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备启动对东吴的战争时候,孙权曾派人向刘备求和。倒也不是孙权畏惧刘备,最主要还是担心北方的曹丕会趁虚而入,曹丕变卦也是说不准的情况。 由于孙权家臣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那里当大官,于是孙权授意诸葛瑾给刘备写信:奄闻旗鼓(按:指刘备)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按:指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从这封信里,孙权称呼刘备为“陛下”,相当于承认刘备的皇帝合法权位,当然也是为他日后称帝做铺垫。又可以看出孙权告诉刘备夺回荆州并给关羽复仇和复兴汉室讨伐曹丕到底哪个更加重要,你自己掂量下吧。 表面上是孙权求和为自己好,也是在为刘备好。毕竟打起来无论结果如何,获利最大的必定会是曹丕。何况曹丕势力原本就比他和刘备加起来还强。 这里可以看出孙权比刘备更有大局观,孙权意识到谁才是真正的大敌,而且刘备被一时吃亏所迷失了方向,连自己的大志“复兴汉室,讨伐曹贼”都忘记了。 刘备 与此同时,孙权也完全做好了抵御刘备,提防曹丕的准备。孙权大本营原来在建业(今南京),之前讨伐关羽期间,孙权亲临前阵至荆州的公安。 史料记载,221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孙权来到自公安,并将这里改名为“武昌”(今武汉)。并即下达两项措施加强武昌的地位,先是宣布“以武昌、下雉(治今湖北阳新东南)、寻阳(治今湖北黄梅西南)、阳新(湖北今县)、柴桑(治今江西九江西南)、沙羡(在今湖北武汉市境)六县为武昌郡”,扩大武昌的直接统辖地区;继而,八月“城武昌”,修筑武昌城防,作长期抵抗蜀汉的准备。 诚如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所说,“既城石头,又城武昌,此吴人保江之根本也。”孙权修筑武昌城的意义重大,此后武昌在南朝也是重要战略地点,也标志着现代武汉历史的开始。 今天湖北鄂州市的孙权广场 孙权迁都武昌,也给吴蜀边疆的将士带来了极大的士气鼓舞。同时孙权发布“宜深警戒,务崇其大”的告诫令,强调了“存不忘亡,安必虑危”的古训和形势的严峻,让东吴上下人等都把准备战争的这根弦绷紧起来。 很多人把东吴对夷陵之战胜利统统归结于陆逊,事实上陆逊功劳确实巨大。但夷陵之战吴军整体战略部署都是孙权一手安排。《三国志·陆逊传》载,“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注意这里“权命”两个字,很显然就是孙权任命的意思,除了陆逊,朱然、潘璋、孙恒等将领皆是孙权挑选。好的战略也要有好的团队才能执行成功。 夷陵前线吴军总指挥官陆逊这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生平经历我专门花一期文章介绍过,这里不再多叙述。但也要说这是陆逊第一次指挥大军团作战。对手还是纵横天下数十年的刘备,陆逊可以算是初出茅庐了。 而孙权具体部署是大都督陆逊驻守夷陵(今湖北宜昌)以为本阵;然后设置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振威将军潘璋镇守的秭归,将军李异、郎将刘阿等镇守的巫山(今重庆巫山)、巴山(今四川巴东东北)、兴山(今湖北兴山南)等地所构成。 第二道防线,是安东中郎将孙桓守夷道(今湖北枝城西北),将军宋谦屯枝江(今湖北枝江),建武将军徐盛驻守的当阳构成。 第三道防线组成部分有,将军朱然与将军韩当共守江陵,诸葛瑾则屯守南岸公安,都尉周胤(周瑜次子)率兵千人协助,建忠中郎将骆统驻防孱陵(今湖北公安南)。 孙权还另外派平戎将军步骘(孙权大舅子)率交州军万人出长沙守益阳,武陵郡都尉鲜于丹守武陵,遥相策应。 以上三道防线全都设置在刘备入侵荆州的必经之路夷陵那里,孙权为了万无一失蜀军从其他方向偷袭,他还派猛将周泰驻守在东吴西北部。 除了抵御刘备,孙权还命吕范坐镇老大本营建业,而将军朱恒和贺奇坐镇濡须坞提防曹丕,以防不测。 以上就是孙权的亲自战略部署,如果说周瑜、陆逊是战术高手。那孙权就是战略大师。但若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补救。未来会充分证明这点。 接下来再探讨夷陵之战中人们最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兵力。《三国演义》云刘备兴师动众七十万人讨伐孙权。事实上这个数目根本不可能,三国时代规模最大战役第三次淮南之叛魏军,叛军,吴军加在一起也才达到五十万人。 而网上许多种说法,刘备方面为4万人,吴军为5万人。或则刘备和吴军皆为5万人。这么一说刘备方又是弱势的了。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先看《三国志》方面记载,首先上面提到过《陆逊传》描述吴军“五万人拒之”,表明吴军为五万人。 而参战蜀军兵力有多少,从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注中奔到四条有关材料、据《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陆逊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二、据《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载:陆逊“通率诸军,同时俱攻”“破其四十余营”,蜀兵“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三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四、《三国志·魏志·刘晔传》注引《傅子》:权将陆逊“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人,备仅以身免”。 你可以不觉得刘备兵力没有八万人,但这个依据根本不容易推翻。很多人理由是傅玄为魏末晋初人,他写的《傅子》是'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并非纯粹史书而更像政论,所采资料当然不及当事人孙权给魏帝曹丕上书所云数字可靠。”又根据《三国志·马忠传》关于马忠率巴西郡五千兵支援刘备的记述,来推测说:“据此亦可推测黄权之兵大概亦为五千左右。” 这种推理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如果因为傅玄是魏末晋初人,其所采资料不可信,那么陈寿亦为魏末晋初人,其《三国志》所采资料亦不可信;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时,大量引用了《傅子》,说明在治学严谨的裴松之看来,《傅子》所采资料绝非虚妄。而且《傅子》即使不是“纯粹史书”,但既然它“评断得失”,为执政者提供参考借鉴,那么所言数据断然不可信口开河。因此,我们不能随意怀疑《傅子》的可靠性。 而现在很多人则把“支党四万人”这句话当成刘备出动的全部兵力了。《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世祖文皇帝上》中说:主遣将军吴斑、冯习攻破钗将李异、刘刈阿等于,进军秭归,兵四万余人”,是指吴班冯习统率的主力部队四万人(冯习为“大督”还是以后的事),并非指蜀汉参战的全部兵力,在蜀方被歼人数上,《通鉴》只是采、三国志·陆逊传》笼统的说法:“死者万数”。这句话也不是只死了一万人,而是死亡数万人。 另外,从军事常识看,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是兵力强大的一方。历史上的刘备虽然军事才能有限,但不至于鲁莽轻率到以区区四万人去进攻五六万东吴军队的程度。 222年正月,即关羽被杀两年之后,刘备才兵出秭归东征夷陵的,说明刘备伐吴主要是出于蜀汉整体战略上的需要,是经过认真考虑和一定准备后才作出的决定。 215年,孙权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那时两家联盟关系尚存,刘备就亲自带了五万人下公安,又命关羽率荆州兵三万奔赴益阳,共计八万余人参加对峙战,后因曹操谋夺汉中才彼此让步而握手言和。而这一次兵出夷陵是在吴蜀联盟关系完全破裂之后的军事行动,因而,其伐吴总兵力不会低于八万人。 再则很多人借口刘备但从益州一地无法动员至少八万人的军队。因为他们是根据蜀国后期的国力来判断,但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东汉益州有十二郡、国,一百一十八县、道,一百五十二万余户、七百二十四万余人,无疑是一个人口大州,《三国志》等史籍的记述足以证明这一点。 《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记庞统曾在荆州时力劝刘备夺取益州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可见,东汉末年的益州遭受战乱损害很小,户籍众多,人口繁盛。 庞统所言益州有“百万户”,以平均每户四人计,益州当时应有四百余万人。此外,尚有无法统计而数量可观的躲避战乱的寄籍人口。所以,尽管蜀汉在夷陵之战前损失了汉中郡的上庸、房陵等部分土地,但刘备时期的蜀汉人口和军队数量绝对比蜀国后期的“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的情况要好得多吧。一个有四五百万人口、号称“天府之国”的大州,在战争时期组建二三十万人的作战部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刘备不光拥有益州的一个地方军力,孙权夺取荆州后。不代表着刘备的荆州军就此瓦解,上期文章分析刘备伐吴所携带的将领不少都是荆州人,荆州军部分人如霍峻父子就随刘备进入益州。关羽损失的只是部分荆州军。 因为《三国志·法正传》记载仅张飞所部便有数万:“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键为届。”跟随刘备进入益州的荆州军有5~6万人。” 还有马超、王平等降将带来的军队以及历次战役或战斗俘获的俘虏,这部分土卒究竟有多少,史籍无载,但也应有相当可观的数量。此外,蜀汉与各少数民族关系较为融洽,其军队中亦不乏戎狄蛮夷的踪迹,夷陵之战中沙摩柯的参战就是明证。 兴师动众 合上述蜀汉总体情况看,蜀国在夷陵之战前的总兵力大约达到10万人到20万人上下,刘备不大可能以区区4万人投入夷陵之战,其参战兵力至少在10万人以上。哪怕根据魏吴战争反推,即便是强大的魏国每次进攻吴国兵力根本不会低于5万人。实力不及曹魏的刘备会带如此少的兵力吗? 因此,虽说没有《三国演义》刘备集结七十万人伐吴那么夸张,但将夷陵之战视为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是完全恰当的。 兵力话题就谈到这里,后文不再多做分析,那我们给全刘备面子吧,往少了算就当刘备出动8万人吧。 刘备除了面对孙权有兵力优势,而且还存在一个优势,便是赤壁之战时曹操也没有的。那便是——战场环境并不陌生。甚至可以算熟悉。 刘备在汉朝末年投靠刘表以来,就一直寄居荆州。后来刘备从孙权那里赖掉了荆州,统治荆州许多年。刘备可以说对荆州地形相当了解。再加上他麾下一批来自荆州的将士。 曹操攻打赤壁,孙权攻打合肥失败有一定都是不熟悉当地地形,可以说吃了客场作战的亏。刘备在夷陵之战可不存在这个问题。 接着讨论刘备此次伐吴战争调动的将领,首先刘备派才能最高的黄权单独统领一支军团在侧移抵挡曹魏。水军将领为吴班和陈式。陆军战将有冯习,张南,辅匡,赵融,廖淳,傅肜,杜路,刘宁。 看了上诉名单,估计你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所以很多人都质问夷陵之战时期刘备军队中一个人才也没有吗,怎么不把赵云和诸葛亮带过去。 实际上提出问题的人就有一定主观性,首先我要在文章里多次强调一句话。名气大不代表实力厉害,我们中华老祖宗还发明了一个成语叫“名不副实”。这你就不难理解了吧。 上诉蜀军战将我就挑几位简单介绍,辅匡荆州襄阳人。曾经跟随刘备入川,届时已经跟随刘备十年了。后来辅匡被刘备任命为巴郡太守和右将军,要知道赵云的官职只是牙门将军。很明显辅匡的职位和地位远比赵云还高。 刘备为什么在早在夷陵之战前就对辅匡委以重任,说明刘备带去的并非平庸之辈,只不过后世名气不如张飞、赵云之流。只能说明他倒霉了,毕竟大多数都战死在夷陵,表现不多在史书里记录都很少。《三国演义》更加不会刻画这些人。 刘备从军官员里有个人叫马良,他是马谡的哥哥。这个人大家比较熟悉,后马良也在夷陵之战会为刘备立下功劳。 关于这些蜀军战将在后续文章中都会在不定时的分别介绍。反正就记住上诉这些人个个在当时蜀国都是重要人物或则说最一线的战将,也侧面说明刘备出兵的兵力不可能只有网传5万人。毕竟按照这些人官职所统领的兵数都可以推算兵力大概值了。 最后再探讨夷陵之战的地理问题。事实上由于三国时期年代久远,很多战役所在地都不是完全准确的,都有待考证。比如赤壁之战的赤壁有说法是今天湖北赤壁市(原名蒲圻),还有说法在湖北武汉嘉鱼县等等。连宋朝苏轼都搞错过赤壁方位。 那么“夷陵”又在哪里?首先历史上就没有夷陵这个行政划分。“夷陵”这个词最早是指楚国历代宗王的陵墓。史料记载前278年白起攻破楚国首都郢城,并一把火烧毁了楚国先祖在郢城的夷陵。 那三国时期的夷陵又在哪里?夷陵之战双方兵力部署地域较广,战线较长,东至荆州宜都郡夷道县猇亭,西至益州巴东郡鱼复县(水安县)白帝城,北抵沮水流域,南达清江流域,其地涵盖了今湖北宜昌市大部分县市、湖北恩施自治州部分县市和重庆市部分区县。这里的“夷陵”覆盖了这片区域。 以“夷陵之战”统称此次战役较为科学,它包含了多个局部战役和战斗,而“猇亭之战”只是其中次关键性的战役。那么这个猇亭又在哪里呢? 当代大多数权威工具书均将猇亭、马鞍山等战场地名定位于宜昌长江北岸或东岸。如《辞源》释“猇亭”曰:“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县境长江北岸。三国蜀章武二年吴将陆逊曾大破蜀刘备军于此。” 另一种版本是余大吉《三国军事史》介绍號亭之方位云:“三月,刘备到达夷陵以南之號亭(今湖北枝城以北15公里北岸古老背)、夷道(今湖北枝城)一线。” 还有一种版本是,1979年,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该书所绘制的夷陵之战战役图,虽然没有标明。 综上所说猇亭的位置又在长江以南或则长江以北的地方。但最原始的史料记载猇亭都在长江以南的位置。但不管怎么说,猇亭位置在今天湖北西南地区的长江流域,这点是无疑的。 关于夷陵之战的一些地理位置问题可以参见其他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