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史丨两晋是否承认刘备是正统皇帝?因为环境变化,两晋态度发生过改变

 人文之光 2023-02-09 发布于辽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拥有军队的军头、割据一方的豪杰,虽然可以自立为皇帝,但是获得正统地位的却不多。比如三国时期,一般认为,只有曹魏才是正统,蜀汉和孙吴都是伪朝。不过,说起三国的正统问题,两晋在态度上,还出现过一定的改变。

1、西晋法统问题

对于西晋王朝来说,西晋的法统建构非常容易理解:从魏废帝曹芳在位时期的高平陵之变以后,曹魏的朝政就被司马家族掌握。因此一般认为,高平陵之变为西晋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晋书》也将司马懿视为西晋帝国事实上的奠基人。

因此当司马炎称帝的时候,其皇位合法性来自魏末帝曹奂的禅让。当然这种禅让,小编习惯上将其称为刀架脖子上的禅让。不过虽然如此,这种禅让依旧是被正统史观认可的。

西晋承接的曹魏的法统,而曹魏承接的是东汉的法统。所以西晋对蜀汉和东吴的态度和曹魏一样,都是坚决不承认蜀汉、东吴的正统性。

不过,到了东晋时期,晋朝在法统上面临尴尬问题。

2、东晋尴尬事儿

虽然按照后世的眼光来看,东晋是西晋的延续,是晋朝一部分,是当之无愧的正统。但是东晋开国初年,局势十分糟糕。

先说法统上。当时西晋正统天子晋怀帝被匈奴人俘虏,象征天子地位的传国玉玺也被匈奴人夺走。整个中原被匈奴人占领。虽然北方丢失后,司马睿在江左地主豪族们的拥立下(按:主要是王家,所以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晋朝宗室司马睿在江东重建朝廷,这便是东晋。不过,东晋在此时,法统上面对巨大缺陷。

当然,法统上缺陷的同时,东晋还面临内忧外患局面:东晋地盘上的生番对东晋的统治不认可,而早在北方丢失之前,西晋就已经失去了对巴蜀的统治权。

所以东晋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3、东晋的“三合一”

因此东晋朝廷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进行软实力修复:既在法统上和统治基础上寻找安身立命的根据。

从某个角度来看,东晋的建立,其实算是吴国的复辟:吴国的基本盘,主要是江东士族。而东晋能在江东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也和江东士族大力支持有关。事实上,西晋时代,西晋流通的货币主体上是曹魏的铸币,而东晋时期的货币,则是孙吴时代的铸币。承认孙吴时代铸币的合法性,也算是东晋迫于形势,默认了孙吴的地位。

同时,东晋偏安江东,其环境也和蜀汉相似:当时蜀汉建立的话术是声称东汉被乱臣贼子推翻,但是汉朝法统还在,所以刘备顺天应人,复辟汉朝——这便是蜀汉的法理依据。

东晋的情况几乎是蜀汉的翻版:按照司马睿的话术,西晋被匈奴人推翻,自己顺天应人,延续晋朝,所以在江东重建晋朝。

因此东晋事实上对蜀汉的态度,也和西晋时代有所缓和。因此,东晋在法统上是承接曹魏、西晋一脉,但是态度上和蜀汉同病相怜,基本盘则是孙吴的江东士族。可以说,东晋在建国理念上,真正实现了将魏蜀吴三国的三合一。

4、默认

当然,从东晋建立到灭亡,东晋官方并没有公开宣布承认蜀汉和东吴的法统。但是东晋默认下,史官们还是通过实际行动,在事实上承认了蜀汉的合法性。比如东晋史学家曾著有《汉晋春秋》这一著作。认为晋朝推翻曹魏,是给汉朝报仇,晋朝承接汉朝法统,暗示曹魏是伪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