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得高望得远,但走得近才看得清

 复本归元 2023-02-14 发布于广西
面 复本归元 

(点开视频,再读文章,世界更多彩)

寻遍万水和千山,终见一股清流来

每个瞬间的感悟,都源于当下生活

所有灵感的启发,来于并寄于当下

而我们,只是大自然智慧的翻译者

                           ——我是复元


正文



正 文

    
有的人
看起来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心里装着大千世界
有的人
看起来活在大千世界里
但实际上心里面只装着自己
 


我们常说站得高望得远,但没说看不看得清,所以,站得高望得远,却并不一定看得清。
 
站在高处看向远处,世间的障碍物实在太多,或许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加上我们常常被高度的优越感所产生的错觉障碍了眼睛,反而不一定看得清楚。
 
比如,我们在城市的帝王高楼楼顶,可以看得很远,但却看不清远处楼房后面的小巷发生了什么,道路通不通。

或者,我们在群山之中的最高峰,可以看得很远,但也看不清对面山里面有什么,有没有泉水,有没有道路。
 
想想,当年这么先进的美国,用卫星在太空这么高的地方,去寻找地面上的本拉登,几年时间都找不到。后来还是靠本拉登身边的亲信出卖了他,才找得到踪迹。

所以,还是靠走得近才能看得清楚,而不是站得高看得清楚。
 





人站在高处的时候,世界尽在眼底,总感觉世界就掌握在手中,但实际上都够不着,因为离一切都太远,而且还冷,不舒服。

但在地面行走的人不一样,地面上的人看得不远,但只要他往前走,就更容易接近目标,更清楚的看见实际情况。

毕竟不管爬多高,要想往前走,最终都要落地前行,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
 
当站在高处时,往往觉得因为看得远,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很有前瞻性的东西,而实际上看得并不清楚,所以走到最后,发现事实并不像在高处时所看到的那样。

所以,在站高处的人,要相信在地面上的人所看到的东西。

 




网络上流行这么一道鸡汤
大概是这样子



说当一个人在2楼的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在骂我们,听到的是骂我们的声音;

当我们上到了30楼的时候,看到地面上骂我们的人,还以他们是在跟我们打招呼;

总结:说明站得足够高的时候,就根本听不到别人说我们的不好了,甚至连骂我们都以为在和我们友好的打招呼。
 


突然想到了以前某些身在高位的皇帝,因为站得太高离得太远,即使在出行的时候,也把百姓们隔离得很远,当百姓们举手抗议表达不满的时候,还以为是大家正兴高采烈地的打招呼,产生错觉,以为天下太平,百姓们丰衣足食,歌舞升平,却完全看不到天下老百姓的疾苦和不满,最后被各地百姓的起义葬送了江山。这个比喻不一定准确,但轨迹是相似的。


从事情的角度来说,属于自我欺骗,就像掩耳盗铃,改变不了任何东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是让我们因此容易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没有机会进行反省和改进,关键是可能还会产生错觉。如果错把怨言当美言,就和上面说的那些皇帝一样,听到看到的都误以为是天下太平盛世,但实际上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当老百姓造反的时候,还糊里糊涂的质问,明明天下太平盛世,为什么要反我。
所以,从做事角度来说,这个鸡汤可能好喝,但料加多了,不健康,还容易上火。


从精神的高度来说,如果用楼层来比喻精神高度的话,那么,如果真的到了30楼的高度,就没有必要也用不到自我欺骗了。精神高度都已经上去了,那么即使知道是骂我们的,我们都应该已经能够看得开,化得解,而且很坦然了,又怎么会还需要自我蒙蔽呢。
所以,从精神高度来说,这个鸡汤既无味,又没营养,还不解渴,简称多余了。

 





不过,站得高的人有站得高的优势,可以看到地面的人看不到的路况。
所以就需要,站在高处的人告诉地面的人,前方的大概路况和具体方向,让地面的人走近和探清实际情况,这样配合更容易把事情做得更好。

也只有这样,才有了团队协作,才有了组织,才有了班子。

归根结底,都是大自然的分工不同,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一味地爬高,或者一味地远走,都会离自然之道越来越远,看起来激情昂扬,实际上背道而驰。

前行的路上,一定要身和心协调,灵魂和身体同步,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本文原创作者/编辑 :复元


「方寸之庐有洞天」

请相信,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巧合
更多的是缘分和注定,比如来到了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