肉的Q弹性。

把搅拌好的鱼肉用手挤成一粒一粒的小圆球,或用鱼丸夹子夹出一粒一粒的球状肉丸,放入冷水里浸泡,浮在水面,小火煮熟(水不能烧开),慢慢熬煮,捞出浮沫,十几分钟后再把鱼丸捞出,冷却,就可以放冰箱冷冻收藏,想吃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即煮即吃,Q弹鲜香,老人、孩子的最爱,全家人都喜欢吃。

生活的乐趣就是不时的发现生活的美好,并让这种美好伴随着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细细品尝,慢慢发现,认真学习,把别人的直接经验,融会贯通,变成我们的直接经验,让这些美好长伴左右!长伴生活!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智者,对象是自己选的,房子是自己挑的,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吃什么样的食物也可以自己认真挑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美好浪漫的生活就是在这平淡的日常点滴里,在这平淡无奇的一日三餐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