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王为什么不把商鞅杀了,省得他入秦灭魏?

 观潮h61qruk8lj 2023-02-13 发布于湖北

那天聊了一个忽悠富老头的故事,不止一个人来问我文中的那段话。

“大王不用我,我为秦王所用,届时我带秦王灭大王,请大王三思之。”

他们问什么呢?他们不解,大王为什么不把这个人杀了,而是任由他入秦为秦王所用呢?

道理很简单,请你站在魏王的视角。

魏王如果要杀商鞅,说明什么?说明他信商鞅,他信商鞅有能力助秦王灭自己,那么他为什么要杀呢?他用商鞅助自己灭秦不更好?

反过来讲,如果魏王不信商鞅,他为什么要杀呢?不信商鞅的意思就是说在魏王的判断体系里,商鞅是个骗子,一个骗子入秦去忽悠秦王,去败坏秦王,岂不是对自己更好?

所以魏王当然不会杀商鞅,他要么用商鞅,要么不用商鞅,任由他入秦。

我们很多人想不通,是因为你习惯于站在电视剧的视角下看所有问题。

电视剧的视角是事后诸葛亮的视角,就是我把一切因果关系都给你走完了,你站在事后的角度去思考,你觉得因为A,所以B,所以C。

但我让你回到事情的起源,不是这样的,也许是A,然后直接E,F了。

这就是穿越不可行,你穿越回去的第一刻起,蝴蝶效应已经生效了,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你知道的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又变成一堆随机事件。

所以那天很多人说,为什么富老头这么蠢,会被忽悠?

你觉得富老头蠢,是因为你站在我的叙事逻辑线的视角下看问题,你觉得他上当了。

我们十多年前第一次创业,忽悠富老头两个亿,回头啥也没做出来,公司倒闭了,公司上上下下雇佣过的人才,倒是高薪养着,一个个没少赚钱。

因为我的叙事逻辑线的缘故,你把这件事想成了阿凡提忽悠巴依老爷,回头穷人吃大餐的故事。

所以你觉得富老头蠢,他就是巴依老爷。

问题是,站在富老头的视角下,他可一点都不蠢。

首先,他投资我们做云的那个时间节点上,没有人知道什么是云。你知道马云投了10个亿的那个王坚,他是真的做成了。

问题是,那是事后你才知道。

当时,回到当时的时间节点上,没有人知道什么云,没有人知道云怎么落地,没有人知道云怎么盈利。包括后来做成的那个王坚。

当时市面上拉投资的,做云的人都说自己名字里有个鞅,问题是,没人知道谁是日后的商鞅。

这就像80年代做交换机的小企业有一千家,他们还曾经出现在同一个乡镇企业大会上,当时没有人知道谁是日后的华为,因为华为就坐在里面,和其他失败的公司坐在一起。

这是第一个问题,回到当时,无人知道谁能成,无人知道谁是真的,包括做事的团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

第二个问题,那个富老头有没有不做的可能?有,还是没有?

很遗憾,他没有选择权,他没有说不的权力。

很多人都是一辈子打工挣钱,所以他理解的钱就是银行存款数字,他说自己有50万,是指银行账户里趴着50万。

问题是,富老头的100个亿并不是银行趴着100个亿,不是的。

富老头的100个亿是说按照当天的股价折算,他拥有的股权市值100个亿。

他拥有的股权可不可能按照当天的市值全清空?不可能,因为没有人来接。

你有一亿股,你卖1股,可以卖100块,等你卖到1000万股的时候,也许都已经跌成1块钱了,那你后面的9000万股,就只能卖不到一个亿,而不是你以为的90个亿。

这是富人的资产情况,他的身价来自于大家相信他有,而不是他有。

如果他想要让大家始终保持相信他有,他就得跟着风口,他只有让自己公司的股价上涨,比如从100有涨到120的动力,他才能趁机卖个几百万股,卖在100以上,他下一次想卖,又得让自己的股票有上涨的动力,再次冲120,他才有机会减持。

怎么才能让自家股票有动力上涨呢?要有故事呀,要控制预期呀。

当时市面上云就是最新的概念之一,他投我们,我们挣没挣钱,这不重要。问题是,当他投我们的第一刻起,什么涨了?他们自家的股票就涨了。

我们是新的方向呀,我们是他们买的新马呀,新马注入,他们的股票涨了,这个老板的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从100亿的估值,变成了120亿。

他个人套现2个亿行不行?当然行,你看,他已经赚回来了2个亿。

更重要的是,投我们,是集团行为,是集团全体资方的注资,可是套现2个亿,可以是他自己的行为。落他一个人兜里。

你说他亏了?他当然没有亏。而且他还赚了。即便我们赔光,他依然赚了。他通过股票上涨,通过自己的套现已经赚了。

那你说股民亏了?NO,股民也赚了。

从那个时间点开始,往后的很多年,信贷始终是扩张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赚钱的,赚的谁的钱?赚的未来的钱。

一个人赚了200万,他会存银行么?不会的,他会付首付,再借400万买房子,你看,600万消费出现了。

把房子600万卖给他的人,又会去借1200万,继续滚雪球。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杠杆扩张的过程中,都在花未来的钱,所以没有人亏钱。

那是什么时候亏钱呢?是很多年后,整个市场信贷收缩的过程中,他们公司的股价下跌,这个时期,所有人都是亏钱的。

所以你想清楚这个过程,你回到当时的时间节点想清楚这个过程,你就知道没有人忽悠富老头。

如果非说忽悠,那么是富老头跪在地上求着有人忽悠他。

为什么?

我说过一万次,买预期卖事实,决定价格的是预期而非事实。

对于科技型公司来说,如果没有新方向,股价就会一直跌一直跌,因为没有未来嘛。

说穿了,对于这种科技大王,离开了商鞅,他自己都干不下去,他自己的位置也坐不稳,也一样会被资本市场抛弃。

真正的鞅,不会去问那种大王为啥被你忽悠的傻问题,不会问的。

真正的鞅,他明白自己和大王只是同一个生态系统下的不同生态位,就像草,羊,狼是一个生态循环,谁也离不开谁。

真正的鞅,只会去思考和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配不配做鞅,以及我怎么才能做鞅。

鞅有两种,一种是诸葛亮一样舌战群儒,然后封神,另一种是赵括一样舌战群儒,然后灰溜溜打输了。

但是你别忘了,无论诸葛亮还是赵括,肯定都是A以上,只不过未打之前,无法判断你是不是S而已。

大多数网民理解的人才只有两个档次,D和S,诸葛亮是S,赵括是D。

现实是这样么?不是的。

现实的职场中,普通人刚出场是D,那种清北的一出场就是C了,C混成业内专家,看起来也有模有样做成过几件事的,是B了。

赵括这种是什么?是A,在所有的B里面,他已经是看起来最像S的人了,这时候才有更大的资源交给你,说,要不你来玩把大的,玩成了,你就是S级人才。

玩不成怎么样?玩不成你到A就打住了。

S只是传说,很多大王一辈子都遇不到商鞅,又怎样?不影响他做大王。

这就是很早之前,我聊过一个哥们,从某500强国内某城市的公司CEO做起,公司破产,被收购,收购的新公司提拔他,然后继续破产,被收购,收购的公司继续提拔他,最后做了某全球顶级科技公司,TOP2级的公司,亚太区二把手。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

因为他优秀呀,他当时负责的那些事情,换别人来,一样亏光,而且亏更多,输的更难看,甚至连接盘的下家都找不到。

他能赔光的同时还总找到下家接盘,已经是出类拔萃的A级人才了。

你以为只有诸葛亮才叫优秀么?不是的,你比诸葛亮差一万倍,依然比普通人强一万倍,这个水平依然足矣让你锦衣玉食了。

人才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从来没人指望你打败一头熊,别人押宝押的是你到底比你身边的老王跑得快还是跑得慢。

你比老王强一丢丢你就赢了,所谓的胜利者从来不是什么完美者,他只是在生态系统里找到了一个生态位,仅此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