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紫砂朱泥

 郎中骑 2023-02-10 发布于广西
图片

朱泥。紫砂红泥类中出类拔萃者。

朱泥壶。朱红微嫣,绵密柔滑,聚甘扬香。

冲泡日久,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温润感、亲和力。

又加上其因成型不易,烧制成品率低,多以小品壶居多,

成为众多女性茶人、工夫茶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一件优秀的朱泥壶,优点众多,往往令人爱不释手。

图片

据《宜兴紫砂矿料》记载,宜兴本地的朱泥,

按产地分,大致可分为四类:

黄龙山朱泥、赵庄朱泥、小煤窑朱泥、红卫朱泥。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赵庄朱泥与小煤窑朱泥。

图片

经上手当代朱泥壶作品,

翻阅书籍资料、对比古今作品后,

思考总结了几个朱泥壶的特点——

认为相对还比较靠谱,与君分享、交流:

1.朱泥,胎质表面呈梨皮状或微梨皮状;

2.结晶度高,但仍可见颗粒隐现,绝不是光亮如瓷;

3.四类朱泥在烧成发色上略有区别(可参见图1);

4.“无朱不皱”客观存在,但并非所有的朱泥都有“皱纹”。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比当代亲自上手的朱泥壶,

以及现身拍场的清代、民国期间的朱泥作品,

上述朱泥烧成后的泥料表现,还是可以窥见一二的。

图片

自古至今,朱泥壶均客观地存在着老大难问题——

“泥性重,成型难;吃温窄、收缩大,烧制成品率低”

因此,调砂、泥配泥也是提升朱泥壶成型、完品率的方法。

自古练泥,各有心法,旁人也难以捉摸

但优质的泥料加上合适的方法

依旧保持着朱泥独有的特点与魅力。

图片

比如有一种说法——

原矿朱泥,加一定比例的紫泥(减少朱泥变形)

再加一定比例的红金底板(一种天然紫色泥矿,补充因加入紫泥原矿后的失色)

烧成后效果、颜色与朱泥几乎没有区别而

收缩率却大大降低,透气性增强,

且隐含在朱泥包浆下的紫泥颗粒晶莹圆润

把玩性,泥质质感均得到加强。

图片

然而,更难的是市场上充斥着

无处不在的”无朱不皱“,

鲜艳欲滴的”铁红“,

光鲜亮丽的“玻光粼粼”

令人冲动选择、真假难辨、望而却步......

因此在选购和使用中,需把握朱泥的特点,多看少买,方能提升“眼力”。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