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耕邮心——读《邮林散记》(国强 著)杂感随笔

 赫建 2023-02-10 发布于吉林

2016年3月,邮友中俄专题集邮研究会秘书长、《大北方集邮》副主编国强发来电子邮件,邀我为其集邮文集《邮林散记》校稿,因平时拜读的《大北方集邮》全是国强惠赠,欠很大人情,另外读集邮文献是我的一大嗜好,所以没有思考,就头脑一热的答应了下来。

自不量力摊上“大事了”

本以为学中文的、又有近二十年的机关应用文底子、之前也曾为多位师友校对过书稿,应该没有什么技术问题。拿到《邮林散记》的电子版后,利用业余时间我开始了校对工作。我的校对流程与众不同,先看序和目录,了解文集的框架结构,然后先易后难开始校对。校对不仅仅是字、词、语法的正确,文理、段落、主题一样需要协调统一。传统的文稿校对,基本上是看好“的、地、得”把好“买卖关”,但是通读全文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有盲点,特别是俄邮部分,就临阵磨枪通读了许文腾先生主编的《俄罗斯邮票目录》,基本掌握了俄邮系列邮票的发行情况;版张、小版张、小全张等设计与中国的不同;异形邮票、异形齿孔、不干胶邮票的使用情况等,现学现用的武装了一点俄邮知识。此外国强整理的多篇集邮名家的回忆文章,老先生们的语言时代特点强,用词讲究,用现在的语言观点去衡量句子的意思也是不妥的,于是几位集邮家的回忆文章我都是先通读几遍,掌握文风、特别是个人表达的特点,再进行文字的校对和语句的修饰调整。说句实话,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积累,但是已经答应的事就得做,所以硬着头皮开始了校对工作。

字里行间感恩“集邮情”

国强的集邮师傅是中俄专题集邮研究会的创始人许洪声先生,在长达20年的邮谊中,许洪声先生把国强从一位普通的集邮爱好者,培养成为中俄专题集邮研究会的秘书长、会刊《大北方集邮》的副主编,成绩是显著的。其中有老师的培养,也有国强的努力。从许洪声先生写的《序》和《邮人风景线》章节中都可以见到,许洪声先生与全国集邮联刘佳维副会长、与老集邮家易富顺、何宏、赵凡、赵洪章先生的交流国强都是见证者之一,耳闻目染了许多集邮盛事,是龙江集邮珍贵的史料,特别是其中几位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有心人国强勤于笔耕,让我们有幸看到了“文字再现”。

国强曾有过当兵的历史,集邮伴随他度过了火热的军营生活。在《邮事随笔点滴》章节中,国强先后写了《新军邮并非是“错邮”》(笔者建议把新军邮改为红军邮,这是公认的传统称谓)《东北驻军新军邮停用 三角戳复出》《对<反思>一文的几点补充》等文章与“军”有关的邮文,但是让我最为感动的是《邮林调色板》中的那篇《邮票救兵》,篇幅虽小,但是情真意切,我多次反复阅读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没有对集邮的感恩之情是写不出让自己,更让别人心动的好文章的。

国强是位懂得感恩的人,在《邮林散记》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令人感慨的语句。在《念亲恩》中国强写到: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因为没有工资收入,父亲也很少给她零钱用,所以母亲手里的钱基本都是靠她那几年自己养鸡卖鸡蛋得来的……母亲见我喜欢集邮,很支持我,给过我几次她积攒的零钱让我买邮票。在农村来说,攒邮票本来就是小孩子玩的把戏,而识字不多的母亲却认为我集邮是在做一件“正事儿”,因此在我家最支持我集邮的就是母亲。这一次母亲翻遍了箱箱柜柜,可是找到的零钱还是不够。这时,母亲把手上的一个一直戴着的银戒指褪下来递给我说:“拿去卖了吧,建国40 年的邮票值得买!”……读到这里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真是伟大的母亲,这样的亲情,这样的集邮经历怎能让国强不牢记一辈子。国强用《她,就像妈妈一样》来纪念师母王鹏先生;用《难忘师徒情》来回忆他在天津时胡大幸、张家禄、李柏林三位老师对他的帮助。

家长里短国强“不一样”

国强对邮友、对家人也是一样的重感情,呵护那份纯真的情谊。《朋友眼中的国强》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国强。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主席、中俄专题集邮研究会会长许文腾先生在《成长的脚步》写到:国强帮我做了很多工作,从来都是任劳任怨,没有半分的过多要求……省直机关公务员赵玉栋在《儒生国强》中写到:不论是谁有事求到国强,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他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给问询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中俄专题集邮研究会会员武东斌在《国强:一位值得交往一生的朋友》中写到:他待人真诚,不图回报,做事坦荡,没有丝毫功利目的,不论是集邮圈的同好,曾经共同奋斗的战友,还是现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家都信赖他,赞许他,而我更是由衷的敬佩他……挚友于洪彬在《品雅自带香》中写到:大家眼中,他人格坚韧,心思缜密,心地醇良……国琪莹是国强的爱女,在他的培养下对集邮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在哈尔滨市“红伶果”杯少儿邮票设计大赛荣获三等奖,还参与《优优邮记》的创作,在《我和“邮迷”老爸的快乐一天》当中,不仅可以感受集邮快乐,更有那父女情深的感动。国强的情感真的很细腻,可以说面面俱到,但是我还是发现了漏洞,他夫人对他的支持他可一字未提,这不应该,在下一部文集中必须用专门的大篇幅补上,请求夫人的谅解。

情系集邮文中“多面体”

  国强是中俄专题集邮研究会的秘书长、《大北方集邮》的副主编,他精力充沛,虚心好学。但是没想到的是他不仅苏俄邮品研究有专攻,诗歌、小说、幽默小品、漫画连环画创意全面发展,其中系列漫画《优优邮记》已经多次刊登在集邮漫画研究会的会刊《集邮漫画》上,小试牛刀,只要坚持,必成气候。《老邮人笔记》刊登的何宏先生的《何宏集邮回忆录》和许洪声先生的《宏声邮话》,这是两位集邮家的口述整理,国强有心,老集邮家的回忆文章非常有史料价值,哈尔滨是黑龙江集邮文化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资深集邮家的经历需要挖掘整理,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是愿意做这项工作的人却不多。他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倾听、整理,为龙江集邮留下宝贵的资料,令人钦佩。为他人做嫁衣,不仅是成人之美,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所以这部分文章也是《邮林散记》的一个亮点。此外还有《学术论文初试》《邮刊邮书回眸》两个章节也非常有看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要想领略国强的邮文风采,还是亲自读一读《邮林散记》吧!那里的精彩值得发现,因为这是国强用心写下的邮文。


本刊宗旨:传播集邮知识,弘扬集邮文化,结交集邮朋友,共同发展集邮。谢谢阅读,欢迎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