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境是指诗词作者将个人主观情感投射于诗词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即意象)利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营造出的一种特定的审美空间,使读者能够自觉地进入到作品的艺术氛围中,并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强烈感染。而我们常说的诗词的意境美则是指诗人在作品中利用意象的审美元素,通过艺术加工与艺术升华,所呈现给读者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的想象和开拓的艺术氛围与审美空间所产生的美就是诗词的意境美。那么,如何营造诗词作品的美妙意境呢? 一、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呈现含蓄美 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其实,客观事物是没有情感的,有的甚至没有生命,只是由于我们的内心情感而给它们涂上了一层多情的外衣。世间林林总总的外物进入我们的眼中,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只有那些与我们当时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的客观事物才会被选择、被投射、被放大,再经过必要的组织与艺术的加工并进行精心的艺术升华后才可能在诗词作品中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来。 以柳永《雨霖铃》为例来进行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为我们创设出这样的意境:在深秋的郊外,天色将晚,寒蝉哀鸣。向远处望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直接天际。清秋的晓风是凉丝丝的,一轮残月挂在天边。可以说诗人的满腔愁绪,一片离情都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但反过来看,也正是因为词人有这种离愁别绪所以在他的眼中这些景物似乎片片含情,个个有意。因此,作者正是通过“寒蝉”、“ 长亭”、“ 骤雨”、“ 暮霭”等诸多意象所展现的审美信息巧妙地营造了离愁别绪的艺术氛围,真正做到了情景交的艺术效果。这种意境背后的真实情感是需要我们根据写作背景,和整首词的艺术氛围去细细体会的,这就是诗词借景抒情所呈现的含蓄美。 二、景外之景,寓情于景营造意境美 诗词作品中可以用于创造的意象总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这有限的意象激发出读者更多、更丰富的想象,即营造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这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它不像西洋画那样细致地去描绘事物,而是通过简单几笔的勾勒给欣赏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留白。具体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的构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杜牧名作《清明》来具体分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意境,清明时节,诗人孤零零地在路上奔波,牛毛细雨纷纷落下,简直让人断了魂。此时他便向路边的牧童打听酒店在哪里,牧童用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那里就有酒店。那么诗人到了杏花村之后,是否找到了酒店,其情形如何?读者十分好奇,但在此时,诗歌戛然而止,让读者结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去想象,这就是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就像国画中的留白一样。即留给读者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另外,杏花村这个名称本身就能带给人丰富的联想,似乎整个村落全被粉红色的杏花包围,到处都能闻杏花散发出的阵阵香气。这种艺术效果的产生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距离产生美”的审美原理,即充分调整好作品与读者的审美距离,使读者拥有广阔的审美空间,这就是寓情于景营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三、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相统一的真实美 一般情况下,作者创设的意境都很真实、自然。因为只有真实、自然的意境才能激活读者同样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引发共鸣,从而在读者心中创造出新的更加广阔的审美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能够写真景物,表达真情感,他把这种生活的真实的艺术的真实相和谐的意境叫做“不隔”的意境。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喜爱竹子,她所住的潇湘馆就有掩映在翠绿的竹子中。文中写竹的地方很多,如第十五回写竹影:“满地下竹影参差”,“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使得潇湘馆更显静谧、凄凉、清冷。作者创设的这种朴素平淡的意境让人感到很自然,也很真实。第四十四回是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写出的:“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这其实象征了林黛玉艰险狭窄的人生路。但作者的描写还是那么地平淡自然。真实自然的意境美还可以体现在美丽奇特的意境中,比如《葬花吟》表面上写的是落花,实写的是林黛玉的悲惨处境。其文笔极其优美。 这首诗是才华横溢、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所做,文辞很美、很忧伤。林黛玉很美丽,所以用花来比喻。林黛玉寄人篱下,孤独忧伤,体弱多病,生死难卜,这恰似那落花,美丽芬芳,但却葬身污垢,无人收拾。两者的命运是多么地相似。所以读来是那么地自然真实。作者以花喻人,写得很隐晦,这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身份,所以也显得很真实也很自然。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相统一而展现的真实美。 四、虚实结合的艺术美 意境必须虚实结合,因为无论作者有怎样的生花妙笔,毕竟只能绘景于万一,更多的需要读者去想象。再说,即使真能把所有的景物、情感都流露于笔端,那么就会显得死板单调,读者就没有了自己想象的空间。另外并非所有意境的创设都要用写实的手法来写,而且为了内容的曲折,表意的含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所写之景如在目前,真实情感见于言外。那么在目前的是实景,见与言外的则是虚境。虚实结合就会创设出一种意味隽永的意境美。比如屈原的《离骚》几乎整篇都在以花喻人,以花香比喻诗人高洁的品质,我们随便拈来几句欣赏: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这几句用兰、蕙、度蘅与方芷喻指贤能的臣子,而用众芳来比喻那些奸臣小人。这正是虚实结合的典范,虚写花,实写人,使得文章虚实结合,增加了含蓄的意境美。其实在《红楼梦》中虚实结合的写法很多,甚至很多主人公比如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都隐喻在诗歌中,这不仅使作品更加优美典雅,也增加了文章的意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同样如此。“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在同友人话别,劝说朋友再喝一杯酒,因为向西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这种感慨和对朋友的无限关怀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到了想象中的漫天黄沙、举目无亲的塞外边陲。那种离乡背井,艰苦征战,存亡未卜的伤感油然而生。一杯送别的酒带给我们读者的是想象中的边陲生活,硝烟弥漫的生死战场,这正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所不懈追求的艺术特色。 五、境生象外的绘画美 诗歌意境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境生于象外”,简单点说就是,意境是由所描写的事物构建的但又产生于事物之外。意境可以远远地望见,却不可以放在眼睛之前细细把玩,所谓的可望而不可即焉。这其实就是意境造就的一种绘画美。 也就是说,在创设意境时不能把所有的景物事件都如实地描绘出来。 意境能带给人美感,还在于它通过意象或者意象的组合给读者呈现出一幅优美的图画。比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这里面的优秀典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思》在立意上并没有什么新鲜独到之处,它表现的也不过是早已被人们吟唱过的游子悲秋怀乡的主题。但这首小诗之所以历来被奉为经典佳作,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的意境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图画。“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组成第一个画面:枯萎的藤――衰朽;古老的树――衰弱;昏昏沉沉的乌鸦―无精神,这个画面给人一种肃穆、凄婉的美。“小桥流水人家”是第二个画面。弯弯的小桥是那么荒凉,山间的小溪是清冷的、暮色中的农家又是孤独的,整幅画面寂寞又荒凉,表现了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的孤苦伶仃。“古道西风瘦马”为第三个画面。只见泥泞的古道,萧杀的秋风,还有那匹瘦弱的马都是游子的写照,他精神不振,极端落魄,被病魔和至秋难归的乡情折磨得身心俱疲。“夕阳西下”是第四个画面。其有黄昏日暮的意味,表现的是游子病魔缠身又无家可归的沉重、没落,是衰飒的意象。 这几幅图画一层层推进,展现的都是凄婉、荒凉、寂寞的画面,和当时诗人的心境完全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凄婉凄切,不愧是一首经典之作。 醉月诗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