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哲学对象的明确规定

 新用户15472188 2023-02-13 发布于广东

第五种观点是只以人类社会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这种观点与第四种观点是一致的,这种观点从实践出发把哲学研究的对象限于实践所及的范围之内,即人类社会,包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至于实践范围以外的广大世界不是哲学的对象,或者说,根本是人类不能认识和言说的,对人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马克思只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没有世界观,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唯物史观。有的学者可能感到排斥世界观,难于自圆其说,于是把历史观加以无限扩大,认为历史观就是世界观,历史是整个宇宙的历史,从而把人类社会扩大为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文章图片1

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只有历史观。这其实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的情况,那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理论只是历史观,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仍有许多世界观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系统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奠定了基础。但当时仍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唯物史观,并有人企图以其他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如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来填补这个“空白”,后来经过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特别是列宁和前苏联哲学家的努力,才使辩证唯物主义以世界观为核心,以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为部门哲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

把哲学限于历史观显然是过于狭窄了。至于把历史观扩展为世界观的观点,如果只是把历史延伸到人类社会之外,包括社会史之前的自然史,当然是可以的,那就是世界的运动和发展,这无疑是世界观的对象;但有的学者并非如此,而是使人类社会无限膨胀,使之包容了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这就与正常人的常识和科学背离了。

文章图片2

第六种观点是把人看作哲学的对象,认为哲学就是人学。

第七种观点是把人的主体性作为哲学的对象。这两种观点大同小异,其理由与前一种观点类似,因为归根到底,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研究社会历史当然离不开研究人。也就是使哲学要研究世界,这个世界也是人的世界,即属人世界、人化自然,而不是离开人的实践、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在的世界,归根结底,哲学研究的是人或人的主体性。

这两种观点的问题与前一种观点相似,过分夸大人的地位和作用。所谓属人世界、人化自然只是客观世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以它来代替整个客观世界是不可能的。

哲学作为世界观不能与人学混为一谈,这对于哲学的学科建设和人学的学科建设都是不利的。哲学与人学各有自己的特殊的对象,在学科体系中各有自己的确定的位置,合则两伤,分则两全。

文章图片3

这七种观点有以下几种共同点:第一,除第三种观点对世界观有所肯定(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实际是世界观或本体论问题)而外,所有观点都是针对世界观,反对哲学研究客观世界,特别是否定唯物主义世界观。

其次,这些观点所说的哲学对象不外是人或人的某一方面,分开来说,有人、人所构成的社会、人的实践、人的认识、人的思维、人的主体性、人的关系等等。

第三,这些观点有时也不反对世界观,但其世界是人的世界,说得更确切点,是依存于人的世界,也就是所谓属人世界或人化世界,而不是唯物主义所说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物质世界。

文章图片4

第四,这些观点的最主要根据是时代的转变,有的人把转变划在古代与近代之间,更多的人把转变划在近代与现代之间,这种观点认为近代与现代可从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加以区别,而从科学史来讲,近代的标志是经典力学,现代的标志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哲学史来讲,近代的标志是本体论思维方式,现代的标志是认识论、人学或实践论、人本主义思维方式。

按照这个标准,费尔巴哈哲学及其以前的欧洲哲学属于近代哲学,其中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哲学及其以后的欧美哲学则属于现代哲学。

20世纪的前苏联“教科书哲学”和中国“教科书哲学”,在这些观点看来亦属于近代哲学,因为它们坚持唯物主义,坚持以世界整体及其规律作为哲学的对象,其中本体论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

至于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归属似乎不太明确,但如果以上述标准来衡量,似乎也应划归近代哲学,因为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思想是十分鲜明的,前苏联教科书的许多观点都是从恩格斯和列宁那里引来的。

文章图片5

这样,关于哲学对象问题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观点,认为哲学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及其普遍规律,这个对象最初在哲学家们的思想中是不很明确的,但随着哲学和整个科学的发展,就越来越明确了,它就是世界观或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这就是严格意义的哲学,是一切哲学流派中共同的东西。除此以外,哲学还指对这个世界的某些局部的整体研究、宏观研究或综合研究,这就是部门哲学或分支哲学,如自然哲学、社会哲学、精神哲学、人的哲学、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技哲学……不胜枚举,这些局部及其普遍规律就是各式各样的哲学对象,这就是广义的哲学。

这种哲学与相应的具体科学,如经济哲学与经济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并包含于该具体科学之中,是该具体科学的概论或导论。因此,哲学就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哲学群,其中只有最高层次和最大领域的世界观能代表这个哲学群,它就是大写字母的哲学,或曰哲学本身,过去哲学界称为本体论、形而上学。

另一种是当代中国哲学界颇为流行的观点,即认为哲学的对象不是作为整体的世界,而是人或社会或人与社会的某一方面,上面提到的七种观点除第三种观点以外都属于这种观点。现在的问题是:肯定世界观与否定世界观这两种观点中,究竟哪一种观点更合理,哪一种观点符合历史上和今天哲学的实际情况?

文章图片6

否定世界观的观点很难成立。哲学史上,人们对哲学学科的对象的认识是一个过程,一个从不太明确到比较明确的过程。最初哲学等于学问、智慧,其对象就是万事万物,哲学家等于学问家、思想家。

由于各门实证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逐渐成为研究整体、研究根本、研究一般之学,其中世界观逐渐凸现出来。即使是科学分化的结果,使哲学原来的地盘被分割殆尽,仍然有一个层次分不出去,那就是最大最高最深的层次,也就是哲学的对象。

如果这个对象变了,这门学科就不再是这门学科了。很难想象,一门学科的对象明确起来以后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例如生物学发展使生物学不再研究生物,社会学的发展使社会学不再研究社会,世界观(哲学)的发展使世界观不再研究世界。

哲学史上哲学对象并没有改变,哲学的发展实际上是研究重点的转移或者说是新的部门哲学学科的出现与发展。无论是从古代到近代的哲学,还是从近代到现代的哲学,都没有发生过哲学对象的转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