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那不勒斯的故事

 雪后晚晴 2023-02-12 发布于浙江
无论是作为书还是改编后的影视作品,《那不勒斯四部曲》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读完后,我一直想写下自己的思考,但一直搁置着。
 
去年夏天,在看完改编的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3》之后,写下了一篇关于尼诺的推文。那篇写得很肤浅。在第三部时,尼诺的本性并未完全暴露,除了莱农在其中投射的感情外,我并未能写出其他深层次的内容。

在b站看到了一些up主将此书与其他的一些女性主义理论书结合起来解读后,我也认识到了更多的东西。我当时感慨,读书也好比一面镜子,你有多少东西就能读出多少东西来。

所以,因为笔者实在是才疏学浅,这篇也不保证能写得多好,有争议之处,欢迎私信讨论。

1

 莉拉x莱农:你是我的天才女友

那不勒斯的故事主要聚焦于莉拉与莱农两个人物,以莱农的视角,讲述两个出生于那不勒斯贫穷社区女孩的一生。

故事横跨女主人公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在这跨越五十年的时间里,意大利的社会也发生着相当大的变化。这本女性主义之书囊括了太多的内容,笔者只能透过几个切入点,谈谈自己的思考。

友情

莉拉与莱农有着众人羡慕的友情,但这友情中包含着暗暗的较量、嫉妒,甚至更为恶毒的东西。比如莱农曾希望莉拉生不出孩子、病死,出于嫉妒扔掉她所有的日记。而莉拉也曾以一起看海为由,同莱农出走,希望她同样不能上初中。

作者费兰特真实地刻画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在这种相爱相杀的友情中,两个女孩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她们是社区里不一样的女孩。
 
书的第一部以及影视剧的名字是《我的天才女友》,全书以莱农的视角来写,我们理所应当地将莉拉代入天才女友的位置。事实上,我们也更认可莉拉的天分,一个没有接受过很多教育的天才型选手,而莱农更像当今社会语境下的“小镇做题家”。但在书中莉拉告诉莱农,“你是我的天才女友”。

所以,二者是互为对方的“天才女友”,因为有莉拉的智慧与力量,莱农在这种嫉妒与引导下走得更远,而因为走得更远的莱农,莉拉也更有力量去对抗生活的丑恶。

双面人生

我们也可以通过另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两个人物。我们都知道人生需要面临很多的选择,通常你只能过一种人生。而莉拉与莱农,或许就是一个人做出的不同选择,而拥有的两种人生。

莱农通过读书上学,再与出生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彼得罗结婚,完成了阶级的跨越,庶民身份的转变。而莉拉则因为无法继续上学早早结婚,嫁作富人妻。在此后一系列的抗争中,莉拉仍旧发挥出天才般的智慧与毅力。但无论是莱农和莉拉的人生境遇,我们都可看出父权社会的肮脏与女性成长所面临的困境。
书中明确提出莱农与莉拉一个很大的不同。莱农的一生不停地向外扩展,这或许也与她的作家身份息息相关。她参加其他城市的活动,也喜爱旅行,而莉拉几乎没有离开过那不勒斯。

与莱农想要逃离出生的那片城区不同的是,莉拉始终与这片城区和家庭建立着相当深的联系。她一直尝试着以自己的力量对抗社区的邪恶,希望这片土地的人民生活得更好。而莱农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莱农不停地书写,巩固自己作家的身份与地位,她为这个世界留下自己与莉拉以及那不勒斯小伙伴的故事。而莉拉则选择了隐藏,以至最后的消失。

在这相反的选择里,我们无法用正确一词去评价,她们以自己的方式去对抗人生里的黑暗、丑恶与虚无。

2

“没有根基的聪明”

莱农的前婆婆阿黛尔指出,尼诺的聪明是没有根基的,当然她同样认为莱农的聪明是没有根基的。

那什么是“没有根基的聪明”呢?阿黛尔这样说,“他谁都不是,对于一个谁也不是的人,渴望成为一个重要人物,这对他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导致的结果是:萨拉托雷先生会是一个不可靠的人。”

阿黛尔站在上层阶级的角度来看尼诺以及莱农——出身底层的上位者。他们一生不停地向上,讨好权贵,努力跻身精英阶层,而对于原本就位于精英阶级的“艾罗塔”们,他们不过是一群新文盲。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或许莱农最终也没有逃脱庶民的命运。

但值得深思的是,莱农与彼得罗的两个女儿,艾罗塔家的孩子,几乎在冠上这个姓氏后,就拥有了“根基”。

黛黛和埃莉莎都曾为莉拉的儿子小里诺而疯狂,十五岁的埃莉莎在与姐姐的争斗中胜出,带着里诺私奔,并使家庭妥协,与里诺同居。在任何地区和年代都不太能接受的事,可能我们会担心埃莉莎会被这件事毁掉。可并没有,没过多久她喜欢上了别人,并且顺利完成了高中毕业考试,去往美国读大学。因为她姓艾罗塔,就已经胜过太多人了。而里诺则成了那个一无是处,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的人。

   我们应该用什么来解释小里诺与黛黛们的差距呢?天才莉拉费劲地开发儿子的智力,却仍然无法改变小里诺同那不勒斯其他孩子一样的命运。是父亲的坏血统?是那不勒斯糟糕的环境?还是父母所掌握的既定资源呢?

   在书将要结尾处,尼诺已经成为身材臃肿,吹嘘着自己过往辉煌的老男人了。他凭着“没有根基的聪明”看似走了很远,却始终是圈层之外的人。

但圭多·艾罗塔教授真是如此高尚吗?他不一样在政治丑闻中败下阵来吗?每个阶层有着每个阶层的局限,如尼诺般许多人穷其一生追求的阶层跃升背后仍是深深的空虚。

3

我们的一生

这是一个大到只能泛泛而谈的话题。

看到书中众多人物的人生经历与命运,看到不同的人为不同的理想或是物质而奋斗、牺牲的一生。

尤其是读到老年莱农面对读者离去,名声日渐衰落,女儿们远离,她努力地对抗人生的虚无。而莉拉面对女儿消失的痛苦,最后在图书馆研读那不勒斯的历史与建筑……

他们很多人的一生都充斥着种种危险、暴力,他们必须很努力的生活才能维持现状或者追求自己所想要的。

由此联想到我们的一生。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人生从来不存在“你只要什么什么,就好了。”“考上大学就好了”、“考上公务员就好了”“结婚了就好了”……这些不过是一个又一个骗局罢了。就仿佛游戏中把你引至一个关卡,等你过关后还有下一个关卡,通关之时,就是你永闭双眼之时。

这就是我们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