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揭示问题根源的财务分析案例

 老蒋财税 2023-02-14 发布于北京
最近又有网友来问,财务分析具体怎么做,才能分析出实质性的问题,并揭示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起到影响公司决策的效果,能否举一个财务分析的实例来演示一下。
其实,财务分析怎样才能分析出实质性的问题,并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这方面我曾经发布过相关的案例课程,但很多网友并不知道,所以这里再给大家做些简单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介绍的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方法,只是给老板和公司管理层看的,不对外,所以,重点只考虑怎么分析出实质问题,不考虑对外那种形式上需要高大上、大而全的漂亮的格式化的分析。
企业内部财务分析,主要是对经营情况的分析,所以主要看利润表,对利润表进行分析。
看利润表,第一步,当然首先是看利润额,再看收入额、成本额、费用额。然后,是重点要看利润率和成本率。这方面很多企业不太注意,在编制利润表时仅仅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格式编制,而实际上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利润表,应该再增加一栏“占总收入的比例”,这样,看利润表时就容易一目了然地看到利润率和成本率,以及费用率等。
第二步,是要看上下两期利润表的对比(上下两月或上下两年),先看利润额数据的变动情况,再看利润率的变动情况。如果利润率的变动幅度较大,那么就需要注意:在成本、或费用方面可能出了问题。(假设会计核算一直做得好没有错漏的情况)
第三步,结合利润额和利润率的变动情况,带着问题,再看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动情况,重点要看成本率的变动和费用额的增减幅度。如果从数据上感知到成本或费用存在问题,那么就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了。这个时候,仅仅只是看利润表就不够了,需要调出相应的成本、费用明细数据来做分析。
如果平时编制有其他内部管理报表,如成本明细表、费用明细表等,就可以直接调取相应的报表进行分析,如果平时没有编制其他内部管理报表,那么就只能从账务里面去调取相应的数据。
做成本分析,看成本是否有问题,重点是看成本率。首先是与行业标杆进行对比,然后再看成本率连续几期(月)的变动情况,最后,再重点对形成成本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分析,这时候,就需要对业务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了。也所以说,要想分析出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实质性的问题,前提是必须熟悉业务。这样分析下来,如果成本中存在问题,则基本上就能够分析出来。
做费用分析,看费用是否有问题,重点是看费用额,也可以参考费用率,不过通过费用率的变动很难准确判断费用是否存在问题。
通过费用额的变动看费用是否有问题,有上下两月的对比和连续几月的趋势对比两种方法。先看费用数据,再看各个费用项目的数据,找出异常的费用项目;再看各部门费用数据,找出费用发生异常的部门;然后,再分析费用异常部门的具体费用项目,就此找出异常部门的异常费用项目。这样,费用中的问题基本上也就找出来了。
对利润表中其他项目的分析,如收入、税金、营业外收支等,方法也与此类似。
实际究竟怎么进行分析,怎么编制内部分析用报表,怎么判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何影响公司老板的决策等,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参考这个案例课程《怎么用财务分析的方式揭示企业问题为经营管理指明方向?(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