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炎武: 与人民争利,天下共诛之

 莫为天下先 2023-02-15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原典:《日知录》

《日知录·卷十二·财用》选读

 · 顾炎武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

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

图片
图片

图片

译文

与天下人同享利益的人,天下人就拥护他;要独占天下利益的人,天下人就谋划着对付他。


图片

赏析

《日知录》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

《日知录》体现了顾炎武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是对明朝空疏学风的反动,对清一代学风的转变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梁启超认为:"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人。"后人仍常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比喻,说明历史研究要重视第一手资料,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

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游历北方,誓不与清廷合作,致力于著述,与黄宗羲、王夫之在二十世纪初被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图片

《日知录》名句

图片
图片

1、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

——《日知录·卷十九》

【译文】文章因为少而繁荣,因为多而衰落。

2、水为地险,酒为人险。

——《日知录·卷二十八》

【译文】水可以导致地势险要,酒可以使人陷于危险。

3、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日知录·卷十三》。

【译文】士大夫们的无耻,其实就等于国家的耻辱。

图片
图片

4、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

——《日知录·卷三》。

【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5、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

——《日知录·卷九》。

【译文】英明的君主求贤才时很辛苦,但用人时就很轻松了。

6、古人求没世之名,乡人求当世之名。

——《日知录·卷七》。

【译文】古人追求永久的名声,现在的人追求当代的名声。

图片
图片

7、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日知录·卷十三》。

【译文】保卫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8、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

——《日知录·卷十六》。

【译文】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设定一个格式然后按照格式写文章,这样的文章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9、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译文】在寒冷的年末松柏也未凋落,风雨交加,天气昏暗的时候,鸡也照常鸣叫。

10、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廉洁,就会无所不贪;一个人如果没有廉耻,就会什么下作的事情都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