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年代北京展览馆前玩水的孩子 共和国同龄人远去的童年时光

 爱历史 2023-02-14 发布于贵州

1954年建成的北京展览馆,原名北京苏联展览馆,它是由苏联建筑师安德烈也夫和基丝洛娃设计,中国建筑师戴念慈参与设计,集中体现了苏联建筑艺术之美。

在其中央大厅的上方,是高达50米的鎏金铁塔和红星,还有鎏金的镰刀锤子,象征着荣誉的桂树叶,象征和平的橄榄枝以及象征劳动的麦穗。拱门的上方原本镶嵌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苏联展览馆”五个鎏金大字。环绕着广场设有18个圆拱,原本悬挂着的是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的国徽。

在广场的中央是有一个直径达45米,由16个花瓣组成的大型喷水池。当时建筑单价达到了每平米833元,还消耗了大量的黄金。苏联展览馆也是50年代象征着中苏友谊建成的第一座大型公共建筑,由全国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施工,1958年根据周总理的意见,将苏联展览馆更名为北京展览馆。

在50年代北京孩子的心中,北京展览馆就是一座可以让自己置身异国的神奇建筑,别说走进展览馆去感受苏联展品的宏大气势,品尝莫斯科餐厅的美食,就是站在广场上花瓣形的喷水池边,趴在水池边缘,看着不断喷水的喷头都激动不已。相信现在年近古稀的北京“孩子”,依然会想起自己在北京展览馆喷水池前玩水嬉戏时的场景。

我们今天的看到的照片便是1959年国庆时,孩子们在北京展览馆玩水嬉戏时的彩色照片,相信许多老北京会不由得想起自己那早已远去的童年,还有那已经逐渐老去的儿时玩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