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首夜效应?如何防止?

 slg藏书 2023-02-10 发布于山东

当进入陌生的环境时,有些人第一个夜晚睡不好觉。陌生的环境可以是旅馆或朋友家,也可以是在睡眠实验室。有个名词专门用于这种情况,叫“首夜效应(first night effect)”

图片

与之相反,另有一些人外出旅行,或者来到睡眠实验室后,不仅没有睡眠受损,反而比在家里睡得更好,更香。这种现象称为“反向首夜效应(reverse first night effect)”

首夜效应表现为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重要的睡眠期(如快速眼动睡眠)减少。有趣的是,首夜效应通常在第二个夜晚消失。

为什么会出现首夜效应?

并不是每个人来到陌生的环境里,都会出现首夜效应。出现首夜效应的只是少数人。

关于首夜效应的起因,至今没有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出差或因其他原因来到异地,压力和焦虑情绪增加,继而影响睡眠。

然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进化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首夜效应是一种原始的保护机制。

图片

早在远古时期,如同许多动物一样,祖先们为了防止受到野兽的攻击,睡觉时总是保持一侧大脑处于警觉状态。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后,现在很少一部分人仍然保留着那种原始的脑功能。当这些人睡在一个新的,不熟悉的地方时,他们的一侧大脑处于睡眠状态,而另一侧仍然保持警觉。

“警惕性高”的那侧大脑对“危险的”迹象非常敏感,如果发现任何“不安全的”蛛丝马迹,就会立即把人唤醒,就连最轻微的声音、光线、触觉感受或其它通常本不会干扰睡眠的外部刺激,都会成为把人唤醒的原因。

这类人的大脑如同当今的鸟脑。鸟类在睡觉时只有一侧大脑的活动关闭。同时,一只眼睛睁开,将接受的信息发送到与之对应的,保持警觉的那侧大脑。即使在睡觉,鸟类大脑的清醒侧也可以做出飞离或搏斗的选择,以免受到诸如猫的侵袭。海豚睡觉时,也是一侧大脑睡觉,另一侧保持清醒状态。

首夜效应可以防止吗?

首夜效应不仅影响睡眠,也影响到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准确性。多导睡眠图是当今使用最广泛,最可靠的睡眠监测。为此,科学家们正在投入精力和时间,试图找出防止首夜效应的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研究发现,下面的方法有助于减轻或消除首夜效应:
  • 找回“家”的感觉:旅行、访友或做睡眠监测时带上自己的枕头。睡在自己枕头上可以体验到熟悉的感觉,嗅到熟悉的气味。这样的体会可以帮您“骗过”大脑,还以为是睡在自己家里呢;
  • 晒太阳:阳光对睡眠和昼夜节律有巨大的影响,昼夜节律是调节睡眠-觉醒模式的内在生物钟。到达旅游目的地后,第一件事应该是,尽量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之中。阳光让人精力充沛,情绪乐观,夜晚更容易放松,平静入睡。沐浴上午最初几个小时的阳光,效果最好;
    图片
  • 遵守睡眠时间:到了新地方后,可能会有点兴奋,但却不要把已经习惯了的睡眠时间置之脑后。如果您通常在晚上 10 点上床睡觉,早上 6 点醒来,尽量不要推迟睡眠和起床时间。规律的睡眠和觉醒节律,不仅能让您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而且使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 维持睡前常规:在任何的环境里,您所熟悉的,例行公事般的睡前活动总是有益的。如果您睡觉前喜爱读小说、做瑜伽、冥想、散步、洗个热水澡或做皮肤护理等,请仍然按部就班地做下去。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您的身体放松下来,迅速地进入梦乡;

    图片

  • 减少或消除噪音:噪音扰乱睡眠,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要确保睡眠环境尽可能安静。必要时,可以戴上耳塞来减轻噪音。研究发现,耳塞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持续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增加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并减少夜间觉醒。如果长时间使用耳塞感到不舒服,也可以用白噪声来抵消噪音。
  • 阻断外部光源:阻断光源也可以用来防止首夜效应。可以用眼罩来遮住光线,不让睡眠受到干扰。睡觉前至少1个小时关闭所有电子设备,或者将它们放在卧室以外;
  • 注意睡前饮食:接近睡觉时,喝茶、咖啡、酒,吃大餐或辛辣食物都会扰乱睡眠,对于那些有夜晚保持大脑警觉倾向的人,尤为如此。建议在睡前3个小时内,避免吃大餐或辛辣食物,睡前5小时或更长时间不要喝茶或咖啡,吃巧克力或吸烟;睡前3小时不要喝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 其它:保持房间凉爽,摄氏18度最好。其它任何能让您感到舒服的事物都对睡眠有帮助,都能防止或减轻首夜效应的发生。

图片

图片

参考资料

SleepScore Labs. Moving into a new place? Travelling? 5 ideas to skip the “first night effect”. May 11, 2022. https:///blog/first-night-effect/

Byun JH, Kim KT, Moon HJ, et al. The first night effect during polysomnography, and patients’ estimates of sleep quality. Psychiatry Res2019;274:27-29 

本文作者沈建华

 医学博士,医学科学博士,首席睡眠科学家,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