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前演讲:为什么会这样?(蒋俊圣)

 词语寄居者 2023-02-13 发布于浙江

为什么会这样呢?
——蒋俊圣读《简爱》

读完《简爱》,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1.@小西西:当时懵懵懂懂,听着所有人都称颂着简爱自尊自强新时代独立女性的形象,现在觉得简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圣母恋爱脑,不明白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要让初中生阅读。

2.@风中寻找:一个满世界跑寻找伴侣的恋爱脑男主,一个假装历经苦难假装清高最后继承叔叔遗产的灰姑娘女主。越读越不适,从三星到一星,快被恶心吐了。

什么会这样呢?

高尔基说过:“一般来讲,文学的任务、艺术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字句、声音、形式表现出来。”毫无疑问,这里的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就是指人性中一切美好的品性。它塑造的人物是以人们希望或赞赏的生存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那这些人物就能久久地停在读者、世人的心中,那他们就是永恒的,换言之,一部作品就能够传承于世。

因为他们不会变换眼光去看待作品,以21世纪的眼光去看待18世纪的社会,所以才导致了这样的评论。

相反,我们读名著时也不能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待那时的事情,如《水浒传》般,如果不懂得变通,便会认为杀人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后果的事情。

   如《曹刿论战》,我在读这篇文章时有个疑惑,为何鲁庄公要答“民”“神”“信”等,而不是回答兵力如何的强盛,枪马如何的锐利健硕,原因也只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若是当下,一颗原子弹就可以将陌生人都变成熟人,一挺机枪就可以与马蜂窝相提并论。 

结论:

所以用合适的眼光去阅读才是重中之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