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局的影响淞沪会战挫败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胜之战略意图,迫使日军在华北战场上转攻为守,在青岛地区暂停军事行动,打乱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之全盘计划,使他们未能3个月灭亡中国。从国际上来说,使中国财政部长孔祥熙在欧洲之行中借到大笔贷款来购买武器:从英国借到1亿3千5百万元,从瑞士和荷兰财团借到2千3百万元。从捷克斯洛伐克之斯科达工厂借到5千万元。它是中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之历史转折点,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国民政府各部门加紧实行军事管制,全国都在动员年轻人接受军事训练。 ![]() 白崇禧对淞沪战役之检讨:“对日军之检讨:1. 敌人利用淞沪沿海之形势,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以装备之优良,训练之纯熟,发挥各兵种在战场上之战力,予我军创伤甚重。 2. 日军官兵在战场上均能发挥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大和魂之精神,彼虽为我之敌人,亦应取其所长而效法之。 3. 敌人之纪律太差,对民众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军虽装备不如敌人,因日军之行为所激起同仇敌忾之心理,却为抗日战事中激发精神之利器。 对国军之检讨:1. 国军官兵深具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于淞沪战场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而我方之装备训练亦远不如敌人,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 2. 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借的全是爱国精神。自8月13日至11月9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 3. 我军因无空军掩护,炮兵又少,攻坚非常困难。抗战期间,我军攻陷敌人坚固阵地之战役,固不乏其例,如昆仑关与密支那两埸战役,但终属少数,考其原因乃在于武装不如敌人。 4. 日军炮火猛烈,又有空军掩护,我军进攻效果很少。 5. 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 外国列强认识到,一旦日本胜利,在华利益是得不到保障;通过国际联盟、布鲁塞尔之九国会议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强力声明,正式谴责日本侵略。中国军队之牺牲精神和战斗能力,赢得各国军事观察家高度评价。中国赢得世界人民同情和声援,他们充分了解中日战争第一个大战役,因为战争是在一个国际大港口进行。 英国《泰晤士报》1937年10月28日社论中说: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阵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1937年10月,英国不希望惩罚日本,促成九国公约签字国之布鲁塞尔会议,由美国牵头,邀请苏联参加,日本和德国没有出席会议;在意大利反对下,会议只通过一项敦促“和平解决”之决议便休会。英国《新闻纪事报》10月28日社论也说:华军在沪抵抗日军攻击之战绩,实为历史中最英勇光荣的一页。 ![]() 淞沪之战,日军共投入2个军9个师团约30万人,比整个华北战场日军全部兵力多出2个师团。10月,日本恢复对华北攻势。经过3个月战斗,日军伤亡10万多人,令速战速决、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意图失败,提高了中国国民抗战斗志与士气。11月8日,板垣师团开进山西太原。 总计国民政府在这场战争除了中央军外,先后各派系部队共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60万人以上。精锐部队如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以及久经训练、装备精良之财政部税警总团都被全完消灭,国军总共牺牲30多万人。 ![]() 此外,《李宗仁回忆录》中指出:“当时我军参战约五十余师,战斗兵员在六十万左右,约全国兵力的百分之六十。当时淞沪战场离苏嘉铁路第一道国防线尚有百余华里。投入战场人数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无法发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 蒋中正知道国军只有极小机会获胜,上海将会失去。12月6日,蒋介石从武汉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分析中国面临之问题,并保证要继续抗战。1938年11月28日,蒋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开会训词:(敌人)乘虚在杭州金山卫登陆,这是由于我们对侧背的疏忽,且太轻视敌军。所以将该方面布防部队全部抽调到正面来,以致整个计划受了打击,国家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是我统帅应负最大的责任,实在对不起国家! ![]() 冯玉祥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只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半,填进去就熔化了!” 除了军队的耗损以外,淞沪会战后期毫无章法的总撤退使整个战线完全溃散。11月10日早上,蒋急忙下令从上海撤退,整个撤退乱成一团,最后,撤退变成了“溃败”。日后创造长沙大捷的名将薛岳回忆11月11日傍晚,他正在安亭司令部与67师师长黄维通电话时,突遭日军攻击,通话中断。他急令特务营抵抗,同时率人员撤退,特务营全部牺牲。途中雪铁龙车又遭日军袭击,司机、副官和卫士全部中弹殉职。此时薛岳正感冒发烧,急忙打开车门,跳到路旁的稻田中,游过河沟幸免于难。薛岳爬上河对岸后,又乏又冻,加之重疾高烧,躺卧在公路边,幸好国军五十四军十四师一支部队恰好经过,被送至昆山疗养。 ![]() 胡宗南随第一军撤退到青浦西北,司令部和警卫连几被全歼,牺牲巨大,身边只剩下几个人,他在11月20日致信戴笠说:“黄埔部队多已打完,无人撑持,其余当然望风而溃矣。”甚至有人指出10年后蒋在淮海战役惨败的影子,早在1937年岁末就曾在上海闪现过,“在同一地方连连摔倒,这是蒋中正军事上最拙劣之处”。随着战争进展,中国不得不得不从全国各地调集精兵来补充严重损失。 淞沪会战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及其军队崭新一面,使人们看到日本军事力量在有利战略形势下用三个月才占领上海。12月13日,日军打入南京,洗劫难民,奸淫掳掠;国军撤退时遭受损失,有些人来不及撤退。 中国工业实行军事管制,数十万人修建新军事公路连接苏联;立法院院长孙科前往苏联、英国和法国,争取支持中国长期抗战。从政治上来说,使国内动摇分子也有信心,认识中国力量。 ![]() 对中国政治的长期影响各种抗日政治派别代表在武汉商讨联合行动之措施[。1938年1月15日,根据中央政府特别授权,晋察冀边区政府在五台山正式成立,在山西、察哈尔及河北省共拥有10万游击队员[。淞沪会战后大量的游勇散兵,国民政府无力加以收编,因此成为各地土匪游击队造成后方百姓的困扰,或者被中国共产党加以吸收,使得八路军与新四军的实力急速强化,到1940年7月7日时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五十万人。 阵亡将军
![]() 黄梅兴少将
![]() 国防线的缺陷国防线原是由德国顾问实地勘查所设计,但规模庞大非中国财政所能负担,于是参谋本部李青等人参照德国规划,拟定出折衷方案的国防线。国防线的工事掩体、交通壕多来不及完成,或找不到掩体、打不开暗锁,部分工事构筑位置、品质不符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