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路青年在大山里,书写京西古道上的小站故事

 WTB2255 2023-02-11 发布于湖北

背倚九龙山,面朝永定河,位于京西群山环绕间的斜河涧站距离如今开发的京西古道景区不远。

在历史上,斜河涧村曾是京西古道的重要一段,路途漫漫,驼铃悠悠,杳然远去。如今,与斜河涧村毗邻的四等车站斜河涧站承担着丰沙线上晋煤外运的安全与畅通重任,6名青年职工,20多公里区间,以及年复一年的365个日日夜夜。

图片

工长陈伟在检修信号机

今年春节,北京西电务段三家店车间斜河涧信号工区工长陈伟再次选择坚守在岗位上,让家远、新婚的职工回家过个团圆年。

“坚守岗位,也要好好过个年。”陈伟说,春节前,车间给工区送来了新鲜的牛羊肉和蔬菜,他和留守岗位的职工计划除夕夜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共度新春佳节。

2021年10月1日,陈伟正式调任斜河涧信号工区担任工长一职,在那之前,他在三家店车间技术组分管维修管理工作。

在到斜河涧信号工区之前,陈伟对其已有着深刻的印象,“斜河涧信号工区是全国级'青年文明号’,路局'工人先锋号’,荣誉颇多,能到这里工作,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传承。”

陈伟所言不假。在工区活动室荣誉墙上,挂满了“毛泽东号”式班组、“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先进班组”等荣誉牌匾,见证着工区成立40年来近百位青年的到来与离开、传承与坚守、奋斗与奉献。

丰沙线被称为晋煤外运的黄金通道,运输繁忙。每天,通过斜河涧站上下行接发车多达近200趟,其中运煤货运列车为主,兼顾少量客运列车。

繁重的运输任务,给予信号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压力。陈伟说,每一趟列车驶过,涉及的继电器都要动作,涉及的信号机灯位都要转换,涉及的道岔都要扳动,需要重复很多次,“动作意味着变化,变化意味着风险,这就需要我们信号工,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维修信号设备,因为每一次设备故障,都会耽误列车运行,从而影响运输秩序。”

图片

工长陈伟在检修道岔

群山绵延,铁路在高山峡谷间穿过隧道、跨越河流。每周,工区都会对斜河涧站、丁家滩站等20多公里区间内的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等设备进行精准化检查、维修。

因为交通不便,六位青年人往往需要背着工具箱、测试仪表等材料工具徒步进行检查。

“进隧道、走大桥,从起点到终点,每次徒步往返近10公里,每次从隧道出来,脸上都是一层灰尘。”陈伟说。

2022年7月,工区所在门头沟区遭遇一场瓢泼大雨。雨势刚注,陈伟和同事需要立即出发对铁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雨后的山体最容易发生落石崩塌,对于巡视的陈伟他们而言,往往一方面需要防备着落石风险,一方面又要格外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当行进到斜军线时,他们发现线路边上的接触网杆塔倾斜,随时都有可能倒在铁路线上,影响运输安全。

在及时汇报车间及车站后,倾斜的接触网杆塔迅速得以处理,保证运输畅通。

在陈伟看来,隐患无论大小,都要及时处置,这是他们职责的底线。正是这条底线,保证着斜河涧信号工区安全生产14600余天的记录,而今,每过一天,这个记录都在延长。

图片

副工长胡聪在进行微机监测曲线巡视

2022年9月1日,入职8年的胡聪调任斜河涧信号工区担任副工长,对于这次任命,他感觉“有点意外,有点小惊喜”,因为在这之前,他曾在这里工作过。

在工区,胡聪主要负责职工技术业务学习,提高大家技术业务能力。

“对待设备实事求是,精检细修,对待工作吃苦耐劳,奉献青春,对待同事相互帮衬,团结友爱。”这是胡聪在斜河涧信号工区学到的。

一丝不苟,未雨绸缪,成为他对待这份职责的态度。去年11月19日晚上,正在值班的胡聪在微机巡视中发现一路外电网三相电中的A相电压不稳,有20伏左右的不正常波动。

胡聪判断,情况继续会影响斜河涧站全站信号设备的正常使用,经过查找,他初步判定为外电网存在问题,并立即报告车间调度说明情况原因,同时通知电力工区进行查找处理。

当时,屋外正是风雪交加。戴上头灯,陈伟带领职工前往机械室进行检查,并会同电力工区人员进行查找判断,发现外电网变压器箱内变压器不良,且防雷电源箱内一路电力电缆存在虚接现象,在及时进行处理后,预防了一次潜在的设备故障。

图片

信号工乜晨赫在进行箱线过道清理

半年来,师父的言传身教,令新入职信号工乜晨赫受益匪浅。在斜河涧信号工区,他深深感受到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实力和魅力。

去年8月,初到工区的乜晨赫曾感觉“崩溃”,“工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甚至平时采购食物、生活用品还要爬山路到村里唯一的商店。”

然而,工区干净整洁的院落、宿舍、菜园,以及来自集体的温暖令他很快打消了顾虑。

在业务上,乜晨赫快速成长,更是向前辈看齐,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去年11月一天晚上,微机监测发现216号信号机灯丝报警,需报备进行及时处理。

那是乜晨赫第一次临时上线处理设备隐患。夜里12点多,乜晨赫跟随同事徒步前往位于隧道中的信号机位置。

“那是我第一次进隧道,师父和我说,进隧道要先找好避车洞位置,在列车接近时及时前往避车洞。”乜晨赫第一次“认识”了避车洞的样子。

在隧道中,乜晨赫感到一丝紧张。“作业时间只有三分钟,对于我们信号工而言,这需要对设备原理非常清楚,对设备各元件位置熟悉,头脑思路要清晰,否则完成不了。”乜晨赫说。

三分钟内,设备隐患被快速处理,乜晨赫也被师父的精湛技术所折服。

图片

职工赵子昱在进行钢轨绝缘测试

虽然只是四等车站,虽然只有六人,虽然条件艰苦,但在斜河涧信号工区,几十年来,一代代青年曾驻守这里,确保着丰沙线上往来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畅通。

乜晨赫说在这里,他明白了一句话,“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复一日,会在某天让你看到坚守的意义,当每天看到一趟趟列车顺利经过工区,这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

如今,在斜河涧信号工区,有一间阅览室供大家读书学习,有陈列室展示电务设备,还有一片小菜园种植蔬菜,春种秋收,让平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图片

远眺斜河涧信号工区

在全国各地,像斜河涧信号工区一样偏僻、冷清的工区还有很多,没有城市的喧嚣热闹,没有霓虹的流光溢彩,没有高楼大厦的万家灯火,但这里总有一群青年,一年365天,在岗位上默默坚守,守护平安和团圆。

END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郭骁勇 李建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