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村落】——杜曲街道西江坡村

 在长安 2023-02-14 发布于陕西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该村在樊川的中心,过杜曲向南走到洋桥车站,西太路与韦引路交叉处,东行二里即到。2010年,8个村民小组,耕地1883亩。

原始村名应为西羌堡村。《晋书》和《十六国春秋》记载,很早以前,有100多万移民迁入长安。

那时迁入长安(指关中)的,多为西北边的少数民族,其中羌族人数特多。羌族住在那儿,就以族名命村名羌堡村。古时羌姜二字通用,西羌堡村一度也写成西姜堡村。宋人张礼《游城南记》说“越姜堡……”就是指这里。在未分东、西姜堡村之前,两村统称姜堡村。现在叫东、西江坡村是姜堡之谐音所致。

据说,村中老户是山西临汾人。据传,临汾盛产豆腐,市上卖豆腐的比比皆是。《民间通俗小说》:“汾人以腐谋生,皇都乃缺腐之地,汾人迁之而谋生。”从此,有了西江坡的豆腐。新中国成立前100多户,几乎各家都做。豆渣和豆腐水喂猪,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当时村里一家就养好几头,猪多,肥多,粮多。

该村豆腐出名,豆腐干更出名。每天向西安送豆腐干,几十副担子,几十匹驮骡,十多挂大车。走杜陵原,进和平门。西安市各大街有豆腐干专卖店。有的商人还把西江坡豆腐干运往渭南、宝鸡、陕北、陕南,批发零售。还漂洋过海到过朝鲜,抗美援朝时豆腐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干粮。村民把产品先装木箱,后用铁皮包箱,运往朝鲜前线。豆腐干味长,耐腐败,好储存,志愿军当压缩饼干吃。

农历二月二,还与东江坡唱对台戏。戏是给药王庙唱的,在方圆很有名。庙会为农历二月二日,这天是孙思貌的生日。如今因原庙毁,对台戏暂停,有戏不对台。因为东、西两村都盖了药王庙。

在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的基础上,投入130多万元硬化道路,以村委会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大街小巷,路路通,长达20000多米。多方筹资17万元,修两委会办公楼五间两层。拉土填坑平地1300多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建健身广场。选址打井198米深,户户吃上干净卫生自来水。为解决村民晚间出行不便问题,安装路灯多盏。

准备发挥洋桥金三角优势,引导村民,引资在此地办厂、开店,形成物流中心集市;充分利用潏河湿地,创办潏河森林公园,已栽树300多亩,初成规模;开办农家乐,增加收入;发挥靠西太路、西引路的地理条件,沿路开办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镇居民租地种花、种菜、种树体验农耕乐趣。

邢学思,原西安风雷仅表厂的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负责三角活塞旋转发动机试制成功;邢永华,原察哈尔滨通信兵学院教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